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2007年11月12日,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及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发布后立即得到国外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西班牙王储费利佩于2007年11月访华期间,向我国提出了设立中西可再生能源中心的建议,加强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中国和欧盟初步商定2008年在能源与环境、公共卫生和生物技术等三个领域启动“中欧科技伙伴合作计划”。为期三年的中英“可再生能源研发合作计划”已开始征集合作项目,重点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方面开展技术合作。
新一代生物燃料浮出水面。发展生物燃料已成全球共识,但用谷物、甘蔗生产燃料乙醇会影响食物安全,如何经济地用非粮原料生产乙醇是生物燃料产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非粮原料主要为甜高粱、木薯以及木质纤维素等,因其不占用耕地,不消耗粮食,使新一代生物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积极推进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开发的甜高粱乙醇生产新技术和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工艺使甜高粱秆发酵乙醇时间从传统窖式发酵的3天缩短到44小时,这也比用玉米发酵生产乙醇的时间缩短了20%;糖醇转化率高达95%,而且生产工艺实现了循环经济,生产乙醇后的高粱秆48%作为饲料,52%作为乙醇生产所需蒸汽的锅炉燃料,甜高粱秆中的水分还可作为乙醇生产工艺用水回收。这种甜高粱在含盐量0.5%以下的盐碱地上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将成为新一代理想能源作物。甜高粱秆生产乙醇目前已完成中试,正在进行示范工厂设计,即将实现商业化生产。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生产乙醇是国际难题,支撑计划“生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课题已开发出分子振动辅助水解、原生复合酶降解纤维素、构建共利用戊糖与己糖基因工程菌技术,与国际研究水平同步,并有可能首先取得突破。
鉴于纤维素乙醇技术还有待突破,科技部还支持了生产糠醛、木糖后剩余的纤维素可以在酶解为葡萄糖后生产乙醇的研发,由于原料成本几乎为“零”,所以与木糖、糠醛联产出的乙醇更具有经济竞争性。
“秸秆生产糠醛、木糖并联产纤维素乙醇”课题组已筛选和构建了高产乙醇酵母菌,并开发出了纤维素水解反应器,万吨级生产装置已基本建成,有望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采用纤维素有经济效益地生产乙醇的国家。
至2007年底,以甜高粱、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小桐籽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正在开展小规模试验,这为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积累了经验。到2010年,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0万吨,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与此同时,部分企业正在研究开发以秸秆、木材等非粮食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可望在2010年前后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信息技术方面:
从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到我国第一个服务器安全标准,从我国首枚通用CPU验证芯片的龙芯到光能手机“昶”……2007年,我国信息产业领域频传的捷报,无疑坚定了信息产业立足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心,更增强了我们由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信心。
自主创新激发信息产业活力。在浓厚的自主创新氛围中,得益于相关产业政策的推动,以大唐移动为核心的“中国标准”TD-SCDMA产业联盟,把产业不同分工领域的一大批企业组织起来,共同参与研究开发,推动市场应用进程。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中兴通讯公司获得下一代网络、光传输等多个国际标准的起草权和编辑者席位,成为标准制订领域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此外,无线局域网“中国标准”WAPI产业化进程加速,闪联标准有望成为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协同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2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国标GB/T21028-2007《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开始正式实施。这项安全标准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我国核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确保国家信息战略安全提供了直接保障。
服务器是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信息和数据存储、传输、处理和发布的重要任务,服务器安全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核心。
这项由浪潮主导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是我国第一个服务器安全标准,填补了国内在服务器安全技术领域的空白,在大幅提高我国国家信息安全水平的同时,标志着我国自主产业力量开始主导国家信息安全的未来。
除了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突破,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浪潮的几款新型节能服务器产品已经进入最后的测试阶段。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表示,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提速,信息化设备的能源过度消耗问题日益凸显。如果浪潮的新型节能服务器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应用,以每台节能20%计算,每年将为国家节省127545.6万度,相当于节省葛洲坝电站一个月的总发电量(葛洲坝2006年完成了146.31亿度发电量)。
谈到我国信息领域自主创新的突破,就不能不说CPU(中央处理器)。在中国自主芯片的道路上,曾经呈现多家争鸣的格局,但是上海交大汉芯造假、方舟科技搁置承接的863项目、挪用科研资金的事件严重打击了民众和舆论对自主研发的信心。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均使用国外CPU。
不久前发布的《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明确指出:研究先进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研制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实现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
龙芯是我国首枚通用CPU验证芯片,龙芯2E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科技部863项目鉴定的高性能通用CPU。曙光公司总裁历军称,龙芯将应用于2008年由曙光研发生产的下一代超级计算机,预示着首个由我国自主研发的CPU将真正实现商用即产业化。
TD-SCDMA带动产业链创新。中国3G进展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不仅因为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巨大诱惑,更因为TD-SCDMA标准的特殊地位。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在影响着中国的3G进程,也是最能体现产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在2007年11月30日举办的TD-SCDMA产业联盟5周年庆典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说,经过5年多的努力,中国已成为全球TDSCDMA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中心;中国移动通信制造业在TD-SCDMA领域实现了群体突破和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移动通信业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等方面具备了国际化的竞争能力。他指出,TD-SCDMA产业的腾飞不仅坚定了信息产业立足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心,更增强了我们由信息产业大国向强国转变的信心。
