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离开根系就无法生存,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呼吸,这是人们都了解的,但你知道,植物的根为什么又是千差万别的呢?
植物的根通常都是长在地下的,但有些植物根却不是长在地下。像印度、马来西亚和我国海南岛一些地方的有淤泥的海岸上生长的一种海桑树,树主干附近的地面上长有许多像竹笋状的根,它不向下而向上长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地方海潮可以到达,涨潮时被淹没了大部分,所以,植物的根呼吸就比较困难。而海桑树生长出许多向上的根,在退潮时,靠这些根可以进行呼吸。这种根的顶端松软、有孔,里面有气道,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和贮藏。这种根也属于气根的一种,它的主要功能是呼气,所以又叫“呼气根”。
植物根中有一种根叫“支柱根”。人们常见的有玉米的支柱根,就是在玉米主茎下部的地面节上环生出的几层不定根,它向下伸入土中,形成辅助根系。这种根长得结实粗壮,它的厚壁组织发达,可以起到协助稳固茎秆的作用。同时在入土后,它也能起到吸收作用。
这些根不管是向上长还是向下长,它们都是不离开地面土壤而各尽其职的。而有的植物根则离开了地面,能够爬墙爬树,墙壁再光滑它也能爬得上去,这种根在植物学上叫做“攀缘根”,像常春藤、爬山虎等植物都长有这种善爬的攀缘根。它生长在茎生叶的部位附近,形状像一小丛刷子。它在幼嫩时能分泌出一种胶水状物,根可以借此粘附在树木或墙壁上,胶水状物干燥后就使根在墙上粘得十分紧密。这些植物的茎就靠着这种根边粘边向上生长,可以爬上墙,爬上几层高的楼,把建筑物染成一片翠绿,所以,它成了人们搞垂直绿化(绿化庭院、房舍)的“好帮手”。
植物根中还有专靠吃现成饭的寄生根、板状根、带水壶的根、靠叶子供水的根、贮藏根等等,可谓形形色色,千奇百怪。这些根是由于植物长期适应特殊环境条件的结果,其根在形态、构造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形成花样繁多的变态根,这些特性能遗传下来,便形成各种各样根的稳定的性态。
不同寻常的“花”
植物学上,真正的花是由花梗、花托、花萼、雄蕊、雌蕊、花瓣等组成。花梗、花柄都是枝条的一部分;花托是花梗顶略为膨大的部分,它的节间极短,很多节密集在一起;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都生在花托之上。
然而,有些花卉的“花朵”却与众不同(其实,称之为花朵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菊花、大丽花等菊科花卉,人们所欣赏到的不是一朵花,而是花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植物学上称为“花序”。菊花的花序是由许多无柄花依一定规律聚生在缩短的花轴上,形成头状,叫“头状花序”;花序边缘的花如舌头状,叫“舌状花”;花序中部形似圆筒的花,叫“筒状花”。
鸡冠花,人们所说的“花”也就是它的花序,称为“穗状花序”,整个花序顶生,形似鸡冠。鸡冠花有深紫、大红、黄、白等色。人们划分鸡冠花的品种,主要依据的是花序的形态,分为扫帚鸡冠、扇面鸡冠、缨络鸡冠。有趣的是还有同一花序上紫黄各半的鸳鸯鸡冠,以及中央有一特大花序而周围有许多小花序的百鸟朝凤等。
马蹄莲,人们所见的“花心”实际上是许多花长在其肥厚的花轴上,叫“肉穗花序”,花序的上部长雄花,下部长雌花。花序外面有一漏斗状的大型苞片,呈白色或乳白色,叫“佛焰花”,常被人们误认为是花瓣。所以,人们所见的马蹄莲的“花”实际上是由一个肉穗花序和一个佛焰花构成的。
一品红(又名“象牙红”、“圣诞花”、“猩猩木”),多朵花形成花序,多数生于枝顶,真正花的花瓣已经退化,只剩下黄绿色的雌雄花,极不显眼。供人们观赏的一品红的“花”是它的苞片的变态,呈叶形,红色,轮状排列于茎顶,所以“花”茎很大,一般都在20厘米左右。
叶子花(又名“三角梅”),每3朵聚生于分枝顶,每朵花下各托一红色(或紫色)的叶状苞片,从远处望去,好像是由3个花瓣组成的花。事实上,真正的叶子花的花位于3片大苞片中,细小,黄绿色,常被人忽视。
鹤望兰(又名“极乐鸟花”),其花梗上总苞斜伸,整个花序像一只仙鹤的头,翘首远望,形态生动,所以名为“鹤望兰”。它真正的花在总苞里,次第开放,每朵花犹如一只美丽的小鸟,有橙黄色的双翅(花萼)、深蓝色的头颈(花瓣)、洁白的小嘴(柱头),故又被称为“极乐鸟花”。
总之,有些花朵,人们所欣赏的主要部分并不是其真正的花,而是花序、苞片、叶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