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至15世纪是西欧各民族君主国的形成时期,英法王权不断加强,各国民族语言与民族意识逐渐形成,市民阶级日益壮大,并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条件下,作为天主教世界国际统治中心的罗马教廷,与日益兴起的各民族君主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君主在市民阶层的支持下,开始了教会民族化的历程,同罗马教皇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促使教皇的权威迅速衰落,教皇大权分裂。
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为争取全国各阶层的支持,召开了由世俗贵族、神职人员和市民代表参加的第一次三级会议,会议一致支持国王,反对教皇对法国事务的干预。并拘捕教皇,在对其凌辱殴打后,教皇一命呜呼。这表明教皇的权威由盛而衰。从1309至1377年,连续七任教皇都被法王控制在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四”,这使教皇的权威进一步丧失。1377年教皇回到罗马,但随即分裂成三教皇并存的局面,三教皇相互攻计,互相解除对方教籍,使得教皇的威信更加扫地,教徒无所适从。
15世纪下半叶起,由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专制王权的确立,法、英、西班牙等国先后摆脱教皇的控制,并且不再向教皇纳贡,德意志的诸侯也相继仿效,使教皇收入锐减。为维持罗马教廷穷奢极欲的开支,教皇巧取豪夺,出卖“圣物”和兜售赎罪券,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的兴起。
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得力于文艺复兴的兴起。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腐朽现象进行深刻揭露,同时所表现出的反宗教神学的思想为此后马丁·路德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此外,印刷术的应用和推广,将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人文主义者研究《圣经》的希腊文本,发掘基督教的原始教义的成果广泛传播,使人们发现当代社会的基督教义和天主教会的整套组织制度及仪式,与《福音书》的记载大相径庭。这为宗教改革派提供了反对天主教会及改革的理论根据。
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首发于德国,这是由德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所决定的。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与当时已经形成中央集权制的英、法相比,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严重阻碍了德国的经济发展。这样罗马教廷利用德国政治、经济的劣势,加紧对其搜刮掠夺。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一时期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德国社会各阶层对罗马教廷的掠夺日益不满。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教会民族化,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农民把宗教改革与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不断发动武装起义;下层教士因不满教会的腐化堕落,也要求改革;世俗诸侯也希望通过改革来增强自己的势力。在这种背景下,宗教改革在德国发生了。
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国的采矿业、冶金业发展突出,商业也相当繁荣,但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政治的分裂,使德国无法形成统一市场。德国名义上虽是“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在这块土地上有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其中有七个选侯、十几个太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和数以千计的帝国骑士。这些领主有自己的行政组织,自己的军队,自已的法律和自己的货币。皇帝由七个选候选出,无财库、无军队。
马丁·路德(1483—1546年),维登堡大学神学博士,并任该大学教授。他凭其渊博的神学知识,借助胡司、伊拉斯漠等人的神学思想,潜心研究宗教,在思想上否定天主教神学的基本观念,否定教皇的权威。1517年,当教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券时,引起了马丁·路德的极大愤慨,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大门口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尖锐地抨击教皇在德国销售赎罪券的行径,这一行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由此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
《九十五条论纲》的主要论点是:教士不是人与上帝的中介;人只有靠自己内心的虔诚信仰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强调《圣经》的权威,轻视教会的敕令。随后他又陆续发表了《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基督教徒的自由》等重要文章,文章阐述了他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廉价教会”与“因信称义”;主张取消洗礼和圣餐礼以外的其他圣事;批驳了罗马教廷神权至上、教权至上的观点,呼吁德国皇帝和贵族改革教会,不再效忠教皇。
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因信称义”,即信仰可以获救。他批判罗马教会的“获救说”,既然人的“原罪”使得人本性败坏,因而也就无法获得上帝救赎的恩典。要想获救,就应内心上虔诚信仰上帝,才能直接同上帝沟通,获得上帝的拯救。“廉价教会”就是反对教士特权,反对繁琐的宗教仪式,要节日少、仪式少、用钱少、专职僧侣少、工作日多。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符合市民的愿望,赢得了普遍的同情和支持。德国的宗教改革家、农民起义领袖闵采尔支持路德的主张,并进一步发展了路德的思想观点,认为信仰就是人的理性、人的思想,人人都可以通过思索而信仰。人人都可以升入天堂,天堂不在来世,而应建立在现实的世界上。当阂采尔领导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席卷德国大部地区时,天主教会在德国的势力遭到沉重打击,路德教派势力进一步扩大。农民起义失败后,路德派诸侯国与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争,到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派新教取得合法地位。
