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比较
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素质、机械装备现代化程度和技术现代化程度的直接体现。德国每个劳动力负担7.3公顷耕地,我国是0.2公顷,是我国的36.5倍。德国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约21873公斤,我国仅857.7公斤,是我国的25倍。德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可养活75人,我国仅3人。德国每个劳动力生产的肉产品为356.2公斤,是我国的36.7倍。德国每个劳动力生产的牛奶为17354公斤,我国只有12公斤。由此可见,与德国相比,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比较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上应当还有很大潜力。
2007年德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
电子信息技术:
投入2亿欧元并集中上百家顶尖IT研发机构共同开发web3.0。
2007年德国开始实施被称为“忒修斯计划”的web3.0研发计划,德国联邦教研部、联邦经济技术部、弗劳恩霍夫研究会、慕尼黑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西门子、SAP、贝塔斯曼等公司共同参与了这项计划。
“忒修斯计划”目前包括6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有自己的希腊名称: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ria),该项目是集中基于web2.0语义知识模型的应用程序群,互联网用户可以将复杂的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和研究;
康坦土斯(Contentus),该项目主要是开发自动化数字档案和文献采集,以及在专利数据库和专题应用文献源的自动化处理和研究;美狄克(Medico),该项目主要是开发计算机辅助诊断和语言识别医学图像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和图像数据的处理;奥德(Ordo),该项目主要是开发自动化分析和建立标准化语义数据编目;普罗采苏斯(Prozessus),该项目主要是在机械制造领域利用工业过程的支撑,开发根据相关数字信息的自动化处理、评估和准备系统;特克斯(Texo),该项目主要是开发语义标识的自动软件模型,该模型可以独立于互联网内外的提供者而使用。
大气环境方面:
2007年,德国的科技政策侧重于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高科技战略。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欧盟第七个研究框架计划启动大会在德国波恩举行,欧盟将投入科研经费共计544亿欧元。
2007年10月17日,德国联邦教研部在柏林举行了第二次气候保护研究峰会,正式推出了国家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根据这项战略,联邦教研部将在未来10年内额外投入10亿欧元用于气候保护的技术研究,工业界也将相应投入资金用于开发气候保护技术。德国的科技界和经济界将建立4个重点研究方向的创新联盟,即有机光伏材料的开发;继续开发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在内的各种能源存储技术;开发新型电动汽车;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二氧化碳分离和存储技术。
2007年正值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之际,欧盟第七个研究框架计划启动大会在德国波恩举行。该研究框架从2007年1月开始实施,延续到2013年底,其间欧盟将投入科研经费共计544亿欧元。新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增加欧盟的科技基础能力,计划的重点领域是能源、健康医疗、环境和气候变化、农业及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材料和制造技术、交通、安全技术、航天及信息技术。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也首次被列入研究计划中。
基础研究方面:
德国科学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首次成功在晶体中测到渺秒级的电子运动,测得金属表面单一原子之间的磁场转换效应,测得精确度达3毫米的地球自转,获得地球实时时间。
