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并非“知易行难”而是“知难行难”
针对“知易”所言的,“虽然,做人的道理明白”,以及“行难”所言的,“但是,却又很难做到”这一现状,本人经过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和慎重思考后,认为“知易行难”这句话,用在当今世界及当代中国社会并不十分恰当。事实上,在“个人品质”修炼过程中,我们所面临并非“知易行难”,而是“知难行难”的问题。即并非像人们所讲的那样,“虽然‘知易’,但是‘行难’”的问题,却恰恰是一个“因为‘知难’,所以‘行难’”。下面我们搁置“知易”这个话题,着手展开对“知难行难”的分析。通过从事情的道理方面分析,寻找“为什么道理没有搞清楚”这一源头,找出“道理不清”的根和刨出“道理不清”的源。
一、“知难行难”源于“道理”在演变和提升
什么叫“知难行难”?“知难行难”意指因为对事物的道理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它,所以实行“跨越”行动也就会感到困难。人世间许多道理,从静态的角度看,似乎是比较简单。从单纯的文字上理解,简单得如同解某一道题目或者如做名词解释之类的功课。然而,从动态和全面的角度分析却并非如此。就人们对“事理”的认识而言,必定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也就是说,我们早已接受并习惯的那些“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演变出现了“蜕变”现象。这一“脱胎换骨”式的演变,造成人们的思想在变化、认识在提高、习惯在改变等现状。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和环境等差异,又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差异,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如进入21世纪,全球化经济促使全球经济进行新的重新组合,投资环境的改变、“经济人”和“经济国”现象、原有的社会道德品质基础、现代道德观念与传统道德观念碰撞等产生了新的问题和矛盾,人们原有的道德观、生活习性以及对事理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些带给我们的是对意识形态必须进行有效的探索。比如,人人都知道“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个基本道理,但为什么还是出现有的人亏钱、有的人不亏钱、也有的人少亏钱的不同现象呢?经过分析你就会明白一个“如何有效地控制自己欲望”的道理,比如说,少数不亏钱者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及时出局,而大部分人却不能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同时,从“认识事理”的角度看股市“亏钱”的现象,当你从孤立、静态和片面的角度看这一现象时,势必把“亏钱”的责任推卸到社会投资环境上。然而从动态和全面的“认识理事”的角度看,其根源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因为当你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出现问题后才会形成这种“亏钱”的结果。可以这么说,从一个健康的投资人角度看,至少你在这个高风险、变化多端的股市中,还是缺乏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认识事理”是解剖“知难行难”的第一步
“认识事理”既是解剖“知难行难”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展开修炼“行动”的第一步。“认识事理”就是指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的一种看法和认知。对于某一客观存在的事物,我们若要取得相对全面、公正和正确的认识,必须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其本质,必须运用辩证法对其事物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和全面的分析研究。对“事理”的正确认识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判断和总结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事理”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在“个人品质”修炼过程中坚持“和谐自我”理念走向健康人生的第一步。为什么说解剖“知难行难”必须从“认识事理”着手?设想,当我们在第一步的起步阶段遭遇问题、出现异常状况时,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解决,如何确保下面的第二步、第三步和后面更多的n步会顺利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在“认识事理”方面,我们面临“知道道理难”的“难”体现在何处呢?本人认为,主要“难”在缺乏分析意识和缺少分析方法。
三、“认识事理”“难”在于缺乏分析意识
缺乏分析意识是制约人们“认识事理”的关键环节。根据我的调查和分析,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于自己的品质修炼并不重视,是因为缺乏分析意识所造成的。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矛盾,由于缺乏分析意识,往往习惯于不加分析,仅凭那些模糊的道德品质概念和自己想象中的标准去评价和要求他人,形成对他人“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的要求永无止境。对自己呢?总是以客观因素为由,不停地为自己辩护“我就是应该这样”,却很少存在对自己认真的反思和检查行为。每每遇到阻力、困难或不能如愿的事,总是责怪社会、责怪环境、责怪他人。而对社会的基础如何,环境是怎样形成的,自己是否健康,是否把某些传染病带给了别人,自己的社会适应程度如何等问题不仅一概不提,而且不以为然。针对此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我认为有必要把“分析原因”这个话题摆到桌面上来认真探讨一番。
四、“认识事理”“难”在于缺少分析方法
因为缺乏分析意识,所以人们根本就没意识到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财力和精力来思考用什么方法展开分析的问题,没有意识到探索通过什么路径进行分析的问题。“经济国”的产生,为“经济人”的形成培育着滋生的土壤,从而造就了大批的“经济人”。事实上,我们面对的现实情景是,一边是蜂拥而来的“经济人”,一边是传统的道德文化和标准;一边是“‘经济人’展现自身‘利己’所决定的本质特性”,而另一边却继续用陈旧的观念说教人们“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由于没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标准与现实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展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几种截然不同的画面。一幅是“财富打劫图”,即“个人财富在缩水、社会财富被瓜分、国家财富遭抢劫”;另一幅却是“继续教育图”,即一个脑后留着长辫子的老先生,在给学生们上“大公无私、无私奉献”之课。学生们看到的事实又是怎样的呢?第三幅图是“一群学生们坐在课堂里,一边用耳听老先生的说教,一边用眼睛在看那些打劫之人,学生的心理围绕着‘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无私送给那些打劫之人’而矛盾斗争着”;最后一幅图是“一边是一群贫困的人们排着长队准备奉献自己的无私精神,一边是少数富有的人群在持续不断地瓜分财富”。这些现实生活的写照,说明提高人们的“个人品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品质环境,有一个具有可操行性强且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标准和合理的修行方法。我们这个社会,不仅缺少与现代现实相结合的新的道德规范和新的品质标准,还缺少一种有利于“经济人”健康生存的新理念和自我人生信念,更缺少的是用“和谐自我”的方法,如何展开“利人利己”的以身传教的传播健康品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