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4000000084

第84章 案例介绍(1)

案例一 打赢亲情和谐攻坚战

目的:提高处理家庭亲情关系的能力

我的博客好友“赫图阿拉”向我推荐博友“哭泣的雨”所写的“谁能帮我远离那亲情的悬崖”这篇博文,阅后深有感触。我下决心勇敢面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碰到大家庭责任问题,搬开压在自己心头已经有18年的石头,梳理自我的行走思路,打扫自己的心理卫生,坦然面对复杂的社会亲情关系这一现实问题。

本人一直在研究和分析“个人品质”修炼方面的问题,并写了不少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文章。越写,越觉得思绪万千;越写,越觉得责任重大;越写,越觉得心里沉重。说实在的,其实我也累了,我的心累了,我的“情”累了,我的“魂”也累了。我的“累”已经“累”到了人心的“海底”。我想休息了,想放弃了,想逃避了。我的“累”,来自于对大家庭的责任感,来自于对和谐大家庭“亲情”责任的压力,来自于母亲晚年生活的安排,来自于我持有“现代式孝顺”理念与他人“传统式孝顺”理念之间的碰撞,来自于母亲的二次“失信”而陷入的困境,来自于我曾对已逝多年的父亲所许下的承诺,来自于为了解决母亲的养老问题而设计的“三合一养老方案”流产了,更来自于自己过于杞人忧天而陷入了自我不和谐的泥潭。

一、和谐大家庭亲情关系的日子里

1.母亲过着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

记得18年前,父亲去世后,我们几个孩子就考虑母亲晚年生活的安排问题。当时母亲还不到68岁,身体也不错,母亲自己也是个退休干部,有一份稳定的退休收入。母亲解放前毕业于上海一所著名的女子学校,她平时话不多,从不与人脸红,但却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由于在大上海长大,她是一个喜欢花钱、不会节省的人。这么多年来,为了让母亲高兴,为了让母亲手头用钱宽余,我们每个孩子除了按月补贴母亲一定的生活费用外,还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条件,经常塞钱给她,每个子女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尽量地孝敬她。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也就是她75岁那年,我带着母亲和80多岁的公公到香港游玩了一趟。

2.三姐夫妻时常帮助和照顾母亲

日常生活,住在母亲楼上的三姐和三姐夫经常照顾她。三姐夫是医生,母亲每次头痛脑热的,都是他帮助照顾的。姐夫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部队军医大学毕业,是个非常勤劳而又简单和实在之人。他虽然不是那种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但在工作上是非常勤快、认真、任劳任怨和敬业的。他从不与别人争高低,每当节假日,同事调休让他代值班,那是常有的事。在家里,姐夫也是个非常勤快和平和的好人。多年来,无论那个兄弟姐妹家事需要帮忙,如换个煤气、修个自行车什么的,你一叫他没有二话就赶来。对于我们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来说,前些年每当过年或者日常聚会到母亲家,所有烧烧弄弄的事基本上是三姐夫一人承担。三姐原来与姐夫是同一个部队,也是当兵出身,性格像男孩子的那种人,直率、刚强、大大咧咧的,做家务不是强项,但家里的大事基本上由她决定。这十多年来,他们与母亲虽然没合并住在一起,但也犹如一家。既然像一家,但由于距离太近,缺少了“距离美”,在日常生活中也必然会有小矛盾和小分歧。这种小矛盾和小分歧在我来看,应该说是正常的生活现象。

3.母亲坚持“个人自由”的生活理念

一晃到了2003年,母亲还在坚持“个人自由”的生活理念。一个人住在三居室的房子里,不愿意搬到任何子女家去长期同住。然而,她毕竟已经是83岁的高龄人了,长期这么一个人独居让我们这些子女都不放心。虽然我们住同一城市里的孩子们,经常去看看她,时不时地带她出去散散心,下个馆子吃顿饭,但如若长期丢开自己的家到她那儿去住也不现实。子女们都不放心她并动员她,一致提出“既然不想离开自己的房子,那只有找个保姆,以便照顾她日常生活起居”(她一直不愿意找保姆)。开始她还是一个劲地表示反对,经过儿女们再三劝阻,她权衡利弊最终决定与三姐同住。

二、母亲第一次变卦推翻了自己的承诺

1.母亲许下承诺决定与三姐同住

母亲决定与三姐同住,她主动找了三姐谈起这件事,并承诺如果三姐对她照顾得好,等她百年后,她的房子就给三姐。这本是非常自然和可行的一步好棋。此方案,即解决了老妈的养老问题(事实上她们也在一起相处了十多年了),又帮助三姐解决了以后儿子结婚住房问题,一举两得。因为三姐和姐夫都是公薪阶层,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已工作,经济条件并不太宽裕,买几十万元的房子,对于她家来说负担是相当的重。对此方案,我一直是积极在帮助凑合,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方案在实施前夕出人意料之外出现了逆转。

2.“合住”方案被推翻

2004年上半年,原本就要实施的“合住”方案,被母亲推翻了。这突然而来的重大转折,使一个原本和谐的大家庭亲情关系,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困难局面。原来,当母亲与三姐在“合住”这一大方向统一的前提下,却在处理母亲搬上去还是三姐他们搬下来的细节问题上,出现了认识上的不统一。母亲坚持让三姐搬到她那里住,三姐坚持因母亲那里厨房和卫生间条件不好,让母亲搬上去住,并承诺主卧室让母亲住,他们夫妻搬到小房间住。仅此“上还是下”的问题,让母亲变卦了,她改变了主意决定不与三姐同住。在其变卦的同时,由于母亲老了也变得比较任性,一反几十年的常态,采取把矛盾全部转加在三姐头上的处理方法。起初,在其他子女面前否认主动找过三姐谈起“合住”这一事实(由于她年纪大了,有些事也许记不清了,一年后她又承认了这个事实);尔后,为了解脱自己,寻找如三姐脾气不好、想她的房子等多种理由。鉴于这些突发性的状况,由于其他子女对此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结果,对于母亲的这些理由,有的相信,也有的半信半疑。这样,一场大家庭亲情关系风波由此而起,原本和睦的大家庭出现了问题和矛盾,一个如何解决母亲养老和大家庭和谐的话题,活生生地摆在我们这些兄弟姐妹面前。

