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林
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李白对敬亭山秀美景色的喜爱之情。今天,我们再去看敬亭山,它也依然是人们踏青揽胜的好去处。那里云雾笼罩、气候温润、树木参天、泉水潺潺,尤其盛产茶叶——敬亭绿雪。可是,您一定想象不到,就是这样一个风景秀丽、拥有着1.7万亩优质茶园的好地方,过去却长期为用水所困扰。这话说起来,的确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别看这里风景秀丽,三百来米的主峰似乎不高,但茶场是坐落在山坳里的,地下水位很深,场区的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非常困难。也曾经有两个地质勘探单位在这打了3个100多米深的钻孔,都没有找到地下水。
1985年初,宣城地区行署经委工作人员慕名来到核工业二七一大队,恳请该队就敬亭山茶场地下水源进行详细调查。而此前的二七一大队正处于部队集体整编改工的形势,出于二次创业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生活之需,二七一大队决定接下这个大家久攻不下的难题,并立即成立“临时综合考察分队”。
1985年2月,二七一大队成立了以王启发为队长的29人打井队,抽调一台大口径钻机。
当年4月初,在基本摸清地形地貌及水系分布的基础上,打井队开赴茶场。
说来容易做来难。打井队虽然拥有地质、物探及水文地质等手段,但毕竟不是找水的专业队伍,也没有相关经验和资料可供参考,再加上这里地质条件复杂,打井队面临的难度是前所未有的。
很长一段时间,打井队沉默着。人们没有听到动静,有人认为,这回恐怕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不如别等!这里就是没水。
“光打雷不下雨”,喊完口号就拍拍屁股走人,这绝不是部队的作风。
“打不出优质水绝不回来!”这是当时王启发队长立下的军令状。全队肃然。
打井队居住的地方是村民上山种茶休息临时搭建的窝棚改造的。4月,正是皖南山区多雨的季节,窝棚里又潮又湿,遇上外面下大雨,棚里就得下小雨。有时住的屋顶漏了雨,大伙儿的被子就全得泡水。而钻井本就是泥一身、水一身的活儿,这下他们身上成天就没个干的时候。但队长的口号时时在耳边响起,没有人因此退缩。看得茶场职工和村民啧啧感叹:“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从4月11日开钻作业,5月4日完成施工任务,这支刚刚脱下军装的年轻队伍,在王启发队长的带领下,昼夜奋战,施工中他们没有回过一次家,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遇到技术难题,王启发带领技术人员多方查阅资料,常常是通宵达旦。为了抢工期,很多时候他们是连轴转,有的生病了不吭一声,有的饭没吃完就打起了呼噜……
“只要能打出优质井,我们累趴下也心甘!”——这是当时这群年轻人的肺腑之言。
苦战一个月,果然不辱使命。5月4日,第一次抽水试验结果表明,该井降深10.797米,出水量达2900吨,水质优良。
成功了!成功了!伴随着欢快的泼水声,茶场百姓的脸上露出了多年不见的灿烂笑容。
甘泉献真情,钻塔扬威名。喝着清甜的井水,人们怎能忘记当年的打井人。不久,《安徽日报》特派记者前来采访报道,称此井为“皖南第一井”;敬亭山茶场也代表当地群众,向二七一大队赠送了一面印有“饮水思源”四个大字的锦旗;1988年,该项目还被核工业部评为优秀工程勘察一等奖。
编辑补白:在二次创业中,华东核地质系统有不少单位像二七一大队一样经历过从帮助地方群众割稻子、找水打井开始,逐步发展到开展多种经营的过程。他们有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败的痛苦,正是饱尝了这些酸甜苦辣,他们才在保军转民的道路上不断走向成熟,才有了今天华东核地质经济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