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更是平常习惯养成的,平时能够时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镇定,临事不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要太看轻也不要看的太严重,这样就会慢慢使自己形成一种平常心。所谓“积久成天性,习惯成自然”,讲的更是这个道理。现实社会中,为领导者、决策者,更是需要“平常心”的素质,当事自若,处变不惊。凭借自己的智慧,不乱不烦,从复杂多变的事物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个关键,当机立断,就能作出最为合理的抉择。成功往往是平常心造就的。因此,决策者和领导者必须一定要拥有这样的自身素质。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可是一个决策者和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却能凝聚起最为强大的群众力量,如果领导者遇有复杂情况自身惊慌失措,不知所对,那必然在群众的心理、情绪上产生辐射和波动作用,增加处理问题的难度。
即使是普通群众,“平常心”亦不失为处事立世的良方。有了平常心,我们就不会过分注重得失,知道有失就必有得;有了平常心,我们就不会被琐事拖累,开心和快乐也将永远与我们陪伴。拥有平常心,我们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怀抱常存见识在,管它东西南北风”。
归根结底,“平常心”的获得,是一个人长期自我养成,提高内在修养的结果。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并不断改造、完善自己,才会在社会生活中、事业上进退自如,通行无碍。
做事绝招:
重视日常养成,才会镇定自持,临事不乱,遇到各种事情都能冷静、正确地泰然处之。为领导者,镇定是必备素质,当事自若,处变不惊。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当机决断,作出最为合理的抉择。
做事绝招:
重视日常养成,才会镇定自持,临事不乱,遇到各种事情都能冷静、正确地泰然处之。为领导者,镇定是必备素质,当事自若,处变不惊。善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当机决断,作出最为合理的抉择。
六、没有机会就去挖机会
俗话说:“机不可失”。良机一旦坐失,就再也得不到了。也只有在失去机会后,你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地投入哪个人的怀抱,只有善于寻找的人,才能敏锐地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不善于寻找的人,永远与机会失之交臂。如果一个将军不善于寻找机会,就会失去克敌制胜的良时;一个商家不善于寻找机会,就会失去创造财富的可能;一个足球运动员不善于寻找机会,就不会品尝到劲射破门的幸福;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善于寻找机会,就不会有影响深远的发明创造;一个下岗者不善于寻找机会,就会在怨天尤人中度过下半生。
其实,寻找机会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历尽千辛万苦地寻找,才能享受机会闪现时的无限喜悦。例如诺贝尔、居里夫人、袁隆平等,他们获得辉煌成功的机会,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寻找。
罗丹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机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机会,许多人与机会无缘,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一双发现机会的眼睛。
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在路上行色匆匆,完全忽略了对面的景色与过往的行人。一个人拦住了他,问道:“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
小伙子头也没回,继续飞快地向前奔跑着,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别拦我,我在寻找机会。”
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经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像以前那样在路上疾弛。
又一个人拦住他:“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别拦我,我在寻找机会。”
又是20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经变成了步履蹒跚的老人,面容憔悴、两眼昏花,但还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动。
一个人拦住他:“老人家,你还在寻找你的机会吗?”
“是啊。”
当老人回答完这句话后,猛然一惊,感慨万分,一行浊泪掉了下来。原来刚才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机遇之神。这一辈子,他都在苦苦追寻,可哪知道机遇之神其实就在他的身边,他一次次地与机遇擦肩而过。
朋友,你也一定渴望拥有机会,那么,请你“众里寻她千百度”,当你蓦然回首时,也许机会就在你的身边。
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给自己制定那些虚无缥缈的终极目标。机会总是隐藏在周围的琐碎小事里,抱怨是没有用的,要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银行旁边有2部ATM机,右边的那部ATM已经排了好长的队,而且刚到的人们都到右边排队,左边的那部却空无一人。那些排队的人都都这样推理:“这部ATM排了这么多人,而另外一部没人排,肯定是坏了的,不用去看啦,去看还会被人笑话呢,还是排队啦!”可是没多久又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没有亦步亦趋到右边排队而是直接去左边的那部ATM取钱,令所有人结果还真能取出钱来!
这就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显出的大道理了,为什么你连试试的机会都不抓住呢?前面的人做过的事情不一定是对的,真理往往是靠你去发掘的!
把握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再平凡的你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来!
其次,寻找机会也是多方面的很多成功的人认为变化就是机会。
环境的变化,会给各行各业带来良机,人们透过这些变化,就会发现新的前景。这些变化可以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科技进步;通信革新;政府放松管制;经济信息化、服务化;价值观与生活形态变化;人口结构变化。
东南亚“烟草大王”陈永栽就是一个善于寻找良机的人。陈永栽1934年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家烟厂的工人。在当时,日寇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闽南沿海一带战火不断,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年仅4岁的陈永栽随父母远渡重洋,背井离乡来到菲律宾谋生。几年后,由于父亲重病在身,只得举家陪同父亲回乡治病。陈永栽已经11岁时跟随叔父重返菲律宾,为了补贴家用,他只好在烟厂当童工。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他白天打工挣钱,晚上挑灯夜读,以顽强的毅力修完了中学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远东大学化学系。大学期间,他半工半读,完成学业。
后来他和朋友合资开了一家玉米淀粉加工厂,但以失败而告终。但意志坚定的陈永栽并没有被这次失败所击倒,他曾说:“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关键是将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的条件。”挫折与失败并没有摧毁陈永栽创业的激情,他借钱创立了甘油公司和化学原料公司,并初次获得了成功。
1965年,陈永栽缜密地考察烟草市场和行情,预测烟草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于是在马里拉市郊的购买了一块土地,创办了福川烟厂。但天不遂人愿,1968年,一场台风横扫沿海,福川烟厂内的大批机器几乎都泡在水里。陈永栽和工人们冒着风雨齐心协力抢救厂房机器,从水里捞起湿淋淋的烟草。
创业初期,厂房非常简陋,只有两台二手的卷烟机,经营的产品主要是薄荷味的“清凉”牌香烟。由于缺少资金,新产品知名度又不高,产品销路很差,工厂一度濒临倒闭。经过一翻认真的市场调查,他试着把黑色的商标换成红色,销路一下子打开了。不久,他又发现,时居住在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穆斯林人很喜欢自己生产的香烟的口味,在当地的销量稳居第一。他决定顺应这种需求,把市场前景广阔的中档香烟做为发展重点。做出决策之后,他添置先进设备,改建旧有厂房,便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扩张。
他创办了工人培训学校,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人的技术水平。到70年代末,福川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全菲最大的烟厂,产品的销量占菲律宾卷烟市场的七八成,并辐射到香港和东南亚各国。1979年,在第13届世界巴黎香烟质量评比会上,陈永栽烟厂生产的香烟一举夺得了三枚金牌和一枚银牌,福川香烟达到鼎盛时期。。从此,他的福川牌香烟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在欧美、日本、中东的香烟市场上都能分得一杯羹,陈永栽本人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亚“烟草大王”。
有很多像陈永栽这样因为得到了机会而从此辉煌无限,从此走向所谓的成功人,也有很多凭着自己并不比那些得到机会的人差的资本而平凡的走完人生的人。有人说机会是命运,是运气。也有人说“机会是埋在地底下的一块金子,需要去挖掘,需要去寻找。
人们渴望拥有机会,并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但机会从来都不属于怨天尤人的人,不属于安于现状的人,也不属于守株待兔的人。机会只属于善于寻找的人。”
做事绝招: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地投入哪个人的怀抱,只有善于寻找的人,才能敏锐地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不善于寻找,安于现状的人将会永远与机会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