3.“三个月一轮”的下下策方案

然而,母亲一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住到任何一个子女家中,二是不愿请保姆帮助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最后,子女们只好尊重母亲的意愿,由兄弟姐妹每人轮流三个月离开自己的家,住到母亲家照顾她(我是坚决反对这个方案,这是个最下下策的方案,弄的整个大家庭中的各小家庭生活不安宁,是一个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极差方案)。第一个轮转两年多过去了,母亲自己的日子到也过得有滋有味,但她的子女却被折腾得不行。结果,68岁的大哥由于心脏病开了刀,现在已不可能再到母亲身边来照顾她了;66岁的二哥虽住了几次医院,但有时还能赶到母亲身边暂时照顾她,然而,作为一个男人,照顾老妈的日常起居并不是件方便的事;64岁的大姐虽然退休,但仍然在网络学院工作,加上在日本的儿媳妇近期生产,又得赶到日本帮助照顾;62岁的二姐现已有小孙子,在家帮助儿子带孙子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家;58岁的四姐也已有了外甥,现也在家帮助女儿带孩子;57岁的我是个长期患病且又忙于奔波的“太空”人;小弟工作依然很忙,长年累月的不着家;60岁的三姐一气之下,到外地打工已经多年了。总之,各小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和面临的实际困难,虽然不能做到长期离开自己的小家庭到母亲家照顾她,但都持有“把母亲接过来与自己共同生活”的愿望。但母亲拒绝长期住到任何一个子女家里的想法,使我们这些子女又一次陷入了困境之中。

三、母亲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孝顺老人,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提高老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二是提高老人的精神生活水平,三是有利于大家庭亲情间的和谐关系。

1.母亲同意用保姆

根据以上各个家庭的现状,“三个月一轮”的方案是不可能再执行下去了。2006年子女们给母亲请了个钟点工,这个钟点工,用两个钟点的时间把饭和家务做好后就走人。看见母亲那样单调的伙食和简单的生活,让我感到心酸和自责。最后,我主动找大姐及有关兄弟姐妹沟通,并在大姐的支持下,再三说服母亲,终于同意用个住家保姆(我把家里原来用过的老阿姨推荐给母亲),为了老阿姨做事方便,我帮助母亲家更换了洗衣机、添置了新的大衣柜、沙发和一些新的日常用具,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帮助她打扫了房间,清理了堆放了多年的旧物品。大姐也请木匠为母亲做了一个专用的马桶,并帮她更换了新的冰箱等。对此,母亲也乐滋滋表示非常满意。

2.母亲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说实话,我们这些儿女对母亲还是很孝顺的(除不能做到放弃自己的小家庭生活,长期住在母亲家里一天24小时倍伴她之外),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孝顺她。在她住的小区里,不少人都认识她,许多老人都羡慕她福气好。母亲的日常开支都由我们这些儿女全包下了,如保姆工资和她们两人的生活费由我们子女全部承担,条件好的家庭多拿一些,条件差的少拿一些,母亲自己的退休金留在小金库。再比如,无论是装修房子、家里的大件物品空调、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热水器等都基本上是我们这些子女帮助解决;小弟不仅做到只要有空就去探望她,而且一年也有不少钱给母亲;其他的兄弟姐妹条件差一些,每年至少也有上千元给她;在她能走得动的日子里,我、大姐、三姐、四姐和小弟都分别带她到过香港、北京、大连、厦门等许多地方游玩过。

3.母亲缺少精神生活

母亲的物质生活过得非常好,老阿姨会烧一手好菜,又会料理家务,又懂规矩,从来不到处串门说三道四的。以前,除了我们这些身边的子女经常去探望她外,有时也接她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她外住在子女家时,一般不喜欢超过一个星期)。平时,母亲一人在家时,多以电视为伴。她喜欢听歌、听京戏,对排球也有兴趣,电视剧只要好看场场不缺,喜欢经常到商场购物。左邻右舍都说她福气好,会享受生活。然而,岁月不饶人,她毕竟已经是奔90的老人了,许多事即使她喜欢也力不从心。一晃又过了两年,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母亲缺少精神上有人与她沟通、交流、谈话,生活中缺少“兴奋点”。虽然住在同一城市里的兄弟姐妹们经常会轮流去看她,虽然外地的子女们也经常给她打电话,虽然老阿姨在生活上对她照顾得也很好。但是,由于她行动不便,已经不能随时出门闲逛,由于身边缺少子女,缺少随时可交谈交心的人,精神生活必然会显现出空虚和无聊。

4.母亲与三姐“合住”是多赢方案

真如我的博客好友“上网种田”所指,我想把“老人的养老、大家庭的和睦和帮助姊妹解决困难”这三个问题,通过解决母亲的问题而一并解决。确实,这“三合一”的方案,我一直认为这是个“一揽子”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案。为此,我又一次主动承担起“娘舅”角色。首先去做母亲的工作,让她重新考虑与三姐住在一起的事,其次打电话到老挝找三姐与她沟通(当时,三姐公司派她去老挝的加工厂担任人事、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希望通过我在两人之间牵线和协调,再次办成这件事。如果这个方案成功,应该起到多赢的效果。一方面母亲最终有一个稳定的去处;二方面三姐可以回家来,一个60多岁的女人,长期在外地打工是很辛苦的;三方面有利于和谐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关系,促使亲戚之情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5.母亲同意我“三合一”的方案

我再次与母亲沟通,并从三个方面来谈“合住”的好处:一是“合住”是母亲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她需要有人倍伴说说话,需要热闹些(三姐是个喜欢开玩笑的热闹人)、需要由于热闹而延缓自己的大脑神经功能日益衰退的现状,需要持有清醒意识才能过上相对高质量的生活(有不少的老人虽然活着,但失去了正常的记忆功能,事实上与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二是从爱的角度谈“合住”:心疼三姐在外打工所受的苦,心疼姐夫一人孤单的生活;三是从亲情关系谈“合住”:认清处理好这件事,对于今后子女亲情之间和谐、大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四是建议她敏感的房子问题以后再说;五是我表态支持和协助三姐一起全力做好这件事。最后,母亲被我说服了,第二次同意与三姐他们一起生活。尔后,我们又商定了一个“合吃又分住”具体操作办法,即先采取白天一起吃饭,可以增加家里的热闹气氛。晚上分开住(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又可保证母亲相对安静和自由。母亲同意后并准备过年三姐回来时与她谈妥。三姐接到电话后,并不计较以前的事,表态只要母亲明确态度愿意与她合住,她没什么意见。对此,我心情特别愉快,这件忙碌了十多年的大事,终于有了着落。

