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4000000052

第52章 汉苗边界:清代清水江下游的宗族建构与国家认同(2)

通过与内地汉族同姓联宗,把祖源上溯数千年,直至夏、商、周三代,成为清水江下游族群建构华夏正统文化身份的普遍现象。为了给予这种联宗活动以合理解释,必须建构家族移民的历史记忆。于是,在这些家谱中,我们便能看到很多生动传奇的移民叙事。其中以军事移民类型最为普遍,如下面龙氏与杨氏的两段移民叙事:

叙事一:至若吾宗之盛于楚南者,则自禹官公始。禹官,采濂公长子也,礼崇所自出,故以采濂公为一世。一世祖讳采濂,字启儒,应天黄地人,宋仁宗嘉祐五年庚子举于乡,任浙江会稽县令。……二世祖(东山支系推为太祖)禹官字相承,生而英勇,沉毅有大志。妣罗氏,金山县令罗公腾万女也。……罗,(江西)泰和人,复归泰和,公乃随罗入吉安,择泰和之白下驿,地名黄龙巷家焉。子五: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皆成立于泰和。

时吐蕃、夏人猖獗,尚武功。我禹官公以澄清自誓,仗策从戎。神宗元丰四年辛酉,任南昌节置(原谱注:《绥宁志》作“节制”,宋郡守或带节制军马衔)副使。治兵临阵,屡着奇勋,当事嘉之,升镇黔省,苗民畏服。未几,南蛮乱,内阁司马光、范纯仁同奏:黔与楚邻,苗民畏服者,武臣龙禹官也,宜调近以服之。于是晋荆湖南路安抚招讨使。公临楚,恩威并用。岁余,诸蛮平。时坐镇常德之花园,以疾乞休,归常五月而卒,时哲宗之元祐二年丁卯八月八日午时也。上闻,赐葬,召其子袭职。

长子宗麻为湖南宣抚处置副使。自黔阳扫清边界,从沅黎交界平息清水江等处。卒于哲宗元祐七年。……朝、廷、旺三祖谓子孙曰:应天、河东、卫辉、泰和俱祖庭也,岂不怀归。历数十年皆为战场,生民受害,绝宗灭嗣者不知凡几。南楚山川秀丽,厥田上上,择地而处,其在斯乎。

叙事二:始祖洪公原系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栗木坪大井头籍也。史载洪公以指挥职于明时,守备独石堡,初副李谦,励将士杀敌。后佐御史张鹏会战兀良,斩其酋。鹏以洪代兼御史事,威闻岭北,以杨王称呼。正统十四年剿灭余寇,为一时名将。

移镇湖楚洞蛮,驻迹在柱邑(天柱)渡马大坝头,起造八角楼,迄今遗迹尚在。后回都复命,至城步县故,葬打鼓洞狮子口。公妣吴氏,生四子,长万朝,次都朝,三进朝,四晚朝。万公袭父职,仍居八蛮洞口。万公妣田、白、吴三氏,生子十三,咸以华字为名,再字为派。景泰丙子年在地旺坳分支,一居陕西宁夏,一居官衙,一居渥龙沙滩,一居洪江深泥渡,一居汶溪(今天柱白市),一居渡马,一居洪江中节,一居沅州阳溪,一居会同,一居靖州。华五居墓坪土坎脚,华九派名再品居墓坪大江边。妣蒋氏生三子,长政富公即余一支之始祖也,妣蒋氏,由墓坪徙居新舟(属天柱县)陡坡。

叙事一中龙姓为湘黔边大姓之一。其始迁祖为龙禹官,禹官生五子: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今湘、黔、桂边数十万龙姓都以上述五公为宗祖。询诸湘黔边龙姓父老,概言宋代五大公之后,且春秋祭祀,遗俗尤存。龙氏家谱记载,龙禹官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任南昌节置副使,后晋升荆湖南路安抚招讨使,平息黔楚苗民叛乱。长子宗麻为湖南宣抚处置副使。自黔阳扫清边界,从沅黎交界平息清水江等处,卒于哲宗元祐七年(1092)。禹官、宗麻父子殁后俱谥封王爵。如此高官显爵,而其人其事《宋史》却不着一笔,难免使人生疑。龙氏家谱还记载了禹官、宗麻父子死后英灵不灭,杀苗民以扶社稷的传奇故事。

