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笑话说,一名年轻人住在阁楼的顶层,每晚总是回去很晚,也不是特别自觉,回去的时候弄出动静都很大,吵得楼下一位老翁睡不好觉。第二天,老翁都要跟青年大闹一场。一天,青年又是很晚回去,动静依然不小,一只鞋从床上很响地甩到了地板上,这时候他良心发现地想起了楼下的老翁,把另一只鞋轻轻地放到了地板上。
到了第二天,老翁又上来找青年,说:
“你又害得一宿没睡着觉,你扔了一只鞋,那只鞋呢?告诉你说,你那只鞋不扔下来,我没法踏实睡觉。”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在心理专家看来,它却揭示了一些人失眠的心理真相。专家认为,一部分失眠患者由于对失眠有非常敏感的反应,他们觉得失眠会让他们觉得心烦意乱。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失眠患者内心里设置一个假定,如果不失眠,就会精力充沛,就会头脑清醒。在这种设置下,失眠患者会千方百计地对抗失眠,实际上正是这种对抗失眠的心理是他们失眠真实原因之一。
失眠不该是其它问题的替罪羊。
有一位公交司机,自称一直睡不好觉,失眠很严重。他担心自己白天没精打采而出现交通事故,该男子要求休假。该司机年假中失眠的症状明显好转。通过了解得知,该司机上班一遇到困难,比如受到同事的排挤很生气,而又不敢做声的时候,失眠就会迅速加重。
心理专家分析,这类患者的共同特点是,失眠之前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境或冲突;而又缺乏勇气面对,或没有能力应付;这个时候一般人都有可能因为存在焦虑情绪而失眠。但是大多数人不会过多地关注失眠。而有一部分人,却对失眠有非常敏感的反应。失眠会让他们觉得心烦意乱。而且他们会在内心里设置一个假定,如果我不失眠,我就会精力充沛,我就会头脑清醒。可现在因为失眠了,所以我不能工作得更好了,或无法更好地学习了。
有了这样的假定,患者就会和失眠较劲,不停地去医院就诊,尝试各种治疗失眠的方法,开始几天睡眠或许有改善,可很快就失效了。如此,在和失眠的抗争中,原先遇到的心理困境就被掩盖了,搁置了或拖延了。而且有了一个能被自己和他人接受的理由:我患失眠症了。其实,失眠之所以在这类人群中成为问题,甚至成为疾病,都和患者最初有意无意地把失眠当成一种应对困境的措施有关。但很显然,这是一种消极的不成熟的防御策略。
这种防御方式在青年中较多见。有些高三的学生就会出现这种现象。高考那一年经常失眠,为此非常苦恼。而一旦考上了大学,则失眠会很快地缓解。
专家提醒大家,如果出现失眠了,先不要急于将其当成问题,因为我们的睡眠系统本身就存在自我调节的功能。如果失眠久了,反省一下,我是否需要失眠。失眠是不是在充当其他问题的替罪羊。如果是,就去看心理医生;如果不是,再就诊也不迟。
睡眠小贴士:
有一部分人群也会因为过度关注睡眠而出现失眠的。他们可能由于偶然的原因出现失眠,但对此会大加关注,失眠在他们的关注下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被固定下来了。他们会反复就医,或更换枕头、窗帘等。
专家认为,造成失眠的因素很多,除了上面探讨的心理原因,还有生物学、社会学的因素在起作用。因此,看待失眠,我们更需要把它看成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个问题或疾病的原因。
知识链接:哪些心理因素可以导致失眠
从接触到的失眠病人来分析,由生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及饮食因素所致者的病例数远远少于由心理因素所致病的病例数。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2、"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其实,科学已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信息清理掉。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3、自责心理: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到夜晚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4、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比如有一位"三班倒"的纺织女工,由于上大夜班【夜里12点上班】,常于晚7时睡觉,因害怕迟到,睡得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2小时,就被惊醒,久之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5、童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期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
6、手足无措心理:有的人在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三、不良的睡眠习惯诱发失眠
不良睡眠习惯主要是指睡眠卫生不良,即由于各种可能诱发睡眠困难的日常生活与行为习惯所导致的睡眠障碍,此类病人无明显的躯体疾病因素。
失眠往往与睡眠卫生有关,不良的睡眠卫生可以破坏睡眠觉醒节律,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引起不必要的睡前兴奋,从而导致失眠。常见的不良睡眠卫生与行为习惯如每天的睡眠时间没有规律、白天午睡或躺在床上的时间过多;睡前从事容易兴奋的活动;睡前过量饮用咖啡、香烟、酒精等;寝室的光线过于明亮、室温太高或太低、噪音太大等。
睡眠卫生不良多见于成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中容易觉醒和早醒等。许多病人的睡眠维持困难和觉醒次数增多可能成为突出的症状。这与病人存在不利于睡眠的行为直接有关,如咖啡、香烟均可引起觉醒次数增多,过多饮酒也可引起睡眠维持困难而导致多次觉醒。各种刺激引起的紧张和兴奋,如睡前从事过于激烈的运动、阅读惊险刺激的小说或观看情节复杂的影视剧、从事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参加狂欢聚会以及习惯夜间醒来后看表或钟等行为均可引起入睡困难和在睡眠中觉醒。睡眠卫生不良病人在白天常出现睡眠不足的症状,如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容易疲劳和思睡。睡眠卫生不良的行为演变成为习惯后,可使失眠慢性化或不断加重。咖啡因或茶依赖、慢性酒精中毒等可能成为睡眠卫生不良的并发症。