6.母亲第二次变卦我请求支援

2007年圣诞节,那晚我打电话问候母亲,哪想她又变卦了。对我说,她“喜欢自由”,不想与三姐一起住了。我一听急了,赶紧打电话给有关的姐妹,希望他们出面做做母亲的工作。然而得到的结果是:有的认为母亲不愿意与三姐住在一起,一定有不愿意的理由,做子女的不能勉强她;有的认为三姐打工虽然辛苦,但这是她自己对生活目标的选择和需要所致,应该由她自己承担,不应该让老母亲分担;有的认为三姐夫孤单和寂寞应该由他们夫妻自己沟通解决等。诚然,从一般的道理上说,以上这些话应该是没错。但是,如何正确处理家庭的亲情关系?如何正确面对父母亲的孝顺问题?如何做到真正无私的帮助他人?如何表示对曾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和回报?如此类问题,围绕“知易难行”这一中心在实际的亲情关系事件中展开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层次的家庭中,不少人对于如何做人的道理从理论上来讲都非常精通,讲起来都有一套套的大道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周围发生的具体问题和矛盾,真正做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本人认为,无论什么道理,无论这个道理再高明,但必须有人面对现实去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和矛盾,必须有人去做。如果嘴上大讲道理,问题和矛盾摆在那里却没人去解决,那么,这个道理永远只是个“空理”。因此,我虽然认同以上所有的道理,但我不能认同那些“由他们自己解决”的说法。我坚持无论从何种道理上讲,无论有多少个好点子,只有解决问题去“做”才是硬道理。因为“做”,才能解决母亲日常生活方面的照顾问题;只有“做”,才能帮助母亲解决生活中冷清的现状问题;继续“做”,才能帮助自己兄弟姐妹解决实际的困难问题;坚持“做”,才能排放亲戚间的怨气回归生活;持之以恒“做”,才能逐渐体现出“和谐”的亲情关系。“做、做、做”,满脑子的“做”,却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更没人来配合。唉,我这个人,总是杞人忧天,经常干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7.亲情需要感恩和技巧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利用亲情关系开个后门、图个方便这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通过母亲的这个问题,我却又感悟到另外一个被人们忽略的“个人品质”问题。即亲情关系也需要诚信、需要感恩、需要宽容、需要爱心、需要关注、需要帮助、需要理智处理。比如说三姐和三姐夫与母亲一起共处了近20年,为大家庭的和睦做过不少好事。但也因为是个凡人,也曾经发过脾气、说过气话。然而,总有人对她的缺点耿耿于怀,时常忘记她做过的所有好事。通过这件事,我联想到一个社会现象,有些人在单位里不做实事,但人际关系却很好,原来是不轻易对他人发火;而那些虽然工作干了不少,但脾气不好的人,总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原因是“经常发火而得罪了人所致”。因此看来,三姐在做人的技巧方面是不行的,确实需要改进。

四、我感恩三姐相信她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在我的亲戚圈子里有一种说法,说我偏袒三姐,经常与她穿一条裤子。有时静下来想想,自己也确有其意。

1.我偏袒三姐的理由

我为什么要偏袒三姐?曾记得在父亲关牛棚的日子里,远在内蒙支边的三姐,经常给家里写信,省吃俭用给弟妹寄来东北的“乌拉鞋”、围巾、手套等。我不曾忘记在那艰难的岁月里,每当入冬后,知青点里的知青都跑回家去了,而只有她一个才20岁的女知青,为了帮助家里节省路费几年不回家,用节约下来的钱,购买了一些年货如椿子、香瓜子等寄往家里。曾记得在父亲脑溢血住院期间,她和三姐夫两人连着几天几夜不睡,守护在父亲的身边,直至他最后离我们而去。更是让我至今还在心疼的一件事是,当年三姐当兵是开后门去的,为了帮助当时只发给每人8元钱生活费的家里生活(父亲当时的工资大部分被冻结不发),三姐把姑妈寄给她到部队当兵用的路费,一分不留全寄回了家,自己却不顾危险,像铁道游击队员那样抓住奔驰列车车门上的双柄,在寒冷的冬天爬火车,一路讨饭赶到指定的报到地点。到了部队后,三姐勤快、吃苦耐劳并积极上进,曾经多次被评为部队的标兵。但由于父亲没有“解放”,几次外调和政审都未能过关。父亲的问题,使三姐在部队的6年中错过了每一次提拔的机会。如果不受父亲影响,按照她的能力,现在至少应该混得不错。

2.我相信三姐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说实话,在我们这个大家庭最困难的时候,三姐曾为家族做了不少事。在父亲被批斗的年代里,三姐对家里的帮助最大,心肠最好。当17岁的四姐远离父母独身一人在山西时,三姐经常给她写信寄些花布之类的生活用品;在父亲关“牛棚”的岁月里,三姐又经常写信回来鼓励15岁的我和13岁的小弟要坚强。当18岁的她将远离父母到内蒙支边的前夕,还偷偷地塞了10元钱给我,叮嘱我在家里揭不开锅时拿出来补贴家用。这一切经常一幕一幕地在我脑海中闪现。因为我感激她,所以我永远记住她为大家庭所做过的一切事情;也因为我感激她,所以他儿子上大学期间的生活费也全部由我赞助;还是因为我感激她,我坚持认为她是一个经历过考验值得信任的人,是一个对母亲和大家庭有责任感的人。

3.三姐是个直率人也发脾气

当然,三姐又是个直性人,有时心情不好时,也会发发脾气。当母亲在处理家庭问题不当时,她也会直接向母亲指出。如有一次过年,有人给母亲家送去几只甲鱼,从母亲角度想全部留给儿女们回来吃,而三姐建议她两只让弟媳妇带回去送给亲家,两只留在家自己吃,母亲就不高兴了,认为三姐想做她的主、管她的事,最后闹得三姐也发了一通脾气。其他兄弟姐妹不知情还认为三姐不对,事后三姐才把真象告诉我,她也是很难的呀。还有一次,二哥的女婿因公牺牲,三姐提醒母亲应该给二哥打个电话安慰一下,但母亲却赌气地说,“他们结婚也没告诉我,不来看看奶奶,我为什么要打电话?”对此态度,三姐狠狠批评了母亲,虽然母亲最后还是打电话去了,但也让母亲心里不舒服。诸如此类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三姐经常要提醒母亲,对于希望“自主”的母亲来说,三姐不听话、脾气不好的心理阴影,就是由这些生活中点滴小事日积月累堆积起来的。

4.三姐的一句气话刺伤了母亲心

三姐火头上的一句话伤了母亲的心,导致她至今不能忘怀这句不孝顺的话。那是三年前,三姐对母亲“失信”并对其他子女扩大描述“所谓”抢房子一事非常生气(母亲老了,在气头上也说了过头的话),曾经发火说“你既然说话不算数,不相信我,又在诽谤我,那我们就不要来往,你以后也不要到我家来吃饭好了”(那段日子,母亲晚饭已经与三姐同吃)。这本来是句气话,但却深深伤了母亲的感情。事后三姐也意识到气话说过头了,并力争在弥补。但说过的话如同拨出去的水,已经不能收回了。母亲把这话反复向其他子女诉说,弄得一些不明真像的兄弟姐妹,都误认为三姐真得对母亲不好和不孝顺。这个阴影,至今还埋在一些人的心中,而三姐也为这件事一直脱不了干系,一口气至今还堵在胸口。

五、责任使我自导自演“娘舅”角色

如果说,创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同理,创建和谐的家庭亲情关系,不仅是长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子女及晚辈应尽的共同责任。那么,我的这种对于大家庭的责任源于何方?体现在何处?

