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企业要有领袖素质
从一个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的素质高低,但有关素质并不是天生而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学习锻炼而来的。李嘉诚就是在自己的创业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管理企业的素质和经验。
李嘉诚曾经与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生座谈,题目是领导才能。他说,要成为领袖,基本的素质一定要有,小企业每样事情都要亲身处理,所谓“力不到、不为财”;至于中型至大型企业,则一定要有组织。而最难做到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建立主要行政人员对公司的信任,令他们知道在公司会有更好的前途及工资。同时,也要让同事明白他们工资与花红愈多时,他们的生产能力要同时配合,这样公司才能够维持。
李嘉诚指出:拿什么来确定一个人是否是最优秀的呢?当然,大量的业绩是很重要的,但这只是一个因素。根据对企业内涵和组织领导艺术的广泛研究,同时辅以多年的专业经验,我们总结出,优秀的企业领导人要符合10种定量和定性的衡量标准。
具体说来包括:
(1)有良好的长期财务业绩;
(2)显示出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
(3)表现出战胜挑战的能力;
(4)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和人事交往能力;
(5)表现出正直、坚毅的品格;
(6)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开拓精神;
(7)对企业或社会拥有明显的影响力;
(8)拥有革新的记录;
(9)坚持以顾客为中心;
(10)显示出对多样性和社会责任感的真正认同。
李嘉诚认为,一个企业领导人如果要获得成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具备这十种素质。
一位著名的领导学研究专家指出,大多数企业领导人都致力于创造一个伟大的结果,而更胜于结果本身。我们发现这个情况比我们所预想的更为确实。传统上对于公司业绩的评价、流通股数、股票价格等等可以说是公司领导人短期内的基本关注点。但是那些领导着成功企业的杰出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为了达到最终目的,每天主要关注的是:
其一,诚实与实干;
其二,发展成功战略或“宏伟计划”;
其三,建立强大的管理队伍;
其四,激励员工追求卓越;
其五,创造一个灵活、有责任心的组织;
其六,将强化管理与薪酬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在上面的六条必须关注的事情里,李嘉诚自始至终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热情,这就使得企业越来越具有活力,而且他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明朗了。
善于合作
合作是所有组合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希尔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
“团结努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三项因素是:专心、合作、协调。
如果一家法律事务所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思想,那么,它的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即使它拥有十几名能力高强的人才,也是一样。错综复杂的法律制度,需要各种不同的才能,这不是单独一个人所能提供的。
因此,只是把人组织起来,并不足以保证一定能获得创业的成功。一个良好的组织所包含的人才中,每一个人都要能够提供这个团体其他成员所未拥有的才能。
几乎在所有的商业范围内,至少需要以下三种人才,那就是采购员、销售员以及熟悉财务的人员。当这三种人互相协调,并进行合作之后,他们将经由合作的方式,而使他们自己获得个人所无法拥有的力量。
许多商业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这些商业拥有的是清一色的销售人才,或是财务人才,或是采购人才。就天性来说,能力最强的销售人员都是乐观、热情的;而一般来说,最有能力的财务人员则理智、深思熟虑而且保守。这两种人是任何成功企业所不可缺少的。但这两种人若未能彼此互相发挥影响力,对任何企业,都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
即使你是“天才”,凭借自己的想像力,也许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富。但如果你懂得让自己的想像力与他人的想像力结合,就定然会产生更大的成就。我们每个人的心智“都是一个独立的”能量体,而我们的潜意识则是一种磁体。当你去行动时,你的磁力就产生了,并将财富吸引过来。但如果你一个人的心灵力量,与更多“磁力”相同的人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力场”,而这个磁力场的创造力量将会是无与伦比的。
在生活中,大家也许会有这样的机会: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两人交换的结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个设想,我有一个设想,两人交换的结果就可能是各得两个设想了。
同理,当独自研究一个问题时,可能思考10次,而这10次思考几乎都是沿着同一思维模式进行。如果拿到集体中去研究,从他人的发言中,也许一次就完成了自己一人需要10次才能完成的思考,并且他人的想法还会使自己产生新的联想。
