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生意,两头赢利,你能否策划得如此完美
生意做不成也笑脸相迎
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呈现一副笑脸。无论生意能否做成,即便合约而产生不同意见,他们也总会以笑脸来说出其否定的意见。
如何才能生财?犹太人首先着眼于内部管理,他们通过营造一个和气挣钱的氛围,避免引起矛盾冲突。
犹太商人强调和气生财,把人际关系搞得融洽和睦,从而让自己的生意欣欣向荣。这种经商之道,是以“和”为原则,以“善”为办事宗旨。他们悠久的慈善传统和敏锐的社会竞争意识,使他们对现代社会的劳资关系也有所贡献。
路德维希·蒙德是犹太实业家中不多见的—个,他是完全靠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实业的。蒙德于1839年出生于德国卡塞尔,后移居英国。他在学生时代曾在海德堡大学同著名化学家布恩森一起工作。后来,他发现了一种从废碱中提炼硫磺的方法。他将这一方法带到英国,几经周折,才找到一家愿意同他合作开发的公司。他的这一专利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后来,英国和欧洲的许多公司都申请使用这种方法。这使蒙德萌发了自己开办化工企业的念头。蒙德买下了一种利用氨水使盐转化为碳酸氢钠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当时还不成熟。
蒙德在温宁顿买下—块地,建造厂房。当地居民担心大型化工厂会破坏生态环境,反对他在那里建厂,并拒绝为他工作。就是不雇用爱尔兰人。建厂期间,他每天到现场监督催促工人,他嘴上老挂着一句话:“不要称呼我先生,我不是绅士!”其形状可想而知。
蒙德一边建厂,一边进行试验,以完善这种方法。第一次实验失败之后,他干脆住进了试验室,昼夜不息地工作。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尽管如此,他仍怕出问题,虽然他的住处同工厂只有几百码的距离,他还是在卧室的窗户上安装了一只铃,拴上一根长长的绳子,连向厂区,以便万一在夜晚需要他时,能及时叫醒他。1874年工厂建成,开始生产情况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完全亏损,但蒙德并不气馁,加倍努力,终于在1880年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产量增加了3倍,成本也降了下来,产品由原先每吨亏损5英镑,变为获利1英镑。
在吞并附近一家和他竞争的企业之后,蒙德和他的主要合伙人约翰·布隆内尔一起,把他们的工厂扩大为“布隆内尔蒙德公司”。他当时拥有名义资产60万英镑。短短几年之后,布隆内尔蒙德公司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产碱的化工企业。布隆内尔蒙德公司在生产碱的化学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世人认为,公司在改善劳资关系方面的建树更有革命性的意义。在英国,他们是最早给工人每年一周假期并在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的雇主之一。
与蒙德相同的是,与犹太商人打交道,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呈现一副笑脸。无论生意能否做成,即便合约而产生不同意见,他们也总会以笑脸来说出其否定的意见。
以博弈的心态去买卖
买卖双方有必要承认对方的人格,在商品交换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体现对方所能理解的合理性,然后进行交涉。
根据《塔木德》,卖主在向买主交付商品以前,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所以,原则上,在交付以前,卖主仍有处置商品的权利。如果在交付以前,市价剧烈地变动,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A和B约定,A卖给B橄榄油的价格是一桶一万美元。但是,在交给B之前,橄榄油的市价突然涨到了1.2万美元。如果,A交付给B的油还没有用斗计量,他就可以以1.2万美元的新价格出售。这是因为B还没有拥有油的所有权,而且,如果B取消向A的购买,无论在哪里,他都需要花费1.2万美元的价格。A当然没有必要去贱卖自己的油。
但是,如果A将要卖给B的油进行了计量,计量的部分价格就固定了。即使以后知道了新的市价,A只能按照最初的协议,以一万美元的价格卖给B。为什么呢?因为在计量的时间点上,被计量的部分是以一万美元的价格计量的。
买主应该在商品价格便宜的时候和卖主订立买卖契约,尽早地确立对商品的所有权。卖方要寻找机会,使自己的东西在较高一点的价格上卖出,这样他就要审时度势地将商品先留在自己手中。无论是买主还是卖主,都应该保持慎重,经常到市场上看看,猜测一下对方在价格上的底限。这是趋利避害的本能,不应该称作投机的行为,因为犹太人是在遵从规则的基础上进行这些博弈行为的。它的目的就是不以额外的代价达成交易。这就好像下象棋一样,在生意的每一个阶段,充分了解这个阶段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再决定走哪步棋。这种进退的权衡不是根据非理性的直觉(投机),而是根据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考察)得来的。在英语上,投机和考察都用speculation这一个词来表示,实际上犹太人的投机是和缜密的考察联系在一起的。