1.责任来源于对父亲的承诺

我永远忘不了38年前对父亲的承诺,这一承诺不仅包括照顾母亲的责任,也包括帮助母亲协调大家庭和谐亲情的责任。那年我17岁,一直关在牛棚里的父亲连续数日的胃痛后,被送了回家。当时,除了上面两个哥哥和大姐已经在外工作,其他的三个姐姐都下放在农村,小弟也在地区集训队集训,准备参加全省的青少年运动会,母亲被下放车间劳动。那些日子里,家里只有我和父亲。一天,我在自己的房间听见父亲在隔壁书房里不停地大声咳嗽,急忙赶过去把痰盂放在他的面前。开始,父亲吐出少量的血,突然,他大口喘气,鲜血从嘴里喷出,我又吓又急,急忙拿了一只脸盆接,父亲吐出了近一大半脸盆的血后。用手指着床,我急忙把他扶到床边让他躺下。一会儿,他有气无力的对我说“我想‘潵污’”(上海话)。我赶紧找了快围裙垫在他的屁股下,同时,我“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刹那间,一个“死”字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因为,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一个人临死之前会解一泡大便,然后就会断气。一会儿,父亲突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轻声而又无力地叫着我的名字并说,“我就要死了。我死后,你要好好照顾姆妈”。我一边哭一边点头。过后,我哭着跑去找了隔壁的“小琼奶奶”,在她的帮助下,叫人把父亲送到医院抢救(病因:胃大出血)。因为我对父亲的承诺,所以我就必须比他人更关心母亲;因为我对父亲的承诺,也必须比其他的哥哥姐姐们多做一些事;因为我对父亲的承诺,我必须尽协调和睦亲情关系的责任;因为我对父亲的承诺,面对一次次失败,我仍然坚持一次次的努力和尝试。

2.责任体现于超前的危机感

(1)我的危机感来自于对家族发展史的分析

纵观中国社会传统的大家庭发展历史,既是家族亲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是家族亲情关系矛盾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经历“组合、协调、凝聚、裂痕、分裂、回归”等6个阶段,其中:组合阶段表现在“由两个自然人开始新的家庭组合,生儿育女,为家庭发展这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协调阶段表现在“父母和子女各行其责,家庭生活按照一定的规律协调行事,并未有外人进入”,如在家庭里,父管外,母管内,子女读书学习;凝聚阶段是每个家庭的鼎盛期,表现在“父母处在中年身强力壮期,而孩子也已步入青年期,无论是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相对稳定或富足,父母和子女生活目标基本一致,父母为子女,子女想父母”;裂痕阶段表现在“第三方步入了家庭,年青的经济人家庭开始为自己小家庭的生活目标而考虑”,开始步入家族的分心阶段;分裂阶段表现在“大家庭分拆为若干个小家庭后,加上父母年岁已高,基本丧失了自立生活能力”,这个阶段由于大家庭缺失了掌门人或掌门人精力和能力受限,也是造成大家庭亲情关系矛盾突变的危险期;回归阶段表现在“掌门人去世后,大家庭正式解体,各小家庭回归于相同的家庭模式周而复始地运作”。

(2)体现于想对“家族亲情危机”提前防范

一个大家庭,缺失掌门人或掌门人责任不清,势必造成混乱和无序的局面,这是每一个大家庭分裂的主要根源。对于任何一个大家庭来说,在组合阶段、协调阶段、凝聚阶段甚至于裂痕阶段,大家庭的亲情关系基本上比较和睦和温馨。就拿我们这个大家庭来说,在2002年之前,母亲持有自立生活能力,思维基本清晰,家族管理能力也相对强些。为此,大家庭与小家庭关系还是和谐,亲情关系也是和睦的。

然而,一旦进入分裂阶段,家庭矛盾凸显。若能提前防范或妥善处理,不仅可以减缓矛盾向负面演变,甚至可以通过化解矛盾,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利于亲情关系的持续和谐。反之,如果处理不当,则易造成亲情关系紧张乃至断裂。为了防范这种现象在我们大家庭内部出现,我意识到,三姐不仅能照顾好母亲,又是“虚拟掌门人”或者说是“召集人”的合适人选。实施这一方案,既有利于增强大家庭的凝聚力,也有利于维持大家庭和谐的亲情关系,这是防范于未来的睿智选择和最佳方案。

(3)经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时期

我在“十项个人品质”修炼中指出,做一个睿智好学之人,必须取舍分明。一个睿智之人,不仅表现在睿智的处理工作、学习等事务,也表现在睿智的处理家庭生活等事务。从1996年始,我意识到母亲的养老问题是牵动大家庭全盘棋的关键,为了帮助母亲走好这步棋,自从父亲去世后,我曾多次向母亲建议向“红楼梦”里的老祖宗学习,向我们的邓小平同志学习,提前培养大家庭的接班人,逐渐放权,过渡式地进入养老阶段。经过多次与大姐、二姐、三姐、四姐等沟通,一致向母亲推荐三姐为合适人选。我们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做母亲的思想工作,但母亲一句“以后再说”一推再推。这样,一个和谐大家庭亲情关系的“三合一的养老”方案,在母亲不经意中流产了。2003年,母亲的养老问题正式被提到了大家庭的议事日程上,但又由于母亲的“失信”,引发了大家庭亲情关系的失和,造成了家族中的各小家庭进入了三年“解放战争”的艰苦期。直至2006年由于住家保姆的加入,各小家庭方有精力投身于“土地改革”之中,帮助第二代,培养第三代,有的也在准备入冬的装备逐渐进入自我养老阶段。与此同时,各小家庭的生活基本得以相对平稳。

