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亨利·彼得森生于伦敦一个犹太人家庭。幼年时父亲便撒手人世,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迫于生计的压力,母亲携彼得森移居纽约谋生。在他14岁时,作为他生活支撑的母亲也因劳累过度一病不起,亨利不得不结束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到社会上做工赚钱,肩负起家庭生活的沉重负担。
当亨利·彼得森16岁的时候,他来到纽约一家小有名气的珠宝店当学徒。这家珠宝店的老板犹太人卡辛,是纽约最好的珠宝工匠之一。作为一个珠宝商,他在纽约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和公子小姐中颇有声誉,他们对卡辛的名字就像对好莱坞电影明星一样熟悉。卡辛手艺超群,凡经过他亲手镶嵌的首饰都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并卖到很高的价钱。
但是卡辛作为珠宝店的老板,又是一个目中无人、言语刻薄的暴君,他对学徒的严厉简直到了暴虐的程度,珠宝店的学徒在他面前无不蹑手蹑脚、谨慎从事,唯恐自己的疏忽和过错惹怒了这个六亲不认的老板。
对于珠宝尤其是钻石的生产而言,最艰苦、最难以掌握的基本功莫过于凿石头。亨利上班第一天,卡辛给他安排的任务就是练习凿石头,开始了他炼狱般的学徒生涯。根据卡辛的“教诲”,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要求用手锤和斧子打成10块尺寸相同的小石块,并规定不干完不许吃饭。亨利从没有干过这种活,看着这一块石头发呆良久,不知如何下手,唯恐一不小心招来老板的训斥和挖苦。但是他别无选择,只得硬着头皮干。他先把大石头劈成10小块,然后以10块中最小的那块为标准,慢慢雕凿其他9块。虽说石头质地不是特别坚硬,但是层次非常分明,稍不小心就会把石头凿下一大块而前功尽弃,并招来老板的呵斥。
后来据亨利·彼得森讲,尽管老板非常苛刻,但也是为了让他们早日掌握打造石头的要领,因为对于钻石生产而言,打造石头是来不得半点含糊的基本功。老板也是借此来考验学徒们的意志,因为如果过不了这一关,是永远也不能成为成功的钻石商人的。学徒第一天下来,亨利腰酸背痛,四肢发软,眼睛发胀,但依然没能完成老板的任务。以后的数天里,他简直变成了一台麻木的机器在那里机械地运转,整日挥汗如雨地在那里劈凿。但是后来成就了事业的亨利·彼得森对于卡辛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如果没有卡辛的严厉要求,他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钻石大王”。
母亲看着孩子日渐消瘦的面容和血迹斑斑的双手,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受这种委屈与折磨。但她知道对于穷人家的孩子,除了靠吃苦而谋生外别无选择。在母亲的感召下,亨利也别无选择,并且在心里燃烧起强烈的成功欲望。他相信自己受一些苦难与委屈,并最终能够学到这门手艺。
万事开头难,自己支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要求不高,只要有一张工作台就可以了,但是在房租昂贵的纽约找一块地方又谈何容易?关键时刻,还是有着互助意识的犹太同胞帮了他的忙。他就是彼得森在珠宝店里当学徒时认识的犹太技工詹姆。詹姆与他人合资在纽约附近开了一个小珠宝店。彼得森去找他想办法,詹姆他们的小珠宝店很小,约有12平方米,已经摆放了两张工作台。詹姆很热心,看他处境艰难,允许他在这个小房间里再摆一张工作台,每月只收10美元租金。
工作台得到了解决,但是身无分文的彼得森无力预付房租,必须找到活儿干,否则仍然无法生存。到了第23天,他终于揽到了一笔生意,一个贵妇人有一只2克拉的钻石戒指松动了,需要坚固一下,她在拿出戒指前郑重地问彼得森跟谁学的手艺,当得知面前这个首饰匠是卡辛的徒弟时,她就放心地把戒指交给了他。这对彼得森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想不到卡辛的名字在这些有钱人中有如此分量,他马上想到借助卡辛的名气揽生意。也正是从此开始,他深刻地意识到了声誉的重要性。
尽管自己和师傅之间有一段无法说清的恩怨,但是他从心里还是对老师心存感激。彼得森靠着“卡辛的徒弟”这块招牌干了两三个月,生意不错。这时,西州的一家戒指厂的生产线出了问题,急需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做装配。在听说彼得森的名气后,这家戒指厂商慕名请他去负责,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工作。有很多人慕名来找他加工首饰,他都一一热情接待,把业余时间都用在加工首饰上。当然,他每星期的收入也开始明显增多,有时可赚到170多美元。这样,他一边在工厂工作,一边加工首饰,终于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里渡过了失业难关,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生也像一块宝石,磨砺的次数越多,磨砺得越精美,其价值就越高。
学就不怕失败
鲍勃回到家里的时候,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母亲双手掩着脸埋在沙发里——她在哭泣。他还从未见她流过泪。
“妈妈,”鲍勃问道,“出什么事了?”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勉强露出一丝笑容。“没有,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我那个刚到手的工作就要丢掉了。我的打字速度跟不上。”
