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提示:“和谐、跨越、健康”这是摆在我们当代人面前一个必须重视的话题。当我们展开个人品质修炼时,许多人经常以“知易行难”为理由而放弃修炼,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结合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并非“知易行难”,而是“知难行难”;二是道理不清楚造成行动困难,使人们在一个不能跨越自我的不和谐状态下挣扎;三是由于自我不和谐导致自我的身心“亚健康”或不健康。对此,本人认为,“和谐自我”是方法,“跨越行难”是过程,“健康人生”是目的。跨越的过程既是提炼一个和谐自我的过程,也是打造一个健康自我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跨越”过程包括:查找原因、分析环境、解剖自我、认清道理等各个步骤。总之,确立“和谐自我”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个人品质修炼过程中提炼“知难而进”之悟性,还有助于我们展开“跨越行难”之行动,更有助于我们走向“健康人生”之道路。
第一节 一个由“知易行难”引出的话题
在我们实施个人品质修炼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个“知易行难”的问题。何谓“知易行难”?“知易难行”又被人们称为“言之易,行之难”,其主要意思指“虽然认识事理比较容易,但是实行其事较难”。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谈论某一做人或做事的问题时,几乎每个人都能讲出一套又一套的大道理来,但每每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却又感觉很难做到甚至于根本做不到。我们为了展开更有效的“个人品质”修炼行为,首先必须对“知易行难”这个论点进行解剖,以便我们能认清本质,理顺思路,排除干扰。
一、理“易”在文化遗产,行“难”在曲折艰难
下面,我们着重解剖“知易行难”分解出“理易”与“行难”两大部分内容。首先,解剖这个“知易行难”,分解出“道理容易理解”和“实施行动困难”两大块内容。第一块是“道理容易理解”,我们设定为“理易”,显示了人们自认为已经了解和掌握的“理”;第二块是“实施行动困难”,我们设定为“行难”,表示出人们认为造成“行动困难”在于“道”这一原因。
接着,我们继续解剖,目的是找到“理易”与“行难”机体组织。理“易”在何方?“易”在这“理”是社会文化遗传下来,已基本确立的规则、观点和理由,它是一种我们用眼睛看得到、用耳朵听得到以及用心感觉得到的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遗产。“行难”分解后,又有两个方面的分支内容呈现在我们面前,即客观上存在“道难行”,主观上又存在“难行走”的问题。可以应该这么理解,所谓的“行难”,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人生道路曲折而又艰难,其“曲折”体现在道路崎岖而又变幻莫测,其“艰难”意味着我们必须随时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并做出正确的抉择。前者说明“道路本身是坎坷不平”的客观“道难”现实,后者提示我们:面对这么一条艰难曲折的人生路你“要不要走?如何走?”等一系列必须做出“行难”的抉择。就“个人品质”修炼之“道”而言,博友李燕冬的“读《老子》”一文,给我一个极大的启发。道与行“难”在何处?“难”在这个“道”是“虚而不见且无穷无尽的渊深”,如同“神”一般的伟大。试想,这么一个崇高而又神秘的“道”,对于从未曾经历过修行的人间凡人来说,要领悟这“道”之精神并对此“道”开展修“行”谈何容易。
“知易行难”观点牵制了我们几代人。正因为受“知易行难”这一论点的影响,使我们这些现代人找到了为自己过错言行辩护的理由,养成了人们指责他人过错、宽己律人的不良习惯,形成了人们推卸责任的社会陋习。好一个“知易行难”,这个“虽然‘知易’,但却‘行难’”,如同“天”一般大的理由,捆住了人们的手脚,遮住了人们的双眼,搅乱了人们的思维,腐蚀了人们的心灵。难怪几千年下来“知易行难”作为人们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流传至今,而且大有蔓延之扩大势态。如此看来,在我们展开“个人品质”修炼行动之前,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必须对“知易行难”这一论点进行剖析,重新洗漱和审视这一结论是否全面和科学。否则,因受它的牵制和误导,不仅造成人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下降,而且还由于“自我不和谐”使自己陷于不能自拔的困境中,造成我们这些现代人今后的人生变得越来越不“健康”。
二、“解题原理”引发对“知易行难”论点的重新思索
多年来,这个“知易行难”,也使我一直处于困惑之中,脑子里经常出现许多“为什么”。如为什么这种“虽然——做人的道理明白,但是——却难以做到”的现象频频发生?为什么人们经常用那些所谓的“道理”要求他人?为什么人们不仅很少用“道理”要求自己,还经常为自己的不良言行辩解?
偶尔一天,我的朋友小何谈起其儿子在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个简单的“解代数题现象”的原理,解开了我迷茫而又混乱的思路,引发了我对“知易行难”的进一步剖析。请诸位读者回想一下,当你做完一道代数题后,一般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答案正确,另一种是答案错误。产生正确答案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你对这道题目全面理解;二是按照正确的计算公式;三是在计算过程中认真细致无失误。产生错误答案的原因主要也有四点:一是你对此题一知半解或根本就没有理解;二是没有按正确的公式计算;三是虽然理解但在解题过程中粗心大意;四是虽然理解,但因出于某种原因故意自我出错。
一个简单的“代数解题过程”提示什么问题呢?提示我们一个正确答案的产生,必须具备4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必须对题意全面理解。理解题意过程也就体现一个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领悟能力。第二解题方法正确。一道代数题,会有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就要根据一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而定。然而,无论你用何种解题方法,最终显示还是一个方法和途径的问题。第三使用正确的计算公式。计算必然要使用特定的标准公式,这就涉及到规范和标准的问题;第四认真无误的计算过程。计算不仅是解题的必然过程,而且也是取得正确答案的重要步骤。在符合前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计算之后,最终产生的答案必然是正确的,而一个正确无失误的计算答案,必定是经过日常多做练习题而练出来的。
就这一简单的解题道理,引发了我对人们在“个人品质”修炼中,对这个“知易”与“行难”论点是否具有合理性、社会现实性和科学性的结论产生了怀疑。结合只有经过“理解分析、方法正确、标准规范和日常练习”4个过程而产生一个正确的答案这一“解题道理”,促使我产生了对“知易行难”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内在冲动。因为,只有重新探索这个“知易行难”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的表现之后,在剖析这个“理易”与“行难”这对矛盾过程中,通过梳理思路,找出问题的所在后,才能实施我们真正有效的“个人品质”修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