你若想让对方按你的意愿和逻辑行事,最高明的途径就是:你要表现出,你是在为他着想,而不仅仅是为了你自己。
按俗话讲,就是“得了便宜卖乖”。明明是在求人,在占便宜,而给人的感觉却是在施恩。卖乖计能得逞的关键在于,不让自己的企图明示于人,而是将其装饰成对方的利益,使他在付出时看起来好像在帮别人的忙。
口才大王卡耐基几乎每季都要在纽约的某家大旅馆租用大礼堂20个晚上,用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有一季度,卡耐基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对方突然加租,要他付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
接到通知的时候,入场券早已印好并发出去了,就等开课赚钱了。这时候,要如何才能成功打消对方趁火打劫的念头呢?两天以后,卡耐基找到了旅馆经理。
“我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有点震惊。”卡耐基说,“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地位,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地多赢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以保住,也不应该保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
对方说:“好。”
“先讲有利的一面。”卡耐基接着说,“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类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这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
对方为卡耐基的体贴感到很欣慰。
卡耐基接着道:“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却是降低了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
对方不语,但有些着急。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起了不花钱的广告作用了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给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
讲完后,卡耐基在告辞的时候不忘扔下一句:“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
最后,当然是对方让步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属性。在这样一个物质化的商业时代,人们做事的出发点越来越趋向于追逐自身利益。也就是说,当你游说别人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益处?所以,当你希望最终落到“好处”之前,要先让对方看到“好处”。只有在“好处”的晕轮效应下,对方才会忽略你的“险恶逻辑”。
就拿大家最为熟悉的洗头、洗脸来说吧。发廊服务员想让顾客在自己的店里消费,就会在闲谈中牵着对方的思维走。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吧:
在发廊里,服务员为我洗头:“小姐,你的头发长得很好哦,蛮有弹性的,又软又细,真是难得。”(称赞我呢!)
“呵呵!”(心里面高兴得很,人就是爱听美言美语。)
“你的头发烫很久了吧!这发型不错!你真会挑!”(又称赞我!)
“是吗?呵呵!”(我不禁飘起来了,再看看镜中的自己,真觉得越看越好看!)
“你用的是离子烫吧?这个价格好贵哦!”(服务员有意无意地询问。)
“是呀!你真会看,不愧是本行呀!”(心里面更美了,我用的东西可不便宜,满足了虚荣心。)
“不过可惜!”(有点惜香怜玉似的表情。)
“怎么啦?”(心一颤。)
“离子烫不适合你这柔软的发质,看把你的发都损伤了——干干的,还有分叉的趋势。”(指着发尾让我看。)
“哦!”(我开始皱眉了。)
“当时你要是在我们这里烫发,用了我们的数码烫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你下次要烫就来我们这里烫吧。不过你现在也不用重新烫,重新烫会很伤发质的。”(解释理由充分,关心体贴你的理由也有。)
“就是啊,烫一回发很难受的!”(我的心开始和他产生共鸣。)
“你不妨焗一下A油,这对你的头发很有保护作用的,也不会分叉!”(善意的建议。)
“是吗?价格多少?”不知不觉中,我的思维就被这个服务员控制了。我乖乖地掏出了钱包,并且还对这个服务员表示感谢,多谢她的提醒呢。洗脸的时候就更绝了,你看:
“小姐,你的皮肤很滑哦,也没什么痘痘!”(冷不防一句,让你高兴!)
“呵呵!还行!”(表面谦虚,其实内心高兴得很。)
“就是缺少了点水分,有点干!”(可惜呀!)
“我也是这么认为呀!”(唉,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没事,待会儿我用A牌的爽肤水给你擦擦,让你感觉一下是不是好多了!”(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呀,可她说的也叫你心动呀。)
“小姐,你的皮肤很白呀!”(不知不觉地又让人高兴。)
“呵呵!”(感觉就是好。)
“可就是没有什么血色,白中带黄,你可能太累了吧!”(关心你呀,体贴你呀。)
“可能吧!”(听起来就让我想到美中不足。)
“不过A产品对你有效,它是专祛黄、补血气的,还有它……”(关键是你还有救。)
事情就这么简单,在这个服务员的“处处为我着想”下,我又掏出了自己的腰包。仔细琢磨一下,那些所谓的金牌销售人员,可不都是这样吗?他们不会像菜鸟销售人员那样赤裸裸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这般“善解人意”。
在生活中,纵使我们不能通过向人展现种种“好处”来体现我们的“处处替人着想”,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向人展现“一点儿都不想麻烦您”的“歉意”来体现我们的“善解人意”。
下面一对母女的通话就可以看出来:
“小红呀,这几天我牙疼得厉害,看来牙齿都得换掉重新镶了!”
“妈,那你就去镶呀!”
“可换一口牙要好几千呢,不换就不换,换的话就换好点的!”
“呵呵,几千就几千,换吧!”
“可现在家里没什么收入,现在换的话……还是迟些再说吧!吃不了东西就算了!”
“妈,没事,你换吧,钱我来付,明天我就把钱给你打回去!吃不了东西怎么行呢?”
让对方觉得你是从他的角度出发的
小马想请心仪的女孩出去吃饭,他请教室友该怎么讲。
室友:“你准备怎么说?”
小马:“咱们学校附近新开了一个不错的餐厅,你晚上陪我去那里吃点什么好吗?”
室友摇头。
小马:“为什么?”
室友:“对方在作出答复前,心里就会算计一番:不错是指饭菜还是指装修呢?指饭菜的话,我们的口味一样吗?指装修的话,他有什么企图?她这么一想就会犹豫了。”
小马:“那我该怎么讲?”
室友:“你可以这样说:‘咱们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餐厅,你肯定喜欢!今天晚上咱们去那里吃点东西吧?’”
上述看似细微的差别,实际效果会大不相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自动地被使自己快乐的事物所吸引,疏远那些让人不快的事物。对很多人来说,思考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室友比小马高明之处在于,他的问话实际上已经首先潜在地帮女方解答了心里将要出现的问题,这样女生就更容易接受男生的邀请。
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为他分析出事情的利弊,对方便会认可我们的逻辑,主动地按照我们的思路走下去,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如果你辩论、争强或者反对,你有的时候可能获得了胜利,但是这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再也得不到对方的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