一加一大于二是个富有哲理的不等式,它表明集体的力量并不是单个人累加之和。
经营者要善于激发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而不是随意扼杀它们。
这种集思广益的思维方法在当代社会已被普遍应用,它能填补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空隙,能通过互相激励、互相诱发,产生连锁反应,扩大和增多创造性设想。一些欧美财团采用群体思考法提出的方案数量,比单人提出的方案多70%。
可见,一个好的创意的产生与实施,创业者光靠自身的力量和努力是不够的,必须集思广益,必须在自己周围聚拢起一批专家,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作用。
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性的成就。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任何方面把他们自己联合起来,建立在和谐与谅解的精神上之后,这其中的每一个人将因此倍增他们的成就能力。
这项原则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应该是在老板与雇员之间保持完美团队精神的工商企业。在你发现有这种团队精神的地方,你将会发现双方面都很友善,企业自然繁荣。
合作(Cooperation),被认为是英文中最重要的一个单词。在家庭事务中,在夫妻之间的关系中,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中,“合作”这个词,扮演了一个极重要的角色。由于这个合作的原则十分重要,因此,任何一位创业者如果不从领导才能中了解及运用这项原则,他将无法坚持及持久。
因为缺乏合作精神而失败的工商企业,比因为其他综合原因而失败的更多。各色各样的工商企业因为冲突及缺乏合作原则而告失败甚至毁灭。研究者不难发现,缺乏合作精神一直是各时代人类的一大灾祸。为了更好地创业,使之走向成功和辉煌,良好的合作不可须臾或缺。
李嘉诚金言: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
文化修养高
从表面上看,经商难免言商、追求尽可能高的利润,而文化人本来耻于言利言商,二者似乎是不相容的。其实并非全部如此。
第一,文化和经济有相通之处,比如中国儒家的思想学说。道德观念对于现代的经济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积极影响。如今很多成功的海外华商都信奉儒学教义,具有儒商风范。他们的高明之处在于,深知做生意和做人一样,都要讲德行,高贵不淫,生活节俭;在商务交际中重信誉,守信用,以诚待人;在经商经营中,他们重视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能以仁爱之心对待同事员工,使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充满祥和的气氛。
第二,商人多一点书卷气,不仅能够在交际中多一些谈话趣味,容易给人以信任感,更重要的是本人也多几分自信和选择,在交际中善进善退,应付自如。在现代社会中,商界也颇讲究知名度。而知名度也更明显体现出一种商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生意人本身的文化修养在商务交际中的意义就越来越大,成为一种看不见的财富。
其实,具有学者风范又精通经商之道的人在中国古已有之。像子贡、范蠡、司马相如等,都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儒商。到了明、清之际,中国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儒与商的结合就更加密切了,很多儒士经商取得了很大成功,名声大振。而在商界,做生意不忘“雅好诗书”,互相诗文酬唱,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儒商传统。
可见,具有儒商风范在商务交际中很有优势。就是根据常理来说,谁都不喜欢毫无趣味、满身都散发出铜臭的人。因此生意虽然是生意,但是人在做生意中总喜欢多一份别的趣味,给人生多添一种风采。
当然,要有儒商风范,就必须时时处处注意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这是不言自明的了。
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升温的今天,你如果不每天学习、不充充电,那么很快你就会落伍,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弃。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充电。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工商业界,个人必须随时充实自己,奠定雄厚的实力,否则便难以生存下去,一个有干劲的人,时不时地充充电,就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古代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常常强调干劲及学习的重要性。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并非每一位都充满干劲,都勤奋好学。例如,宰予虽然有一副绝好的口才,但却怠于学习。对于宰予,连孔子也不禁摇头叹道:“朽木不可雕也。”再多的责骂,这种人也是难改其性,可以说这种人是不可救药之徒,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干劲以外,还需要有另一种观念,即学习充电的观念,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最好的启示。然而书本的知识只是基础,必须再以自己的理解力将其消化吸收才行,社会是更大的一本书,需要经常不断地去翻阅。须知,在现代社会中,不充电就会很快没电。