德国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奖:彼得·格林贝格尔与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由于发现巨磁电阻(GMR)效应,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格哈德·埃特尔因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取得杰出成就,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一国际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地在晶体中测到渺秒级速度的电子运动(1渺秒等于10的负18次方秒),对未来开发超高速电子开关具有重要意义。
德法国专家合作,利用光栅隧道扫描显微镜成功测得金属表面单一原子之间的磁场转换效应,这将为实现在最小空间的巨量数据存储奠定基础。
德国与挪威、日本科学家合作,将设在各自国家的射电望远镜联网,测得精确度达3毫米的地球自转,获得相当于地球实时的时间。
柏林硅晶体研究所成功制造出世界最纯硅单晶,可精确确定1公斤硅单晶中所含原子数,比现有标准公斤样本更精确。物理技术研究所准备对这颗晶体的原子数进行精确测定,重新定义标准公斤。传统的标准公斤存在约70微克偏差,对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学和物理影响很大。
长期以来,二氧化镎(NpO2)的奇异磁性一直未能得到解释。德意两国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磁偶极矩、磁4极矩甚至磁8极矩都不是二氧化镎的磁性来源,其奇异磁性来源于第五级磁多极矩,并按照顺序将其命名为磁32极矩。
航空航天方面:
发射了目前世界精度最高的雷达探测卫星,制定了探月计划,拟于2013年向月球发射轨道探测器。
2007年2月,由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牵头的11家德国航天研究机构共同制定了一项探月计划,拟于2013年向月球发射轨道探测器。该计划包括使用高精度探测器详细考察月球表面的构成,调查尚不为人类熟悉的月球极点,绘制更完整、更清晰的三维月球图,研究月球矿物质组成、磁场和内部结构等。
2007年6月15日,德国雷达探测卫星Terrasa-X发射入轨,这是由德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精度最高的雷达探测卫星,安装了波长为3厘米的X波段高精度合成孔径雷达,并装有双接收天线模式,可同时观测地面运动的物体,测出运动物体的速度。这颗卫星具有多种功能,既能用于军事侦察,又能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输油管或高压线布线、预防森林火灾以及监测大气和环境变化。
完成了自主技术近程无人监视飞机研制,建成号称世界最高水平的超大型航空试验场,此外还发现了40颗类星体。
新材料方面:
开发出能在红、蓝和紫色光谱范围内发光的硅器件,合成出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
通常情况下,硅器件能将获得的外界能量转化为热,而不会发光,但在纳米晶格状态下能发光。德国累斯顿罗森道夫研究中心根据这一原理,对硅材料的晶格结构进行了改变,使其适应电子自由运动。利用改进后的硅材料,成功开发出能在红、蓝和紫色光谱范围内发光的硅器件,其发光的波长还能通过电流强弱进行调节。德国科学家还设想利用廉价的硅材料开发双色光学器件和硅基材料的彩色显示器,生产发光二极管和半导体激光器件。
美、德两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出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其相当稳定的特性是保证该化合物今后可能用作固体火箭燃料的关键,有助于开发出推力更强大的固体火箭燃料,也有望应用在氢动力汽车和其他能源方面,在未来的氢经济社会将会具有极为广泛的用途。
生物医药方面:
在干细胞研究方面有新进展,发现植物免疫系统以及新的蛋白调控机制,解开突触结构的控制机理。
德国哥廷根大学从男性骨髓中提取出干细胞,并将其与能促进细胞生长的蛋白质以及对精子发育很重要的维生素A混合,培养出被称为精原细胞的精子干细胞。该技术将有望为解决不育问题提供新办法。
德国慕尼黑GSF国家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干细胞研究所发现,使用特殊的调节蛋白,星形胶质细胞能分化成功能性神经细胞。这将有助于找到替代因伤痛或疾病而受损的脑细胞的新方法。
德国马普分子生物医学所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发现一个Oct4蛋白新的调控机制。这一发现很可能对肿瘤(特别是由高Oct4蛋白质浓度造成的肿瘤)治疗有帮助。
德国马普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利用特殊的化学感受器组系统分析方法,发现了控制由树突状的枝头组成的细胞链的变化,从而解开了突触结构的控制机理。
德国马普植物培植研究所发现,自然界中的植物具有特殊的、进化得非常完善的免疫传感器,可以针对不同的细菌、病毒和霉菌的入侵,启动相应的免疫系统。植物免疫系统由两级免疫传感器组成,第一级是植物细胞表面的“样本识别免疫传感器”,可针对不同样本的入侵者,促使植物细胞分泌出具有抵抗功能的调节蛋白质;第二级是植物细胞内本身就存在的特殊抗体蛋白质,可与植物细胞分泌的物质一起,抵御微生物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