(4)责任使我担忧新的危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生理机能的衰退和老化,一个新的矛盾和危机正在逐渐形成。母亲总不能全交给保姆管理和照顾吧?母亲总有一天要病倒、躺倒,这时怎么办?一旦发生紧急事件,三姐住得最近,当然还得首当其冲。这时,三姐感觉会如何呢?心里能平衡吗?想想三姐所处的位置,这种暂时的假象稳定,一旦有突发事件,必定会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放到烈火上烤了。因为,母亲万一躺倒,三姐去还是不去?去,心里委屈和不平衡,不去别人要骂她不“孝”。对于其他的人来说,离得都这么远,不可能一下子赶到现场,到头来还是把担子压在三姐和三姐夫身上。压了担子又不给她名份,这对三姐是很不公平的!虽然我相信三姐一定会尽她的责任去做,但肚子里的怨气和心里的委屈,势必影响今后和睦的亲情关系。鉴于对大家庭的责任感,我又进入对新一轮危机的思考。

3.责任又一次使我陷入困境

由于对大家庭的责任感,使我又一次陷入困境之中。我担心母亲这个“掌门人”已经力不从心了,担心母亲精神生活空虚影响她的生活质量,担心年近60岁的三姐在外打工太辛苦了,担心因对母亲养老问题引发的部分子女对三姐的误解不能及时化解,担心家族亲情关系不和谐而产生的后遗症,担心不和谐的亲情关系会影响到第三代。为此,我希望在母亲思维还清楚时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在母亲有生之年尽量推迟她机体功能的衰老现象,希望由于三姐的介入让母亲重拾往日的笑语,希望母亲的笑声化解子女们的猜疑,希望用延长母亲生命的时间换取大家庭亲情关系和谐的空间。我的这些担心和希望,又一次让自己陷入深深的困境和矛盾之中,一直不能自拔。我到处游说、协调,试图努力争取,但找不到理解和支持我的人。我先生和女儿虽然心疼我,但也并不理解我。他们多次劝解和提醒我“大家庭的事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管得太多。否则,你又会受到伤害”。用他们的话来说,“无论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无论从男到,还是从女到男女;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出面说话,轮不到你扮演‘娘舅’的角色”。

4.我再一次失败也感到累了

我一直坚持不懈用了近18年的时间来努力协调,这次我真得累了,我准备辞去现有的角色,撤出前线。这个“大家庭责任”担子太沉重我无力挑起,这个没有规则的“亲情”游戏我不玩了。我试图说服自己“做好八分之一责任事”是明智的选择。但我还是不甘心!因为,母亲迟早会走的,母亲对三姐的误解需要有人帮助化解,由母亲养老问题而引发对三姐猜疑需要有人帮助解开,三姐多年来积累的怨气需要有人帮助排除,和谐的亲情关系需要有人协调。这些事,总得有人牵头去做。我再一次自不量力,主动担当起这个“娘舅”角色,我找了有关人士沟通和交谈,希望得到理解、支持和配合,但圣诞节的电话,又证明我的彻底失败。我已经没这个能力说服母亲接受三姐,也没有能力协调大家庭的亲情关系,更没有能力一个人挑起大家庭责任的担子。看样子,只有祷告上帝来帮助我,祈祷在天国的父亲能原谅我,我已经尽力了,我单枪匹马又失败了。我已经无能为力,因为我也累了!

六、“和谐自我”跨越行难

一个用了18年心血构建母亲养老的理想方案,一个期望了6500个日日夜夜亲情代代和睦的心愿,在2007年圣诞夜的礼花声中被彻底地破灭了。我清醒地预感事情将会变复杂和棘手,我担心的结局不知何时发生,但我已经阻止不住了。因为我无奈,所以我担心。50多岁的我哭了、心碎了。我在失眠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文字中整合自己破碎的心,在泪水中浸泡苦涩的情,在“博友”们的关爱下修复伤口,在绝望中探索跨越行难之路,在困境中寻找自我和谐之门。当我完成了这部分文字、倾诉了心中的烦恼、整理了混乱的思路、提炼出平和的心境后,我激动和骄傲地告诉读者朋友们,本人已经“跨越自我”,走出了这个由“大家庭‘责任’”而引发的“行难”关,搬走了压在心中18年的“角色”大山,坚定了“个人品质”修炼的信心,明确了今后“以‘和谐自我’为主基调”的行事方针。

为了使自己从大家庭责任的困境中走出来,为了真正达到和谐自我之目的,在“博客”朋友们的指点和帮助下,自己对在处理大家庭责任全过程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认真总结,并由此而产生10个方面的体会,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1.跨越过程中“六种反思”

一个自认为母亲养老的最佳方案,为什么不被母亲接受?为什么不被兄弟姐妹们理解?其中一定有问题,问题出在何方?是我?是母亲?还是其他人?十多年来,我一直感到委屈,时常暗暗地埋怨母亲和他人。我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在这条又宽又深的“大家庭责任”鸿沟前徘徊,跨不过去。

(1)反思“三合一”方案问题

在我迷茫和困惑之时,博友们帮助了我,尤其是我的博客好友“上网种田”的一段话如同春雷,不仅提醒了我,也促使我冷静反思。“上网种田”说:“你是不是把几个问题混到一起了?感觉你在试图同时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老人的养老问题,二是大家庭的和睦问题,三是帮姊妹解决部分困难。这三个问题若是分开解决,都不是很困难,你感到困难,是期望有个相对完美的一揽子方案,这个就比较麻烦”。他又指出“就解决单个问题而言,养老问题要看老人心里愿意和谁一起。后面两个问题,还是要以互相尊重为基础,彼此虽然是兄弟姊妹,但毕竟是以独立家庭的形式存在,而且家庭境遇还存在差别,那么这时的尊重应该表现在尊重独立性,承认差别的客观存在”。说得太好了!分析得这么透彻,一针见血啊!我反思他的这些话,找出了问题的所在。不能埋怨母亲、不能埋怨兄弟姐妹,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2)反思过于理想化

在“上网种田”的提醒下,我意识到自己的“三合一”方案过于理想化。虽然我期望有一个相对完美而又一揽子能解决的方案,但是忽视了理想方案与现实差距的存在性,是我把这个问题考虑简单了。

(3)反思母亲说过的话

虽然母亲两次“反悔”,但其中必有深层次的原因。曾记得母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与你父亲这辈子从来没有顶撞过对方,我不能接受哪个儿女顶撞我。有事可以对我好好讲,我也是个讲道理的人。就算我讲错了,对我好好解释。等我慢慢想通后也会接受”。现在想想也是,我们长这么大,母亲从来没有骂过我们,就连平时说话也一直都很和蔼。也许,母亲什么都不计较,唯独计较的是儿女们对她说话的态度。反思这点,我内心感到非常愧疚。