其在哲宗九年元旦(绍圣甲戌),上梦我禹官公身披甲胄,手执干戈以讨苗乱。越日,宴群臣于集英殿,以梦示之。内卿高太尉、内侍罗典奏曰:武臣龙禹官,元祐二年招讨楚南,其子宗麻袭职,皆卒于楚。今杨、沈二臣监其军。禹官父子英灵未泯,杀苗民以扶社稷,报国恩,未可知也。会杨、沈督兵力战,苗势愈炽,夜梦禹官父子亲赐干橹,誓杀苗民。平明交述其梦,共相惊异。是日果风云大变,雨雹异常,苗民自相残杀,寻率服。杨、沈具以闻。上惊与己梦合。十年(绍圣乙亥)十月十八日封二世祖禹官为神威显应扫峒王,三世祖宗麻为天威得胜王。罗太夫人(禹官夫人)自封其夫与子后,英灵日著,苗有复行猖獗者,自见为女将所杀,遍峒瘟疫而死。十一年(绍圣丙子)十一月,杨、沈复以闻。次年(绍圣丁丑九月初一)又封罗妣为一王阴烈夫人,敕立庙祀。始建庙于绥宁之东山里。

上述叙事已经把祖先神化,超越了正统历史的写作手法。但它塑造的是一个忠君报国的英雄形象,它不仅不会引起王朝地方官们的反感,反而是他们推行礼治,化民成俗的宝贵题材。于是,把传说人物神化并受朝廷谥封为王侯的事例在王朝时代便不足为奇。下面飞山圣公杨再思也是一例。

作为湘黔边另一大姓的杨姓大多自称是唐末五代十峒首领杨再思的后代。“蛮酋”杨再思于《新唐书》、《旧唐书》及《五代史》等正史都无记载。相传杨再思为唐末五代人,其父杨居本戍边叙州(今湖南黔阳、会同、靖州等地),抚五溪“蛮地”。杨再思十四岁即随父征战,屡建奇功,后唐时授诚州(今湘西南靖州)刺史,号称十峒首领。宋朝时,杨再思被朝廷谥封为英惠侯,并成为飞山庙的神主,逐步被认同为湘黔边数百万杨姓族人祖先。但是,对于杨再思其人其事,已有学者提出了质疑。有学者认为,以十峒首领和诚州刺史形象出现的杨再思史无其人,他只是宋代以来飞山地区杨氏家族传说中首先创造出来的精神领袖和宗教形象,这个形象后来又被历代地方官员加以利用并不断粉饰,最终演化成为我们今天知道的飞山圣公。

叙事二为天柱杨姓的另一种祖先移民叙事,该段叙事半虚半实。前半段叙述的是明朝宣府总兵杨洪的事迹,《明史》有《杨洪传》。杨洪一生都在北方抗击蒙古骑兵,战功卓著,景泰二年(1451)八月病死于京城。而天柱白市杨氏族谱却说杨洪移镇湖楚峒蛮,死于湖南城步县。再者,《明史》里也没有一个在湘黔做总兵的杨洪。此杨洪很可能只是当地杨氏宗族中一位比较有影响的人物,其后裔用北方杨洪的事迹附会到他身上,把他塑造成一位“平苗”的英雄。该家谱序言中还有一篇歌颂杨洪的韵文:“楚黔蝼蚁,大邦为仇。粟秕苗莠,奉命锄耰。砺乃锋刃,锻乃干矛。三军赫赫,如貔如貅。四牡冀冀,有骆有骝。风云变幻,山海生愁。蛮夷俯伏,寇贼依投。功成大业,绩着勋猷。回都复命,城步仙游。”这样,一位“平苗”的汉族祖先的英雄形象便树立了起来。

《天柱弘农杨氏通志》对杨洪的叙事则是另一个版本:“杨洪,字与禄,生于元太宗六年(1234)。元代中期,广西、黎平苗叛,靖州失陷。杨洪由侍郎督兵定乱,次第剿灭。由于平蛮有功,授指挥使(正三品)之职。后出镇八蛮九洞溪口(今天柱渡马),湖南武岗州、黔阳司等地,娶吴氏,再娶江氏,生四子:万朝、都朝、进朝、晚朝。”两种叙事版本中杨洪的生年相差一百多年,官职也不相同。且对其官品的理解也有歧误。比如该叙事说杨洪由侍郎督兵定乱,有功而授正三品指挥使。而实际上,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怎么有功后才授指挥使。且元朝行省无指挥使一职,明朝的省级最高军事长官才是都指挥使,为正三品,而指挥使的官品还要低。今天柱白市杨氏宗祠外有杨洪夫人墓,其墓志铭则说杨洪是明朝正二品总兵。实际上,明朝总兵并无固定品秩,清朝的总兵才是正二品。可见,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角度来理解,家谱中的祖先叙事更多表现为修谱者对历史记忆的想象与重构。