学习睡眠卫生知识,去除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戒除过量饮酒、咖啡及抽烟等不良习惯。注意卧室的温度、光线和声音。在入睡前培养平稳松弛的心态。早期也可以根据个体失眠的类型,适当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帮助缩短入睡潜伏期和维持睡眠时间。对于睡眠卫生不良病人,药物治疗仅仅是早期阶段进行的辅助性的方法,随着良好睡眠卫生习惯的建立,大多数病人的睡眠随之得到改善。对于由于长期睡眠卫生不良而导致慢性失眠的病人,可以辅以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等。行为治疗能够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认知治疗能够帮助病人重建因功能失调而丧失的信念,有助于逐步减少睡眠用药,达到完全康复。
睡眠小贴士:
由各种不良的睡眠习惯引起失眠的类型有很多,大致总结出来有这几个类型:
削足适履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睡眠生物钟,很多人迷信如果睡不到八小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强迫自己躺下入睡。殊不知躺得越久,睡得越差。
忧国忧民型--有人喜欢利用睡前想事情,兼做明天的“行动计划”。在床上想得出神,自然就难成眠。
裹足不前型--一旦有失眠经历,就不相信自己可以睡得好,一到天黑,就开始担心害怕。其实睡眠是正常生理要求,该睡就是要睡。越担心只会越睡不着。
地尽其利型--睡觉就像吃饭、如厕一样,需要独立、舒适的空间。在床上看书、吃东西、煲电话粥、看电视,容易培养“不想睡”的气氛。
分期付款型--为了凑足睡时数,有些人宁可分期付款,晚上不睡,白天睡。表面上看起来好像睡眠总的时间不少,但是睡眠结构则更加支离破碎。
分秒必争型--半夜失眠的人,一起床最常做的动作就是拿起闹钟来,看一看现在几点了,结果一分一秒过去了,越看越睡不着。
稳如泰山型--睡觉为了休息,白天活动不够,睡眠需求也不大。
知识链接:坐姿不当竟会加深失眠
最近一项调查发现,每五个失眠者中就有一个人患有肩背疼痛,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这类情况。
专家指出:许多办公一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坐姿不当的问题,造成肩背部肌肉劳损,结果产生肩背疼痛或僵硬等不适症状,躺下睡觉时身体也不能放松,从而影响入睡。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类人群如果要解决失眠问题,确实需要从改善坐姿开始。专家介绍,生物力学研究显示,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背部和椅面之间呈120度到130度角,而大部分办公族都做不到这一点,特别是女性,坐着坐着就容易懒懒地“畏缩”在椅子里,这样的坐姿特别不利于健康。
专家提醒,失眠的原因很多,如果睡觉时觉得颈肩疼痛,要不停翻来覆去寻找合适的入睡姿势,就可尝试通过治疗颈肩疼痛来改善睡眠。当疼痛缓解时,很多患者睡眠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自疗常见办法有四种: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调整坐姿,避免颈肩肌肉过度紧张;
二是选择合适的枕头,多数情况下,低枕可能更好,枕芯最好选较硬的;
三是入睡前做些简单的热敷,话泡个热水澡;
四是做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如双手交叉在脑后,然后头部轻轻向后顶双手,持续二三十秒,不要太用力,做完后肌肉有轻度的酸胀感即可。
坐姿三要诀:
一、调整电脑显示器的高度,视线应与显示器上缘齐平;
二、使用鼠标和键盘时,调整桌面和椅面的高度及距离,使肘部、腕部都得到有效支撑;
三、在腰后面加个小靠垫,把腰拱起来。
四、压力与睡眠牵手,直接导致失眠
工作忙、学习累、压力大,焦躁可能都成了都市人的通病,睡眠也越来越成为问题,很多人因为忙于打理自己的事情,陷入了失眠的困境。
有过半患者是30岁到40岁的中年妇女,家庭压力是导致这些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金融危机也让部分白领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成为失眠患者。
24岁的小杨去年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由于她特别要强,不管做什么都想做得最好,所以一有时间就忙工作,最后导致失眠,无奈小杨只好向医生求助,医生诊断后称 ,由于压力太大,小杨已经患上了“工作依赖症”。
这主要是小杨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导致的,患有“工作依赖症”的人往往出现失眠多梦、疲劳抑郁、精神萎靡等症状,甚至无法迫使自己停下手头工作。
这种情况在白领身上比较常见,他们对工作总是全力以赴,但是对休闲活动都不感兴趣,只希望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有沉重工作压力的人往往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只有在工作上得到承认才有价值,这其实是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的表现。
其实我们要知道,虽然工作很重要,但是不能把它看成是个人生活的全部。在工作之余,可以利用其他一些活动来改变依赖工作的心理状况。如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聚会等,多跟外界接触一下,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工作上转移开。
睡眠小贴士:
克服失眠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浓茶、咖啡,可乐等。
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做些家务,听听轻柔的音乐,也可反复计数等,放松自己,反而能加快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