(4)反思忽略差别存在

我所设想的“养老+继承”的方案并不完全成熟。“上网种田”指出,“实际上触动了这个基础(尊重各小家庭的独立性,承认差别的客观存在),首先方案的产生有问题,应该说这是一个你认为合理的方案,姊妹们是否认为合理,还很难说,这种产生方式,有悖于尊重独立性原则。其次,方案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姐妹们的思想境界都和你一样,那么这个方案非常完美,但按当下的情况,这个方案将养老和继承捆到一起,很容易给人以交换之嫌,而养老和继承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传统意识里不好交换,如果加上家庭的差异性,可能还涉及了所谓的尊严问题,多数亲友之间会常说:养老问题并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5)反思认识“亲情”差异

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一直认为“亲情”关系仍像以前那样简单、好说、不计较,忽略了从大家庭分出后小家庭的实际状况。“上网种田”又一次提醒了我“对于亲情,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问题,基于彼此独立家庭之后的亲情,我们不能在感情上还按照独立之前吃住在一个屋子时的纯亲情标准来思量”。

6.反思位子和角色

方案虽然完美,但由于宣传和工作没做到家,致使方案两次流产。自己又未清醒的认识到这点,加上自导自演了“娘舅”角色,又出现了角色错位,一意孤行地坚持做。结果,势必造成了许多心理压力,造成了自己的许多困惑,造成了自我不和谐的心态。

2.跨越必须学会总结

鉴于以上反思,我又从以下4个方面认真总结:

(1)对照自己的“品质理念”总结

对照自己“责任社会、和谐自我、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和睦的生存小环境”的“品质理念”,我已经尽到了“责任大家庭”的心,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环境认识不足、现代爱的“孝顺”宣传工作没有做到家,不仅未达到大家庭亲情环境和谐之目的,结果还造成了自我不和谐。

(2)对照自己“个人品质”理念总结

对照自己“完善人格、修炼品质、持之以恒、和谐自我”的“个人品质”理念,通过对大家庭责任问题、母亲的养老问题、感恩和帮助三姐的问题这三方面的处理,主要问题出在,自己没有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表明考虑问题还是过于理想化,方案虽好由于执行不了,自己的人格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如急躁、上火、怨气等自我失衡心态。虽然用了“十八年”的努力,但这也说明自己并不睿智,明知困难重重,但不能做到取舍分明、一意孤行,结果势必造成自我不和谐的局面。

(3)对照自己“做事理念”总结

按照自己“制订计划、认真落实、及时总结、尽心尽责”的做事理念,虽然和谐大家庭的计划在自己心中已经有“十八年”的历史,经过这些年的落实情况来看,并不理想。然而,自己又没有及时总结问题根本所在,在尽心尽责之后,对其结果期望过大,缺少超然脱俗的心境,这是一个典型的“经济人”行为表现,与自己力争做个“社会人”的目标差距甚大。

(4)对照修炼行为总结

在自导自演“娘舅角色”过程中,虽然持有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但缺少拿得起放得下的坦然心境;虽然能坚持脚踏实地的做,但过于急于求成。同时,对照“三力、六度、九心”的修炼目标,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忍受、英勇和创新”三种能力中,缺乏忍受力;在“诚信度、宽容度、正直度、冷静度、坚毅度和睿智度”六度中,缺少宽容度、冷静度和睿智度;在“爱心、孝心、勤劳心、责任心、感激心、助人心、包容心、反思心和知足淡泊心”九种心境中,缺少包容心、反思心和知足淡泊心。

3.“和谐自我”过程中的“十大”体会

(1)体会之一:持有“理念”是做人做事的方向

“理念”是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方向标。虽然我在处理母亲的养老、在对大家庭责任、在和谐亲情关系、在帮助三姐等问题处理上并不能如愿,但至今我已无悔无怨了。因为我持有“力争做个平凡而有责任的‘社会人’,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自由,有自己的空间,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生命的使命和人生的价值”的“人生理念”,所以我从“大家庭责任”考虑,寻找“娘舅”角色这一使命;因为我持有“责任社会、和谐自我、创造和谐生存小环境”的人生的“品质理念”,所以我试图通过“三合一”的方案,创造和协调大家庭和谐的亲情关系;因为我持有“完善人格、修炼品质、持之以恒、和谐自我”这“十六字”的“个人品质”理念,所以我面对十多年的努力失败后现在能挺下来了;因为我持有“个人品质”理念,所以从失败中寻找自己的缺点和差距;因为我持有“个人品质”理念,所以我找到差距继续修炼自己;因为我持有“个人品质”理念,所以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并重新定位;因为我持有“个人品质”理念,所以我继续孝顺母亲、包容他人、感恩三姐。

总之,因为我持有“理念”,所以能跨越自我并真正进入了心里坦荡荡的自我和谐心境。

(2)体会之二:必须持有“爱心包容母亲”

虽然母亲未能与子女配合,给子女的正常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便;虽然子女对父母尽孝是理上的事,父母理解体谅子女的难处和苦处是情上的事,但母亲老了不能怪她。本人在“爱的孝顺”的文章中曾指出,“父母老了,已没有对错之分”,做儿女的不能责怪母亲两次“失信”的行为,也应该理解母亲为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的行为,也不能强求母亲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总之,母亲老了,做子女的更应该包容她,包容她“失信”,包容她“任性”,包容她的一切。

(3)体会之三:现代的孝顺应全方位

因为母亲老了,必然会经常出现说错话、做错事的现象;因为母亲老了,考虑问题也会出现偏差;因为母亲老了,脾气和性格也会孤僻些。做儿女对母亲的孝顺应包括全方位的,既一方面谦让母亲,在日常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方面照顾好她,同时,又要在重大事情(处理亲情关系)上帮助她把好关,劝说和化解亲情之间的矛盾。

(4)体会之四:承认两种“孝顺理念”存在的现实

由于人的理念不同处理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我的亲戚中不少人持有的是“传统式孝顺”处理母亲的养老问题,包括“一是赡养、奉养和服侍,二是尊重并无条件的服从”。而我持有“现代式孝顺”理念,包括“一是尽心尽力,二是生活和精神关心,三是和谐亲情关系”。传统的孝顺是用一种表象和简单思维方式,把对父母亲的问题,看成个体和独立的孝顺与不孝顺的简单问题。现代式的孝顺是从立体思维的角度分析,从复杂的亲情关系和综合性角度来看,把对父母亲的问题与大家庭和谐问题相结合。由于对孝顺的理解不同,对人生理念的不同,对待这一现象的态度和处理的方法也就会不同。所以我坚持认为:孝顺不是无原则,孝顺不能放任纵容,孝顺不是懦弱,孝顺必须化解矛盾,孝顺必须对家族责任,孝顺必须协调亲属之间的和谐关系。