天柱宗族移民叙事中也有非军事移民的类型,但也往往把祖先上溯至一位中原的显赫人物。如天柱八甲杨氏族谱记载,天柱八甲杨氏为隋文帝杨坚长子杨勇之后。宋朝时有杨邠,与平章左右兼理朝政,为政专务苛细,后以过于专恣,被皇帝所杀。族人子弟为避免被灭族,潜身远隐。邠子葵,易杨姓为钱姓,埋迹武陵之青鱼湾,扁舟垂钓。延至元代,复还原姓。祖籍江南应天府凤翔县人,家住剑阁楼前猪市巷。葵生砺,砺生发,发生再琳,再琳生子魁。魁生四子:拔章,洞天,天平,虎威,由湖南靖州飞山脚移居天柱邦洞中高野、岩脚寨居住。明洪熙元年(1425)于黔省聚坳会劈古器分与四子,长房拔章始居下高野;二房洞天始居蓝田黄家寨;三房天平始居杞寨;四房迁湖南芷江四路铜鼓寨。

下面一则罗氏族谱序言则叙述了一段民间自由移民垦殖的故事:

始祖则公迁居吉安府吉水县螺系巷土地祠边,乃世族也。……追忆我良公旷观宇宙,遍阅列国,闻得湖南黔境地腴烟稀,指手安界,插表管业。爰是谋于妻曰:唯离江西梓里,水行乘舡,山行乘辇,择地而迁焉。来自永乐二年,先落业靖州天柱下寨,后徙波洲、晃州、长茅岭、侯家湾、九牙楞寨等处。斯时也,树林荫翳,罕有烟村。熊罴异梦,嵩岳降灵,产生一子。婆思井水,闻得田鸡声,因语公曰:此鸟居属水边,尔往观之。公经过荒田三丘,果有井泉,因名其子为三田保。故子孙不食田鸡,怀其德也。

该段叙事叙述了罗氏汉族先祖由江西移民湘黔,筚路蓝缕的创业经过。

上述两个叙事中提到的祖籍“猪市巷”“螺系巷”是清水江流域家谱中比较常见的移民文化符号,相似的还有“朱市巷”“珠市巷”“猪屎巷”等称呼。以江西泰和县朱市巷的说法最为普遍,另外还有江西丰城县猪市巷,福建福州府猪市巷等说法。当代有些家族重修家谱时,曾派人到江西泰和县和丰城县等地寻找猪市巷,但都以失败告终。猪市巷的传说,是土著族群利用移民文化资源建构的汉族祖先记忆,是对汉文化认同的表现。“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族群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求身份正统性的一种文化手段。换一种角度来说,这亦是区域社会逐步建立国家认同的一种强烈表现。”

四、苗侗宗族的家法族规

苗侗家谱中所载的家规、族规、族训或祠规等行为规范以“孝悌忠信”为核心,家法与国家法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正如锦屏县茅坪《龙氏族谱》载:“尝闻国有法,家有训。国无法无以抚驭斯民;家无训无以倡率子弟。如我等家族人丁繁衍,良莠不齐,迩年有失教育,野蛮性成。少壮之辈素行不法,往往嗜酒猖狂,欺犯尊长,好勇斗狠。家长无以管束。父不父,子不子,殊失纲常大义。倘不为极力整肃,窃恐养痈成患,害伊弗底。有心世道者欲振兴地方人心风俗,必自整肃家规始。”苗侗家谱的家规主要对个人与国家、宗族内部、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等关系范畴以及个人修养等行为进行规范。其核心的内容是对族权和夫权的保障。

(一)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主要要求宗族成员忠诚履行上交皇粮国税的任务。天柱《袁氏族谱》说:“凡食王之毛,当输王之赋。赋能应期早完,不惟免追呼之扰,亦以昭忠爱之心。况兆民之职,在尽力南亩,以供国赋。我族伯叔兄弟,诚急公奉上,即囊橐无余,以安然快乐。”