同时,这种考察不限于商品的流通领域。买卖是商品的让渡,而它的根本就是当事者通过商品的交易,实现最终的满足。这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所以,买卖双方有必要承认对方的人格,在商品交换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体现对方所能理解的合理性,然后进行交涉。
犹太人经常是一边考虑着自己能否接受某一合理性,一边进行着谈判。他们是在明确了损益分歧以后才进行交易的。
竞争的最好方法是垄断
别人都局限于种种非理性的成见或因害怕冒险等而不肯或不敢介入的时候,是最有利的垄断时机。这种时候,市场回报很高,能在不需要多大成本的情况下使垄断局面得以维持。
犹太人有个传统,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在家好好休息,学习功课。可是有个别商店的老板却对此置之不理,照常营业,亵渎了安息日。一次讲道时,拉比对这样的店主大加谴责。可是,礼拜结束后,亵渎安息日最为严重的一个老板,却送给拉比一大笔钱,这令拉比非常高兴。
到第二周礼拜时,拉比对安息日营业的老板指责得就不那么严厉了,因为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那个老板给的钱会更多一些。谁知结果什么都没拿到。
拉比犹豫了好一阵子,鼓足勇气来到这个老板家里,向他询问根由。
“事情十分简单。在你严厉谴责我的时候,我的竞争对手都害怕了,在安息日不营业了。”
消除所有竞争对手、彻底垄断市场,这始终是犹太商人的理想境界。商人之间的相互竞争,争来争去,争的不过是个不同程度的垄断。
垄断的实现手段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对犹太商人来说,政治手段显然是不现实的。权力阶层与犹太人作对的时间远远多于同犹太人和平相处的时间,至于偏袒犹太人的时间更是百年难得一见。至于经济手段也不现实,为什么呢?因为这对经济实力包括商品的生产技术以及质量等要求过高。
在犹太商人看来,别人都局限于种种非理性的成见或因害怕冒险等而不肯或不敢介入的时候,是最有利的垄断时机。这种时候,市场回报很高,能在不需要多大成本的情况下使垄断局面得以维持。笑话中的商店老板追求的就是这种有利时机。他付给拉比的一大笔钱,不过是安息日赢利之一小部分而已。比起采取其他吸引顾客的手法,如广告、惠赠、大削价等,这种方法要省时省力省钱多了。
当年犹太商人之所以能在几乎无人竞争的情况下,从事放债和贸易这些获利丰厚的行业,就是因为基督教神父讲道时对它们进行了严厉的谴责。犹太商人没有义务遵守基督教的教义。只要合法,他们对神学或道德上的说教历来不太在意,只管大大方方地去赚自己的钱。毫无疑问,犹太商人的这只生意眼也是历史赋予的。
犹太商人能超脱形形色色的先人之见或刻板模式的束缚,在新兴的行业或领域兴起之时就能很快发现它,也是因为他们抱有这样一种态度。
所以,如表演业、电影业等娱乐行业还被看做不正经行业时,犹太人已大批进入了这些领域;在美术界还一味只知道保存美学趣味与价值时,犹太美术品商人已主宰了世界美术作品市场。
最后期限比持久战更奏效
谈生意者一旦对未来存有希望,想像将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时,就不肯最后签约。所以,坚定有力、不容通融的语气会替他们下定最后的决心。
生意场上,一些生意人支出架子准备进行持久的拉据战,他们置生意的截止期于不顾。对此,犹太商人主张以出其不意的方法,来个突然袭击,改变态度,使对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对方原认为时间挺宽裕,但突然获得终止谈生意的最后期限,而这个生意对自己至关重要,自然会感到手忙脚乱。由于他们很可能在资料、条件、精力、思想、时间上准备并不充分,在经济利益和时间限制的双重驱动下,对方只得屈服,并在协议上签字。
美国汽车巨子亚科卡在接管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公司之后,他感到自己的第一步任务就是压低工人工资。他首先降低了高级职员的工资的10%,自己也从年薪36万美元减为10万美元。随后他对工会领导人讲:
“17元一小时的活是有的,20元一小时的活一件也没有。”
这种强制威吓且毫无策略的话语当然不会奏效,工会当即拒绝了他的要求。双方僵持了一年,始终没有进展。后来亚科卡心生一计,一日他突然对工会代表们说:
“你们这种间断的罢工,使公司无法正常运转。我已跟劳工输出中心通过电话,如果明天上午8点你们还不开工的话,将会有一批人顶替你们的工作。”
工会代表吓坏了,他们本想通过谈判,从而在工薪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因此他们也只在这方面做了资料和思想上的准备。没料到,亚科卡竟会来这么一招!被解聘,意味着他们将失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工会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基本上完全接受了亚科卡的要求。
亚科卡经过一年旷日持久的拖延战都未打赢工会,而出其不意这一招竟然奏效了,而且解决得干净利落。
出其不意,提出时间限制这一策略讲究一个“奇”字,它并非一个无往不胜的利器,一旦被对方预料到最坏后果,并做出准备,最后通牒的威力便发挥不出来了。