(5)体会之五:认可两种“孝顺理念”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体现孝顺的理念:第一种是听之任之、随其自然。这种理念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态度,实际上是以保护自己为目的,是消极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其特点是不用支付或支付较少成本和费用(指物质和精神)。第二种是主动协调、积极争取的理念。这种理念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态度是:未顾及自身安危和得失,积极寻求最佳突破口,以达到相对平衡和协调,其特点是必须支付较多的或一定的成本和费用(指物质和精神)。

(6)体会之六:和谐必须在“做”中讲究方法

我将保留自己的“现代式的孝顺”理念,但也不强求他人接受这个理念。母亲老了,我们做子女的不能去要求和责怪她,但也因为她老了,她处理和考虑问题肯定会不周到和不全面的,这时,我们做子女的就应该配合起来,慢慢的引导和开导她,不能用“你要管住自己的钱、管住自己的房子”这种貌似“提高警惕、防止阶级敌人的破坏”阶级斗争式的观点来谈这些问题,而要从信任人的角度、爱心的角度去化解这些矛盾,从历史的、辩证的观念全面分析一个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否则,既不能解决问题,还容易造成矛盾的复杂和扩大化,不利于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7)体会之七:在“做”中必须承受和付出

一个人,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你越是爱得深,支付得包容心和成本也将越大。因为我爱母亲,爱自己的大家庭,所以我必须主动去“管”这些别人不愿意多管的事。诚然,我也清楚地知道,这类家事你若想管,不仅要做好承受压力的心理准备,如承受委屈、承受不理解、承受流言蜚语等,还必须做好付出的准备,付出物质、付出精力、付出爱心、付出宽容和大度。这是一种只有投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投入),没有回报,有时甚至还会带来伤害的“亏本买卖”行为。即使这样,我也不会放弃去“做”的大方向,只不过需要改变方法而已。

(8)体会之八:尽心去“做”才能不后悔

虽然我自导自演的“娘舅”角色演砸了,我的努力失败了,但我已经尽心和尽力了。因为我尽心了,所以即使失败我也不后悔;因为我尽力了,结果失败了只能说明自己能力有限,既然能力不够,就不应该强求自己。因为我尽心了,所以这辈子也不会后悔了。

(9)体会之九:调整计划是提高环境适应度的需要

我决定放弃这个错位的“娘舅角色”,重新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虽然正面工作做不通,也只好尊重母亲的选择,但从侧面必须帮助她。为此我计划调整为:一是继续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和履行义务,如有时间经常看看母亲,或者经常给她打打电话等;二是做好三姐的工作并尽力帮助她(三姐已经答应过了年不准备外出,这样母亲身边多了个与她说说话的人);三是关心保姆调动其积极性(对母亲日常生活细节上照顾靠保姆的责任心而定);四是理解其他兄弟姐妹的想法,继续保持和睦的亲情关系(这么多年来,本人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关系相处的还是可以,其矛盾也只是在处理母亲养老问题的观念上出现了分歧);五是坚持谁关心母亲多一些,我也关心他多一些(这是我多年来一直遵循的原则)。

(10)体会之十:战胜自我必须接受他人的帮助

这次,我能跨过这积压在心中十多年的坎,战胜自我,达到在处理大家庭事务中的自我和谐心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多亏“博友”们的关心、帮助和指点。从而,我也进一步体会到,一个人若想真正战胜自我、跨越行难,也必须接受周围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因为,得到了“博友”们的关心、指点和帮助,使我从18年“亲情”关系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不现实的“三合一”方案的泥潭中走出来。在“博友”们的帮助行动中,又增强了自己今后用爱心去关心、帮助他人的信心和决心。

4.捕捉对人生“四个领悟”

(1)领悟之一:位子到人角色规范

位子到人、角色规范是社会秩序向人们提出并要求遵守的生存规程之一,也是人们踏入社会应参照的行为标准和模式。因为我在处理大家庭事务中,出现了“位子坐错”、“角色混乱”和“角色混淆”的行为,所以导致自己陷入困境。从这一事例中给人们一个提醒:当你漫步在人生的长廊中,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在寻找位子和角色时,必须经过认真反思,经过全面分析和正确评价自己之后,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位子,找到合适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杜绝自寻的烦恼,才能有心情享受和品尝生活,才能愉快地渡过短暂的人生,才能让社会和谐体现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2)领悟之二:经常来往是和睦的基础

所谓亲情意指亲戚情谊。由于血缘关系,亲情是人与人相互情感交流中最具有真实和互助的一种感情。但由于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分住在不同城市和地域等原因,造成了不少亲戚之间来往不多,平时沟通也较少。这样,一旦出现大家庭重大问题需要统一认识时,也就加大了统一认识的难度。为此,和谐的亲情关系需要经常往来,在往来中互相沟通,在往来中加深了解,在往来中互相欣赏,在往来中爱心相助,在往来中宽容大度,在往来中感恩图报,在往来中体现真谛,在往来中享受人生。

(3)领悟之三:处理问题不能强求

处理家庭事务与处理社会其他事务相同,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既不能强求他人,也不能强求自己。当别人不接受你的建议或超出自己的能力强求去行事,不仅造成他人的不快和反感,而且造成自我心态的不和谐。正如我的好友“行云流水”所言,“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或许已超出个人的主观努力,当我们无法说服别人,那只能是说服自己了,能做的都做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4)领悟之四:折磨和挣扎是必须经历的磨练阶段

人们常说“知易行难”,而行难“难”在何处?抬头看别人并不难,低头看自己就显得非常的难。比如我这十多年的“大家庭责任让我累了”的经历,在许多人看来,“不值一提,是你自己的家事”。但作为当事人来讲,在18年中,本人却经过自我心理和感情方面不计其数的折磨,承受多多少少个压力和痛苦,当经历了这十多年自我心理磨难和磨练的过程之后,这次通过大胆的述说、反思、总结、体会和领悟,才真正地克服自我、跨越自我、走出行难。时间的跨度与自我心理的磨难以成正比形态表现。从中,我领悟出跨越自我的心理磨练必须经过:心理压抑期,表现出烦恼、气愤、埋怨等心态;心理痛苦期,表现出悲伤、挣扎、绝望等心态;心理冷静期,表现在寻找、反思、求助等心态;心理提炼期,表现在修整、领悟、清醒、明确、提炼等心态。

同类推荐
  •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2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2