加尔文宗教改革加尔文(1509—1564年),法国著名的神学家、宗教改革家。受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主张宗教改革,后遭法国天主教会迫害,流亡瑞士。1534年写成《基督教原理》一书垢受宗教改革家法雷尔之邀,到日内瓦帮助他进行改革。这一时期,加尔文丰富了基督教神学思想,创立了民主共和的教会观和长老制教会,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受到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西欧各国的欢迎。由此,确立了欧洲的另一新教派——加尔文教。
加尔文的《基督教原理》,除主张“因信得救”和“廉价教会”外,还提出了“预定论”。他的宗教改革的核心是“预定论”。他认为,上帝是万能的造物主,对世上每个人都作了永恒的判决。他把上帝永恒的判决称为预定,上帝根据这一判决决定一些人得到永生,一些人罚入地狱。永生的人是上帝的“选民”,罚入地狱的人是上帝的“弃民”。“选民”在现世的使命,就是凭自己对基督的信仰,按《圣经》的准则行事,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成就,以彰显上帝的荣耀。一个人的成败与是否得救,不在于忏悔、善功与圣事礼仪,而在于上帝预定。“预定论”为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提供了神学依据。
“长老制教会”指教会的职务应包括长老、牧师和执事。“长老会”是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从信徒中直接推选12人组成,直辖市政会议。长老的任务是掌管教会和维持道德纪律与社会秩序,牧师负责管理教会的教务工作和讲解《圣经》,执事掌管教会的慈善机关。“长老制教会”带有较多的民主色彩。
英国的宗教改革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在威克里夫要求改革教会及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12世纪上半期到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吸纳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的某些教义、由国王实行的自上而下的保守改革。1534年,亨利八世授意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王是英国教会在世的唯一最高元首,拥有召集宗教会议、决定教义、任命教职、施行圣事等权力。《至尊法案》标志着英国国教——圣公会产生。这样在英国国教剥夺了教皇的权力,实现了英国教会的民族化。1553年,凯瑟琳·玛丽继位英国女王,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恢复了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1558年,伊丽沙白一世继位,恢复了英国国教会一系列改革法案,并通过了《三十九条信纲》,在教义上吸收了“因信称义”和“预定论”,在组织形式、教会制度和圣事方面仍保留天主教传统。1571年,《三十九条信纲》由拉丁文译成英文,宣布为英国国教官方教义。英国国教——安立甘教最终确立。
英国宗教改革,经历了一个国教与天主教会斗争的曲折过程。《至尊法案》通过后。亨利八世曾授意国会两次通过法令封闭修道院,将其财产没收分配或低价出售给王权支持者。凯瑟琳·玛丽女王时,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并大肆迫害新教徒,有300个新教分子被处死,她因此有“血腥的玛丽”之称。国教虽经几代国王得以确立,但仍保留大量天主教残余,繁琐的宗教仪式仍然存在。当资产阶级成长起来后,他们要求进一步改革教会,一些加尔文教徒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因素和“纯洁教会”,被称为清教徒。
宗教改革的影响首先,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了三大主要教派——路德教、加尔文教、安立甘教,后来从三大教派中又分化出许多派别。这些派别与三大教派统称为新教。路德教确立后,丹麦、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接受了它。加尔文教及组织形式在西欧广泛传播,法国、英国、荷兰等地区都有大量加尔文教信徒。英国的宗教改革不彻底,安立甘教不能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资产阶级利用加尔文教作武器,掀起了“清教徒运动”。
第二,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欧洲,给罗马教廷以沉重打击。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面对教会的腐败和宗教改革运动,强烈要求加强天主教会的内部整顿和改革,以防止新教的蔓延和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天主教会的“复兴”,除原来的教会进行整顿外,还成立了新的修会组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耶稣会。罗马教廷也采取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和内部整顿措施。通过这些活动,天主教阵营以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中心稳定下来,教皇的权威得以树立。天主教会在改革调整过程中,耶稣会表现最为突出,一方面严格会内纪律,另一方面积极在亚、非、美开展传教活动,加强同世俗交往,兴办学校、医院、结交宫廷显贵,甚至担任官职,以维护巩固天主教精神统治。天主教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配合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第三,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三大新教,新教的伦理思想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作用。它使人们从苦修禁欲与对虚幻世界的追求,转向对现世生活充满热情和勤奋劳作,并为人取得现世成功树立了信心和提供了动力,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为16世纪欧洲社会大变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打破了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痛击了教皇的权力,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削弱了教会经济势力,部分地改变了封建财产的所有权,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