(二)宗族内部关系

同类推荐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本书对谜语的基本常识做了普及性的介绍,并且从众多谜语中选摘出部分适合中小学教育的谜语。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翻开这本书,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体育锻炼,然后才能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体育锻炼呢?体育锻炼就是指运用体育运动内容、手段和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因此它也可谓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热门推荐
  • 赏金猎人

    赏金猎人

    山区少年铁蛋,在去南方打工的途中巧遇亿万富豪冷严,受其所托,铁蛋来到阔州寻找其女冷冰柔,却意外得知冷严惨遭杀害。为伸张正义,解开冷严被杀之谜,铁蛋毅然加入了猎人小组,并孤身潜伏到犯罪集团充当卧底。犯罪分子为了控制铁蛋使其染上的毒瘾,为了追捕逃犯,铁蛋闯入金三角,勇敢地与犯罪分子展开了生死较量。在经历了丛林遇险、袭击毒贩、解救人质、被擒脱险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后,猎人小组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是张岱的传世名作。全书共八卷,以生动鲜明、清新醉人的文笔,从建筑花木、戏曲民俗、茶酒食物等各个方面,追忆了晚明时期的繁华景象,被誉为“一幅深刻描绘晚明社会生活风貌的历史画卷”。本版《陶庵梦忆》由人气作家午歌全新译注并加以点评,收录周作人、李敬泽等推荐序、点评文章,内容丰富,值得珍藏。
  • 大话唐三藏

    大话唐三藏

    穿越了,浑浑噩噩的变成了取西经的唐三藏。作为成长在21世纪新一代唐三藏,去取西经,那我就轰轰烈烈的把西经取回来。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取西经,当我知道的时候……
  • 心灵鸡汤: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Ⅱ)

    心灵鸡汤:阳光下的守望(精粹版Ⅱ)

    春天,缕缕耀眼的阳光冲破厚厚的乌云,给予万物以新生的希望;夏天,斑斑热情的阳光穿透了茂盛的枝叶的缝隙,给予人们片片舒爽的阴凉;秋天,丝丝柔和的阳光折射熟了枝头的果实,给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勇气;冬天,捧捧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坚固的冰雪,给予人们不怕困难的信心。有阳光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自信的笑脸;只要有阳光,就必然有希望。阳光,充满爱意;阳光,充满生机;阳光,充满力量。当阳光成为一种品质与气质,我们的守望就会显得从容与殷实;当阳光成为一种指示和能量,我们的守望就是一季沉甸甸的丰收。阳光就是一剂良药,它能够排除我们体内消沉的因素,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并且充满自信。缕缕阳光如希望。
  • 中华龙将

    中华龙将

    十年前他是一位铁骨军人,是血龙特种部队的总教官,一位功名闪耀的少将威震军界。因为‘强暴’案件让他受尽世人唾骂黯然离去。十年后他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杀手,他的名字让地下世界胆寒。
  • 怒种

    怒种

    怒气盈胸,最恨无能。过往前尘豪迈,不抵当时怒涌。我叫叶凌天,一个只会血怒的修士。
  • 斗罗大陆之尘偌有尘

    斗罗大陆之尘偌有尘

    古偌尘,身份不明的女子,她喜欢光明,却又被逼到黑暗深处,她,该何去何从?cp唐三,戴沐白
  • 女中之王

    女中之王

    一个十二岁女孩人生的跌宕起伏.....
  • 巡城大柴使

    巡城大柴使

    在北宋年间的一处边疆地带有一座大山,山不高却十分陡峭,被当地人戏称为天坡。而在天坡的山脚下有一个小县城,被称为天坡县。天坡县山高皇帝远,盗匪横行,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坡县县令常被匪徒杀害或者被吓跑。以至于天坡县经常成为无人管辖的三不管地带。终于,一个叫赵德邦的大臣因为被朝中奸党陷害被流放到天坡县当县令,故事便由此开始。赵德邦在上任途中被劫匪截住,幸亏偶遇打柴贪玩误了时辰的杨尊宝。杨尊宝力大如牛,武艺超群,只身憨斗数十劫匪,救下赵德邦。赵德邦感激之下便任命杨尊宝为天坡县的巡城使……
  • 你好,我的爱!

    你好,我的爱!

    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他,我是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