    本书是为女人倾心打造的一本暖心之作,里面的每—个故事、每一句箴言都在以自身的温度和质感,似清澈的流水一般洗涤女人内心的不满、悲伤和失望,带领身心疲惫的女人穿过黑暗感受阳光。其内容包括:有一种幸福叫守候;守住生命中的沉香;心若安好,便是晴天;爱,在平淡的流年;留一段安静的时光给自己等。
  •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易学的本质不是玄学,而是人学,它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自处,如何与世界万物相处,以及人类互相之间又如何相处的道理。从阴阳两仪、六十四卦中,我们可以学会最有价值、最有境界的人际关系学。
  • 是男人就要成功

    是男人就要成功

    男人理应去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志在辉煌地去闯荡自己的事业。每一个男人都将撑起一片天,但天空是否广阔,将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每个男人都必须要去学习、磨砺、锻造。但具体如何操作,并不为每一个男士所熟知,而《是男人就要成功》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弥补这一缺撼,一定要让男人成功!
  • 潘石屹的坎

    潘石屹的坎

    他,地产大亨,身价不菲,拥有“华尔街夫人”,微博粉丝上千万,在这个房价高昂的时代,秒杀众多人的梦想。然而,市场坎、管理坎、媒体坎、家庭坎……样样他也曾遭遇过。浮华的光环背后,谁能想到他也经历了一路坎途?本书用大量真实的资料,详细记述了潘石屹由暴穷到暴富、引领建筑潮流的传奇经历,再现了他屡陷困局的艰辛创业路,揭示了他不做大多数、乐观自信、敢于正视危机的独特个性和智慧,对于在路上的年轻人来说颇有启迪。
  • 小老板高效做事36计

    小老板高效做事36计

    本书针对如何做人做事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透析,从做事的尺度和分寸、做事的变通之法、做事的规划、利用人脉巧做事、做事应注意的细节以及做事时要善于借助外力等角度出发,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处世智慧的精华,结合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规律,理论与实践并重。配以生动的事例,全面阐述了种种做事的方法、手段和技巧,必定会令读者受益匪浅。商场如战场,在商场上小老板必须学会高效做事,只有懂得高效做事方法,具有擅于抓住机遇的眼光和出色的谋略,以及非同寻常的恒心和耐力,随机应变、步步为营,才能登上成功的巅峰。
热门推荐
  • 萌宝归来:总裁爹地爱撩妻

    萌宝归来:总裁爹地爱撩妻

    决定结婚时,季景深终于得偿所愿的得到了父亲的信任,林犀因为季景深求婚时真挚的眼神决定相伴一生;前女友归来,两人的感情比想象中更坚定;离婚时,林犀想都没有想到这一切从开始都只是季景深办公桌上的“计划书”,季景深直到看见离婚协议摆在面前才觉得心痛到不行。五年后,再次相见,两人面对往日的点点滴滴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棍记

    魔棍记

    天下风云决苍穹,仗剑长歌走天涯,风起云涌豪杰出,魔棍不现谁称尊。
  • 快穿:改造男主大作战

    快穿:改造男主大作战

    【1对1,绝宠文】为了心底的执念,沈欣月与组织签订了5年的协议,她必须穿梭于各个时空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5年后,她恢复自由身,并且可以要求组织替她做一件事。为了这个目的,沈欣月开始了穿越到各色时空改造男主之路。古板丞相、花花公子、腹黑王爷、冷酷总裁,山野莽夫、无脑校草、诡异伯爵……男配还是男神,全看她心情。
  • 野蛮小公主上线

    野蛮小公主上线

    第一次遇见她,她在和她的男友闹分手,她抄起一只高跟鞋把前男友的头敲出一个洞:“滚!有多远滚多远!”第二次遇见她,她一身xinggan地躺在他的床上,向他挥了挥手:“帅哥,约吗?”一ye承欢后,她带着他的一百万支票,逃之夭夭。第三次遇见她,她当上了个小导游,过的穷不潦倒。为了拯救银河系,她硬生生地给他生了个猴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他满世界地找她,她在国外逍遥法外。第四次遇见她,她不知撩耻地主动出现在他面前:“帅哥,再约么?”他黑着脸:“滚——!”
  • 火影之雷霆王座

    火影之雷霆王座

    穿越火影,伴雷霆而降,电走长空,掌黑暗王座......雷天一个身份是最深处的暗部部长,一个身份却是忍者学校的老师。组班之时,不选鸣人,不选佐助,他只选了五位新来的学生...“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时间的答案

    时间的答案

    成长是学着接受,一个人向前进的同时也是失去的过程。分道扬镳带来的孤独,世事无常带来的挫折,生老病死带来的无力感,都是我们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必须经历的一部分。但你会知晓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在人生的海里遭遇一场大雨,你浑身湿透,也依然拥有前行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往事的幸存者,最终学会的,都是如何与自己相处。我幸存了下来,哪怕我现在浑身湿透,落魄不堪,精疲力竭,也要到对岸去。哪怕最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要告诉自己战斗过。即使敌不过生老病死,也要抓住幸福的机会。内向的人也有自己的色彩,就算世界不为这些人鼓掌,但他们身上一定有闪光的那部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往事中幸存下来的人,既然幸存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浪费这个机会。如果过去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人生如海,我们都是一艘小船,各自航行。但有时哪怕只是远远望上一眼,就足够温暖了。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赚到的。我真心祝福你,找到自己的坐标,拥抱每一个明天。
  • 再一次,结局

    再一次,结局

    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把李乐精神压的极度紧张,一觉醒来,,居然回到了18岁的夏天。恍恍惚惚用了好几天才反应过来真的回去了。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一次重来的机会,这一次就让我把青春挥洒到底。"小美女,我喜欢你"看着某人深邃的眼睛,想起上一世就是因为看了这一眼就迷恋上去,最后落得逼自己逃离的下场。你喜欢我,我就要为你喜欢买单吗?开玩笑,重来的机会珍爱生命要远离渣男。
  • 穿越江湖行雨中

    穿越江湖行雨中

    剑与魔法的世界里,养成开始(新人第一次写书,求收藏)
  • 犹太人的思维系列读物(套装共6册)

    犹太人的思维系列读物(套装共6册)

    本套书包括《犹太人的财富思维》、《犹太人的处事思维》、《犹太人的创新思维》、《犹太人的教育思维》、《犹太人的进取思维》和《犹太人的生活思维》共6册。《犹太人的财富思维》通过对犹太民族生存、智慧、经商等领域的展示,浅显易懂地阐释了犹太人的经商秘诀,为读者介绍犹太人在投资创业、目标选择、广告营销、市场定位、商场谈判等方面表现出的出神入化的商业智慧。《犹太人的处事思维》论述了犹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逻辑关系,从修身、处事、礼仪、言语等方面介绍了犹太人的智慧和行为,通过剖析犹太人成功背后的处事思维,为读者提供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技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