“可您才干了3天啊,”鲍勃说,“您就会成功的。”他不由地重复起她的话来。在他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面临着某件大事时,她曾经上百次地这样鼓励他。
“不,”她伤心地说,“没有时间了,很简单,我不能胜任。因为我,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不得不做双倍的工作。”
“一定是他们让您干的太多了。”鲍勃不服气,她只看到自己的无能,他却希望发现其中有不公。然而,她太正直,他无可奈何。
“我总是对自己说,我要学什么,没有不成功的;而且,大多数时候,这话也都兑现了。可这回我办不到了。”她沮丧地说道。
鲍勃说不出话来。
几天后,母亲平静了些。她站起身,擦去眼泪说:“好了,我的孩子,就这样了。我可以是个差劲的打字员,但我不是个寄生虫,我不愿做我不能胜任的工作,我可以干些别的。”
时隔8天,她接受了一个纺织成品售货员的职业。
然而,此后,妈妈每晚仍坚持练习打字。
肯于努力和坚持不懈比聪明更有价值。你只要比一般人稍微努力一点,你就会成功。
注重细节
艾斯蒂·劳达凭着一个梦想建起了化妆品王国,她没有资金,没有营销资历,没有任何护肤和美容方面的技术特长,也没有经商经验,然而她却能营建一个难以与之匹敌的美容王国,她是与皇族关系密切的、拥有几十亿美元化妆品王国的未加冕皇后,她制造的产品出现在世界各地男女人士的梳妆台上:艾斯蒂护肤霜、青春露浴波、阿拉美斯男士护肤品、格林尼格抗过敏美容霜、JHL、白而宁霜和修复晚霜。
劳达是个有无穷能量的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她的精神、美感和洞悉眼光使一切发生,为什么呢?她是“形象”的主人,她以同样的精心构塑着自己和产品的形象,以优雅的姿态、完满的谎言使两者变为现实。她小心翼翼地将她那犹太移民背景改编成她小时候一直想象的人物形象,她决定从容貌、举止、行为等一切方面都像一位上流社会文雅人士,荡涤那个在皇后街五金店长大的女孩子的一切痕迹,她成功了。她成为自己形象的再生品;她同样成功地塑出了自己产品和公司形象,让它们成为吸引“上等顾客”市场的精美品。产品形象如同她的自我形象创造一样重要,劳达在这两种努力中只求拥有最佳形象,完美是劳达所擅长的,她以优势、风采和沉静实现了这双重目标。在过去30年里,人们很难,也不可能辨别艾斯蒂·劳达故事中的真实世界和想象部分,她从皇后街迅速闪现,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私营化妆品公司的嫡主和慈善社会领袖。贫穷的移民女孩的痕迹荡然无存。
劳达与第一夫人南希·里根、温莎公爵及夫人、格莱丝公主、雷格姆·阿戛·凯因、电影明星和媒介巨头都有交往,而劳达是凭借其意志力做到了这些。她精心雕塑自己的形象来赢得“化妆品皇后”的美称。艾斯蒂·劳达所作所为证实了“思维使之成真”。心理学权威们告诉我们披上与希望的职业相配的“角色”或“形象”,这一职位便会为我们所有,仅仅是因为我们适合那一角色的形象或“特征”。艾斯蒂·劳达便是这一理论的生动例子,她不仅从想象中构造了自己的形象,而且能从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艾斯蒂·劳达化妆品王国。
艾斯蒂·劳达39岁时凭借一个梦想建造出世界上最大的私营化妆品公司,90年代初,艾斯蒂·劳达的年销售利润已超过20亿美元,只有雅芳和莱弗龙超过它。劳达是个创造幻想家,凭借自己勃勃雄心、非凡才能、高度能量、完美的品位、持之以恒的精神、革新的推销术和勤奋工作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她是个急切的卓越成就者,剔除一切干扰,达到竞争极其激烈的化妆品业顶峰。完美和形象是她的特长。
劳达的化妆品王国使她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妇女之一,根据《幸福》杂志估计(“亿万富翁”,1991),她的净产值达52亿美元,劳达是亿万富翁榜上唯一自我实现的女性,这位急切的幻想家也以哈曼蒂·阿尔戛翻版故事建成化妆品王国。她拥有梦想,勤奋工作,在这一领域探得宝藏,由于她有意编造情节,谎称自己是欧洲豪门出身的伯爵夫人,这使她的致富故事更壮观,只有到1985年李·伊丝丽尔写出她并非权威性的传记《艾斯蒂·劳达:神话的真相》才揭示她在皇后街贫民区长大的童年背景。劳达的梦境已成现实,已让辛黛瑞拉·艾斯蒂继承了神奇的王国,她甚至让自己非凡的现实和梦想变得比她曾想象的更加“真实”,使劳达成为各地年轻妇女竞相效仿的偶像。
那位曾经一度沿街叫卖推销面霜的劳达,现在已生活在童话故事的真实场景中,是曼哈顿府邸的主人,圣基恩一凯珀一法莱特别墅的宅主,在伦敦有套寓所,在棕榈海滩有个海边修养地。一个没有钱财、没受过正规教育,又毫无技术特长的妇女,实现这一切真不简单。小伊斯提——她小孩时称呼——拥有所有伟大成就者必备的因素——一个梦想,她以急切和进取来追求着梦境,使她捅破了看来女性有优势的玻璃天顶,与书中其他女性一样,她是创立自己的天顶,而不是仰赖别人的。这是一个绝对依靠头脑的灵感而不是物质力量的故事,但具体过程便不那么简单,劳达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可从她的《艾斯蒂》(1985)一书中得到有力佐证:“所有这一切的神秘诀窍是能保证神奇秘方的出现和瞬间成功的实现,我以泪洗面,那是不停地工作,不断地倾注于细节,牺牲睡眠时间,操心和头痛。”
劳达升到了高峰,她认为所有代价都是值得的,这位化妆品皇后不愧为有才能的幻想家,值得为她对改变化妆品世界所作的贡献受到嘉奖。
不要由于没有成功,就责备这个世界的不够完美与现成,这是可笑与可鄙的。你要像所有成功者那样发展自己火热的、谋求成功的愿望,不停地工作,不断地倾注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