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投影整理知识的路径(教师介绍知识整理的方法)两种碱的横向构架是问题解决的初始状态,而酸、碱、盐纵向网络构架的形成是问题变式引起的思维变式,它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也为以后的知识演绎打下扎实基础。作为初中学生,他们在学校中所学习的课本知识更多依赖于接受式学习,想问题比较单一,教师如果能多从立体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多维思考问题的习惯,自然会影响到化学问题的产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特有的好奇心能使他们对问题产生兴趣,学习化学知识之后,引导他们由点到面的去思考问题,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再次审视周围的世界,养成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二、活动型的问题变式
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某些知识的网络构架之后,可选用一些以化学实验为核心的活动型问题进行问题变式训练。“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化学实验对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学习科学实验方法,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改善自身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克服思维定式,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案例2
【基本问题】
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未知液体,它们分别是盐酸、硫酸溶液,请你设计出可能的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用表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鉴别问题的验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并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上述问题是初中化学中最基本的鉴别实验,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方向比较明确,但在方案设计和实际操作中学生还是会碰到一些想不到的困惑,最常见的是选用了AgNO3溶液。
【问题变式1】
鉴别三种无色透明的未知液体:A、B、C,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用图示式写出实验报告。
进行如此变式是在学生否定了上例错误选用了AgNO3溶液的基础上提出的。增加NaCl溶液的目的既为强化AgNO3溶液的正确选用,也延伸了问题的内涵。
【问题变式2】
鉴别三种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写出简明的实验报告。
新变式组合的目的是克服思维定式,要求在不允许使用AgNO3溶液的情况下检出NaCl,同时学习简明实验报告的正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简录】
1.创设问题情景(投影图示)
2.引导学生设计方案(4~6人小组合作学习)
3.分析交流、评价方案(生生、师生之间共同进行)
4.学生实验验证优化的设计方案(填写三种格式的实验报告)
5.交流总结,学生尝试自己进行问题变式(分析比较归纳、问题设计、形成性练习)化学鉴别问题受学生物质知识构架建立不够完善的制约,学生多有困惑,完全通过习题练习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充分的,而采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化学实验验证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分析比较和综合归纳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情景型的问题变式
将化学问题置于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一种现实的需要中解决化学问题,使他们不仅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的真实感受,还使他们认识到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学好化学的积极性。环境问题是没有国界的世界性问题,防治环境污染蕴涵着许许多多化学知识,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提高学生辨认情境中所含化学知识的能力等是这类变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3
【基本问题】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书籍等媒体搜集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其防治的典型案例。
学生在收集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将会阅读到各种环境污染的具体事例及相关知识,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问题变式1】
下列情况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A.煤的燃烧;B.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C.燃放鞭炮;D.汽车尾气的排放
()。
(1)A
(2)A、B
(3)A、B、D
(4)A、B、C、D
本例变式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后,对大气污染范畴的问题进行尝试性解释,以达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进行探索研究的目的。
【问题变式2】
有下列污染因素: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④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体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1)③
(2)①②③
(3)④
(4)①②③④由大气污染变式到水污染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切换到污染的另一种形式,知道并正确判断造成水体污染的三大因素,更好地解决水环境污染的实际问题。
【问题变式3】
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为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采取的具体行动有哪些?
本问题是一道“环境问题开放题”,通过上两例由点到面的切换,让学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基础上紧扣题意回答日常生活中许多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简录】
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教师课前布置,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获取信息)
2.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模式)
3.分析明示问题(生生、师生课堂交流)
4.引导解决问题(问题变式训练)
5.评价小结(情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拓展)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情景教学中一改原来教师动口、动手和动脑,学生听、看和少动脑的教学方法,变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教”的活动完全为学生“学”的活动服务,这样的教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和创造。
四、运用问题变式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反思,笔者认为在现行教材、现行班级和现阶段开展问题变式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紧扣大纲,立足教材,选准具有示范性、发散性、重点突出的典型问题,体现知识的横向联系,具有延伸性,乃至可进行一题多变。这样的问题进行变式后,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寻规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变式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富有启发性和科学性。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中,完成“理解--变式--应用”的认知过程,发展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问题变式是本模式的核心和关键。教学时要努力做到变中求“活”、变中求“新”、变中求“异”、变中求“广”、避免简单的重复;变式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问题处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4.问题变式的选题不仅考虑知识功能,而且还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如,通过了解绿色化学思想,使学生能正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通过以“学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基础学力,健全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未来的他们大有用武之地,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及其发展的需要。
(郭立明)
9.语文课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前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课偏重教师的讲解、提问和分析,学生的全部语言活动是“君子动口不动手”。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虽得以加强,但要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法,还必须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丰富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一、动手画
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动手画一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精神。如教学《荷花》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画一幅荷花图:画出绿绿的密密麻麻的荷叶,画出荷花的不同姿态,再在旁边配上课文相关语句,学生就能体会到课文的意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做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亲手做一做,亲身体验一下,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学习语言。“动手做”不失为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的一座桥梁。如教《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完课文,用小石子和瓶子做实验,以加深感悟。
三、用手摸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中的一些字词,以理解课文内容,可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感悟。如教学“饱满”一词时,可让学生摸一摸毛豆角,找出最饱满的,加上提问“还有哪些谷物和豆类是饱满的?”并指出饱满还可指人的精神饱满,如上课、做操时精神饱满(加上动作),从而化抽象为形象,既便于学生理解,又加深了印象。
四、演一演
我们知道,当把学习作为一种需要时,学习就有了动力。为此,把表演引进课堂,利用表演的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文章内容,感悟文中道理。如教《狼和小羊》时,可在学生熟读课文,联系实际,联系已有知识,仔细揣摩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演出狼的狡猾、凶恶和羊的温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狼蛮不讲理,羊很可怜,跟像狼一样的坏人是没什么道理可讲的。
杨再隋先生说:“语文是交际工具,语文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所以应当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促进儿童在学习语文时口耳手脑并用,知行统一。”这个精辟的见解,无疑会给我们以启迪。总之,语文实践活动只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就能步入广阔的天地,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郑千愚)
10.如何让生物课堂“活”起来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课堂教学一直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
让课堂“活”起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应是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如何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
一、要把活动有效地引入课堂,开展“活动化”教学
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才能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这就要求课堂上学生必须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设计学生的活动内容,并为学生的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要对学生敢于放手、放心,要巧设问题或情境,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活动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围绕学习的内容与目标,或阅读思考、或观察分析、或交流辩论、或进行实验……教师在其间一是引导点拨,二是维持好秩序。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部分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的出格表现,使课堂出现乱哄哄、“一锅沸粥”的景象。从目前多数学校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的实际出发,在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上,采取分小组活动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这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其不利的地方是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维与自创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与难易程度来决定是否分组活动或每个小组的人数。例如,在一般性探究活动中,常采用的方式是3~4人为一组;多数情况下的问题讨论、简单分析等,则要求在同桌二人之间进行。而书面作业或撰写活动报告等,则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二、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