显然,TD-SCDMA仍是通信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最重要的自主创新,政府为了推动TD-SCDMA的发展做出很大努力。随着TD-SCDMA产业联盟不断壮大,截至2007年底,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已经达到56家企业。目前,TD-SCDMA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化已经基本成熟,TD-SCDMA相关产品已全面达到商用水平,具备了大规模独立组网能力,形成了年产上千万信道的生产能力。同时,多厂商供货环境已经形成,终端种类快速增加,预计到2008年,TD-SCDMA终端将超过100种,可望在奥运会之前向社会提供服务。
TD-SCDMA标志着我国在通信行业、通信设备上自主创新的能力和信心。此前人们一直说中国人的手机是“有机无芯”,芯片都是外国人,由于TD-SCDMA,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芯片,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崛起和创新。
国产手机努力营造持续创新力。专家认为,国产手机并非没有创新意识,而是缺乏雄厚的持续创新能力。国内手机市场可圈点之处在于,相对于“主流”国产手机的沉闷,另一支“独辟蹊径”的生力军却展现超强的战斗力。其中,恒基伟业和联想依靠产品创新,都取得了“逆市增长”的不俗成绩。
与国外企业相比,以往国内手机企业更关注短期市场利益,更多的创新体现在机型外观上的改造,没有把精力真正放在技术研发上,在技术创新上没有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今年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在第十届科博会上,国内手机厂商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光能手机,虽然此后“光能手机”又引发了广泛争议,但它的意义在于国产手机技术创新始终波澜难惊的局面被打破。因研发能力薄弱而一直遭到质疑的整个中国手机产业也为之振奋。
据恒基伟业有关人员介绍,从技术上看,恒基伟业的光能手机“昶”的翻盖外表面全部被太阳能电池覆盖,可以随时为手机锂电池充电,只要有光线照射,太阳能手机电池都能自动充电。据了解,这部应用了当今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的光能手机,研发时间历时7年,耗资数亿,走过了一段极其不平坦的研发之路。光能手机的研发过程中曾遭遇的两大技术难题是很多研究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厂商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之前日本三菱公司推出的太阳能概念手机和最大的电池生产商比亚迪公司研发的太阳能电池都曾因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止步。
光能手机的突破在于,它摆脱了传统手机必须依赖固定电源充电的局限,标志着手机太阳能技术在实际应用层面的突破。尽管目前由于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短期内光能手机不会实现对传统手机的快速替代,但其所应用的太阳能技术的市场前景,已经引起多方关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相关部件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数码产品的太阳能电池将成为具有无比市场潜力的崭新的产业。
事实上,模仿和跟风要远比创新容易得多,手机产业如此,对很多产业也一样。专家认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少之又少,一旦有新的成果出现,除了企业自身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之外,国家能够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重视并营造一个健康的创新环境也至关重要。
节能环保技术方面: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81%,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0.28%,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终于迎来了一个新“拐点”。
同月,国务院发布《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环境保护是我国科技发展的11个重点领域之一。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落实的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突破了3亿元,相当于过去五年环保科研项目经费的总和。
水污染技术:彻底根治蓝藻。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定的硬指标,但是我国“十五”环保指标没有完成。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06年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到了2007年,这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还只是一降一升。
污染物排放的居高不下,势必会引发各种污染问题。2007年5月,太湖暴发蓝藻,严重威胁到无锡市的饮用水安全;无独有偶,安徽巢湖、云南滇池、秦皇岛市水源地洋河水库等地也相继暴发了蓝藻,研制出彻底解决蓝藻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成为当务之急。
让人欣慰的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出一种有机污水处理剂,把它均匀加入一杯污水中,3~5分钟即可使氮、磷及藻类絮凝沉淀,再通过磁分离技术,彻底移出污染物,处理后的水体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在安徽巢湖蓝藻暴发时,中科院的科研人员采用该技术进行治理,使出水口的COD、总磷、总氮和藻浓度比入水口湖水分别下降97.59%、85.28%、60%、99.52%;由于新成果加入了磁分离技术,还实现了彻底根治氮、磷及蓝藻的目标。
水污染防治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2006年除了单个技术的突破外,我国还启动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环境科研项目,水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投入逾百亿。
水专项将重点解决饮用水安全、流域性环境治理和城市水污染治理的共性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战略思路和技术措施,为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希望通过实施重大专项,实现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和突破,带动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和环境治理的跨越式发展;搞清水污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基本阐明我国区域性、流域性重大水环境问题形成的机理和机制,以解决关键技术为核心,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污染治理关键共性技术,并通过开展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研发与示范,开展区域、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脱硫技术:节能又节地。2007年10月26日,随着河南新乡、开封等10个省辖市13家企业的54台小火电机组的集中爆破拆除,标志着2007年国家关停1000万千瓦高耗能、高污染小火电机组的目标提前两个月实现。
电力行业排放了全国一半左右的二氧化硫,成为减排的重点领域。
《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现有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61.4%,二氧化硫排放要减少800万吨。为完成规划,各地一面关停不合乎国家政策的小火电,一面给大火电机组安装脱硫设备。据统计,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燃煤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7412万千瓦,是新投产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