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课改理念促使我们要注重环境课程的开发,于是教室也便成了重要的课程资源,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一课程资源,真正实现"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讲话",就成了一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但是,最起码我们得注意两点:首先,教室,乃至其他的环境布置一定要更多地想到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安排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从充满童话世界的幼儿园走来,一下子进入庄重严肃的环境,会很不适应,因此就应考虑到孩子的过渡和衔接,环境布置的形式和内容就不能单考虑教育意义,还要考虑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现状。有的小学的学生食堂,四壁和顶部都是寓言、神话、童话故事的画面,学生走进去,开心得不得了,在趣味洋溢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接受了教育;其次,要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去布置自己的环境。有位小学校长曾进行过一次调查,要学生写出或说出教室正前方标语的内容,结果,80%的同学写不出。对这些天天见面的几个字,孩子们为什么记不住呢?学生说,这是老师布置的,他们也没去关心。校长想:教室是孩子们的教室,为什么要由老师布置呢?于是,他下令将各教室墙壁上的"名人名言"全部撤下来,改由学生自己打扮自己的教室。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自己设计、自找材料,其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也得以充分张扬。
让"名人名言"走下教室的墙壁,让学生做环境布置的主人,看上去只是教室布置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刷新,是一种教育行为的变革,因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究精神与合作意识。而且这种布置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要通过这个过程来激发学生、调动学生、优化学生;这种布置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经常变化的,教室环境就成了学生不断参与、不断培养能动性的过程,这也正是全面培养学生才能和个性的课程改革的旨归所在。
课改是一次革命,它的变化涉及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让每一点教育资源都实现功能最大化,让教育工作者的所作所为都能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至上境界,是我们所应追求的教育目标。
是"公开课"还是"公开假课"
一次,参观者到某校观摩公开教学活动,听一位语文老师执教《天上的街市》。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反复诵读,不对诗句的节奏、重音、题旨、技法作任何提示。然后请几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揣摩朗读全诗,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各以各的腔调和语感抑扬顿挫地读,各以各的角度说着心理的感受,读得很投入,说得也很有韵味。接着,老师放了一段钢琴曲《星空》,让学生仔细地听,并敞开自己的思维去想象,试着用语言去描述音乐形象。发言的学生很踊跃,他们描述的天空或深邃莫测、庄严无比,或悠远寥廓、充满神奇,或群星闪烁、妙趣无穷,或圆月祥云、灿烂一片……课堂气氛的随和自然、学生活动的争先恐后令听课的70多人感到非常熨帖、舒畅。事后,参观者问班上的学生怎样做这堂课的预习工作,学生说,老师是按照正常的进度教学,学生课前只根据老师的预习要求,对诗歌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情况作了一些了解。参观者又问执教的老师和学校教务处的同志,大家都说事先没有"彩排",而从听课者的反映看,确确实实,这堂课事先没有"排练"过,课堂所反映出的是教与学的真实情况,没有一点"水分"。
可惜,这种情况太少了。
公开课也是课,这大家都知道,但事实上,或者是出于公开教学"示范、表率"作用的考虑,或者是为了执教者有一个美好的形象,或者为了给听课的人留下一个圆满,人们并没有把公开课当"课"来上,而是当"戏"来演,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群策群力,集体智慧。正式上前,还要"排练"几次,"彩排"几次,结果,上出来的课看上去有板有眼,无懈可击,其实是机械呆板、全无生机,即使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也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失去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
对公开课最大的质疑,其实并不是公开课的"作秀"技巧,而是大家对待公开课的态度,以及今天的公开课能否有效地达到原本预设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听课记录表大致包括三大部分:基本情况、听课记录和听课评价。如果查阅大家的听课记录表,会发现基本情况填得规规矩矩,表明教师们对于别人的课还是挺有兴趣的;听课记录总是写得满满的,表明老师们在听别人的课时还是比较投入的,当然也不排除是因为无聊而记录的可能;听课评价部分是稀稀疏疏的,表明这个地方的话是不好写的,偶尔有两句也都是干巴巴的表扬之词,当然学校领导的评价可以除外。
公开课之后,大家聚起来评课时,原则上是静悄悄的。除了学校学科教学的元老可以大刀阔斧地点评一番之外,其他人都是好话与谎话并用,当然尽可能是好话了。虽然我们不能够如此简单地否定公开课,因为公开课还是为教师们的教学交流提供了平台,也因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但是,也不能因为公开课有功劳就不去诊断它,我们要去计算公开课的机会成本,要去寻找是否有比公开课更有效的教学交流机制。其实,通过对公开课实际情况的分析不难发现,公开课是鼓励大家当面说好话,这种方式降低了听好话的人的幸福程度;鼓励大家当众说开课人的坏话,这放大了上课人的反感程度。至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开课越开越寂寞了。
学校组织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呢?从教师个人来讲,希望通过同事、领导及学科教学权威对公开课的分析与评议,帮助开课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学校与学科教学来说,希望以公开课为教学案例,基于此去诊断与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从两个目的的关系来看,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前提。因为开课教师是否愿意提供一堂真实的课,不仅影响到他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与教学声誉的升降;还决定着学校获得的教学案例是否真实,学校教学管理决策的事实基础是否可靠。为此,我们先来分析开课教师是否愿意为大家提供一堂真实的课。
如果有医生愿意免费为我们做体检,我们不但愿意"挺身而出",还会对这种医生感激不尽呢。可是,如果是招录考试的体检,或者是工作招聘的体检、我们还会"挺身而出"吗?如果告诉我们,即使是免费的体检,体检报告也要予以公示,你还愿意"挺身而出"吗?你还会对这种医生感激不尽吗?同样的道理,如果是教师自己觉得课堂教学有问题,他会主动去请教同事、领导与专家;如果同事、领导与专家愿意为了教师教学能力而诊断,但却可以不公布诊断结果,教师也会乐于接受诊断,说不定还对这样的同事、领导与专家感激不尽呢。但是,之所以称作公开课,既有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公之于众的意思,也有将教师课堂教学诊断报告公之于众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主动请缨呢?