这里有一个反例: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与工会的谈判中采用“提出时间限制”的技巧长达20年。这家大公司在刚开始的时候,使用这一方法屡屡奏效。但到1969年,电气工人的挫败感终于爆发。他们料到他们最后肯定又是故伎重演,提出时间限制相要挟,在做了应变准备之后,他们放弃了妥协,促成了一场超越经济利益的罢工。
一般来说,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
首先,出其不意,提出最后期限,要求谈生意者必须语气坚定,不容通融。因为谈生意者一旦对未来存有希望,想像将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时,就不肯最后签约。所以,坚定有力、不容通融的语气会替他们下定最后的决心。
其次,提出时间限制时,时间一定要明确、具体。在关键时刻,不可说:
“明天上午”或“后天下午”之类的话,而应是“明天上午8点钟”或“后天晚上9点钟”更具体的时间。这样的话会使对方有一种时间逼近的感觉,使之没有心存侥幸的余地。
再次,以具体行动来配合所提出的最后期限。具体做法是:收拾行李,与旅馆结算,预订车船机票等。
最后,让谈判的领导发出最后通碟具有更强大的威力。当然,出其不意地制胜对方时,必须掌握语言分寸,不言过其实,一定要自己摆出一个谈生意务实主义者的风度,这就要求:第一,抓住对方成交心理,使其产生心理压力;第二,不要贪得无厌,应做到适当的让步;第三,坚持用客观条件说服对方,使其心说诚服;第四,不要高高在上,以势压人。
有蛋糕大家一起吃
市场的广阔与多元性,使得一个有灵敏头脑的老板,不必为自己受挤而炉火中烧,而应果断地避开众人,不畏踏上冷僻的羊肠小道,一样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
一笔生意,两头赢利,能不能策划得如此完美,就看你的经商智慧了。大多数犹太人进行商务往来,都能够通过巧妙调整实现双赢。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犹太人不仅追求一个高产出,而且追求一次或一项投入可以有多次或多项产出。
例如美术商贾尼斯在对待顾客方面,特别注意招徕潜在顾客的买主,特别是那些公关学校或大学中的女孩子。因为这些女孩子即将步入社会,一旦培养出她们对现代美术的兴趣,那么不仅她们会经常光顾,将来她们还会偕同自己的丈夫来购买美术品。
在买卖中把握双赢的技巧,这不仅是贾尼斯的经商手段,也是大多数犹太商人采用的手段,从而使得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犹太人这种“一笔生意,两头赢利”的赢钱之道是符合现代经商原则的。犹太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呢?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第一,过去,公司为了赚钱,总想独霸市场,一心想着挤垮同行。他们在处理与同行的关系上,多是互相诋毁,互相攻击,互相欺骗。不仅信奉“同行是冤家”,而且坚持“三十六行,行行相妒”。如今,现代社会的企业,提倡竞争,鼓励竞争,但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起发展。
第二,两军相争,你死我活,非胜即败。在市场竞争中,谁都想胜不想败。参与市场竞争的各个公司是“敌手”。他们在彼此竞争中带有保密性,侦探性,获胜性。倘若市场不能容纳全部竞争者时,任何企业都想保存自己而“灭掉”对方。即使市场能容纳下全部竞争者时,他们也还是都想以强“敌”弱。
第三,虽然竞争公司间有点像战场上的“敌手”,但就其本质来说是不一样的。公司经营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做贡献,公司的产品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司赚的钱也被国家、公司和员工三者所用,公司间的竞争手段必须是正当合法的。在这种意义上讲,公司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帮助、支持和谅解,应该是朋友。
第四,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同行业的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是相通的,不应有冤家路窄之感,而应友善相处,豁然大度。这好比两位武德很高的拳师比武,一方面要分出高低胜负,另一方面又要互相学习和关心,胜者不傲,败者不馁,相互间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第五,在市场竞争中,对手之间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与对手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雄雌,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第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市场的广阔与多元性,使得一个有灵敏头脑的老板,不必为自己受挤而炉火中烧,而应果断地避开众人,不畏踏上冷僻的羊肠小道,一样能够到达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