现代生活的变化迅速,节奏加快,要求我们必须抱定这样的信念:活到老学到老。你也应该记住:一步也不放松的人,是最难胜过的劲敌。
我们常会有“那个人是属于大器晚成型的”之类的话,意思是说,他现在虽然并不怎么样,但日后总会成功的。
同样站在新的场所工作,有人能立刻得到要领而灵巧地掌握,这实在是很难得。但这种人往往在中途就干不下去,甚至退步变坏。
与此相反,起先摸不清情况而不顺畅的人,经多方请教前辈或上司,同时自己也认真用功并继续保持这种态度,大致都会获得很大的成果。
人都是由许多人的帮助与指导才逐渐成长的。比如双亲、师长、朋友等的指导,在适当的时机恰当地施予,才能完成一个人的正常成长。
可是,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帮助与教导要自动去学习吸收。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进了社会就失去进修的心,这种人以后是不会再有什么进步的。反之,学生时代即使不显眼,但步人社会后仍然勤勉踏实地自觉学习应学的事,往往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能继续保持那种态度的人是只有进步、没有停顿的。他一定能一步一步随着岁月踏实地发展,经过一年就养成一年的实力,经过两年就养成两年的实力。进而10年、20年、30年,各养成与其时间相称的实力。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器晚成”。工作每天都有新情况、新挑战,你每天都要面对新事物,学习与生活相伴,生活就是学习。
对一份工作,许多人干一段时间就觉得没意思了,想换一份工作,而换一份工作就得有条件、有实力,实力来自自身。现代社会的机会很多,你只要天天学习,你就天天有进步,就会天天有机会,你的生活就会富有生机。
假如你不想跳槽,想把现在的工作当做一生的工作,那应以何种态度应付呢?如果因为目前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就感到很放心,每天优哉游哉地过安逸日子,那么目前的情形就不一定能维持很久了。失败的日子一定不远了。
与此相反,能将这份工作当做一生的工作而埋头苦干,不断进修、不断创造新的东西,始终能“活到老学到老”,他的进步一定是无止境的。这种人就能日日以清新愉快的心,有效地做自己的工作。这样自然就有希望,不致于失去理想,当然也不觉得疲倦了。
而这种人对自己的工作会有一股拿生命作赌注的热忱,他把自己的使命刻在心里,为了使命,甚至愿意舍命去完成。
做有心人才能成功
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话:“成功的大门总是只向有心人敞开。”李嘉诚的成功就是这句话应验的实证。当年轻的李嘉诚自立门户要生产当时走俏的塑胶花时,他所遇到的技术上的难题使其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之下,他想到了亲自上门向国外学习新产品技术这一招。
1957年春天,李嘉诚揣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
他在一间小旅社安下身,就及不可待地去寻访那家在世界上开风气之先的塑胶公司的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风尘仆仆地来到该公司门口,但却戛然却步。
他素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留与戒备。也许应该名正言顺购买技术专利,然而,一来,长江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
那么,长江厂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谈何突破?聪明的香港人善于模仿,对急于打冷门、填空白的李嘉诚来说,等塑胶花在香港大量面市后模仿,将会遇到众多的竞争对手。
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这家公司的塑胶厂招聘工人,他去报了名,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李嘉诚只有旅游签证,按规定,持有这种签证的人是不能够打工的,老板给李嘉诚的工薪不及同类工人的一半,他知道这位“亚裔劳工”非法打工,不敢控告他。
李嘉诚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他能够推着小车在厂区各个工段来回走动,双眼却恨不得把生产流程吞下去。李嘉诚十分勤劳,工头夸他“好样的”,他们万万想不到这个“下等劳工”,竟会是“国际间谍”。李嘉诚收工后,急忙赶回旅店,把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笔记本上。
整个生产流程都熟悉了。可是,属于保密的技术环节还是不得而知。李嘉诚又心生一计。假日,李嘉诚邀请数位新结识的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这些朋友都是某一工序的技术工人。李嘉诚用英语向他们请教有关技术,佯称他打算到其他的厂应聘技术工人。
李嘉诚通过眼观耳听,大致悟出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最后,李嘉诚到市场去调查塑胶花的行销情况,验证了塑胶花市场的广阔的前景。
平心而论,以今天的商业准则衡量李嘉诚当年的行为,似乎不太妥当。但在那个时代,偷师和模仿是很普遍的现象,无可厚非,李嘉诚创大业的雄心勇气和他随机应变的精明,对我们不无启迪。
健全的人格心理
良好的身体,不仅包含强健的体格,还包含有健康的精神。只有精神健康的人,才会不断地战胜自己,创造机遇,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成功。
一个精神健康者,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1.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