当大家都不愿意开设公开课时,公开课就成了一种任务;一旦公开课成了一种任务,它就丧失了源自于教师提高自我专业能力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于是,教师必须考虑公开课究竟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如果我们的体检报告要公之于众,我们体检的目的就不是按照真实情况揭示问题,而是如何让体检报告更加"漂亮";如果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公之于众,那么他就会有意无意地掩盖问题而不是揭示问题,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评价,从而为自己赢得教学声誉。因此,要让教师在公开课中主动暴露问题,这等于让教师"自取灭亡";要让教师在公开课中不掩盖问题,这实在很困难;要让教师提供完全真实的课堂,这本身就与"公开课"的定义相冲突。
当教师在公开课中无法提供真实课堂时,教师利用公开课提高自我教学能力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公开课不是真实的课堂,要借公开课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能性也不容乐观。如果以公开课为案例,那么公开课就必须是真实的"课";否则,从公开课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就是虚假的,虚假的经验与教训不但无助于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反而会误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比如,公开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似乎已经成了教学现代化的表征;可对于某些特殊的学科教学,比如数学教学,就未必适应多媒体教学。可是,为了追求公开课的"良好效果",数学教学也以多媒体教学为"荣",这就有舍本逐末的嫌疑了。所以,公开课的虚假,导致了公开课经验与教训的虚假,虚假的经验与教训又误导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不但没有起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还耽误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还误导了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面对这样的公开课,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不要让"个性空间"失掉个性
在某地访问一所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小学时,主人带我们参观一个被称为"个性空间"的大楼。进去才知道,所谓"个性空间",其实就是一个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学生在里面弹琴、吹箫、舞蹈,乍一看热热闹闹,可再仔细看看,就感到有点不对劲。
阅览室里,读书的学生有站的,有坐的,可站的都是同一个姿态,坐的都是同一个标准。尤其叫我们难受的是,席地而坐的孩子们不仅手里拿书的高度个个相同,而且连盘腿的弧度都是一样的。主人本来可能是想向我们展示学生在阅览室里的自由,可这种统一的"自由"实在令人悲哀。我认真看了一眼他们半空的书架,发现大都是适合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基本上无书可读。至于科普、历史等类书籍更是凤毛麟角。在这样一个阅览室,我不知道怎么培养个性。而合唱团、器乐队的排练,更叫我们不安。小队员们一个个面部表情紧张,生怕出什么差错,三分的精力在表演,七分的精力在瞥着我们这些考察的人们。
我强烈地感受到,"个性空间"里的孩子们似乎都在努力成为和别人相同的人,都希望成为讨别人喜欢的人。"个性空间"里的孩子们,最终可能都有了一些特长,但他们却在悄悄地"消磨"着自己的个性。
所谓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前者指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后者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个性全面发展观中,特别强调人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审美的、创造的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人是一个整体,个性当然也是一个整体。一个艺术家,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用乐器奏出优美旋律的人,还应该有艺术家的眼光、艺术家的胸怀和艺术家的情操。一个运动健将,不应该仅仅跳得高、跑得快、拿得到奖牌,而更重要的是用那种力争上游的精神去感召人。这样说来,个性的培养就显得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说谁学会了吹笛子,于是吹笛子就成为他的个性;谁学会了草编工艺,草编工艺也就成了他的个性。重要的是,在这些兴趣活动中,你给了他的更重要的情感、智力、道德和审美的东西是什么,你有没有为他的人格锻造淬火。如果你给他的仅仅是特长,那这就不算是什么"个性空间"。
过去,我们用枯燥乏味的练习、作业充塞学生的时间、空间,学生处于被动的、疲惫的应付状态,没有了自由,个性自然没法发展。但是,我们切不可走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表面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了,将他们从单纯的必修课里解放出来了,事实上却又让他们陷入了所谓"自由的泥沼"。在表面的自由下,学生必须学会这一个特长,必须练就那一番功夫,甚至连培养什么样的"个性"都由教师给设计好了。事实上,教育并不是由教育者替代学生设置模式,个性更不是教育者一拍脑袋为孩子们想出来的,教育不过是创造环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心灵自由罢了。
最后,我又想起了"个性空间"里孩子们的一个细节,我们的考察刚刚结束,孩子们便飞出了"个性空间",问他们为什么,回答竟然是"完成任务了"。我为之感到悲哀。他们把"培养个性"的活动看成是做给人看的任务,是在应付学校的安排,在这种造假活动中,形成双重人格的个性也就在所难免了。
小心,切不可培养了特长,却消磨掉了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