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得知南唐派遣使者,日益频繁,十分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时机成熟了,就授意一名画师扮作使臣,和其他使臣一同前往南唐。这位画师技艺高超,而且记忆力极强,即使和他见过一次面,他也能背着将你的肖像画出,并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位“使臣”来到南唐,就去拜见林仁肇。开始,林仁肇闭门谢客,一是对宋朝官员怀有一定的敌意。二是怕皇上知道了会产生怀疑,不信任自己。假使臣碰了一鼻子灰,就去见李煜,把自己拜见林仁肇被拒之门外之事向李煜讲了一遍,并陈述了自己久仰林仁肇骁勇善战,渴望得见一面的心情,请求李煜恩准。
李煜因李从善还在宋廷,不便推辞,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假使臣见过林仁肇,回到宋朝,立即把林仁肇的相貌画了下来,送到了赵匡胤手中。赵匡胤十分高兴,赐给他一千两白银,并吩咐下面的人把画像挂到馆舍里。
一天,李从善被一个廷臣带到馆舍里。李从善见到林仁肇的画像,不由惊诧慌问其故。廷臣故意支支吾吾,半晌才说:“这是有缘故的。”欲说又止。
李从善紧追不放。
廷臣又犹豫了片刻才说道:“足下您已在汴京供职这么长时间了,我就对你说实话吧。皇上爱惜林仁肇的才干,特地写信给他,令他前来,他答应归附皇上,一时不便行动,就派人送来这画作为凭证。皇上准备把此馆赐给林仁肇,待他来到汴京,直接去担任节度使的官职。
李从善听了将信将疑,回到住所后,便派使者快速返回江南,把这一情况报告了兄长李煜。
李煜接到弟弟的来信,龙颜大怒。可他对林仁肇也只是怀疑,他当即传召林仁肇,问林仁肇是否接受过宋诏。
林仁肇被问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感到问题相当严重,尽管没有承认,回答却支支吾吾。由此,李煜愈发疑心,他怀疑林仁肇有意欺蒙,便不动声色地说:“爱卿不必担心,因有人告发你,故朕向你问明一下,没有我就放心了!”当下留林仁肇饮酒,暗中在酒里放上了鸩毒,毒死了林仁肇。就这样,宋太祖巧使反间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林仁肇,使李煜失去了一位军中长城,为后来平定南唐除掉了一大障碍。
感悟心语
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找出矛盾之所在,即使是再坚固的城堡,也有其漏洞之处,找出了弱点,攻破起来就容易了。
51.石破天惊
宋仁宗景畅年间,张元、吴吴才华超群,自以为傲,原本想在科场上屡试不中,遂弃文从军,投奔边境营寨,却没想到边防将士因为他俩是文弱书生,常常嘲笑和冷遇他们。二人感到在宋朝前途无望,于是下决心到西夏去施展抱负。
二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西夏,在一家酒楼饮酒歇息。他们开始困惑,初到此地人地生疏,如何才能引起西夏国主元昊的重视呢?他们想来想去,终于制定出一个好办法来。他们向店家要来笔墨,在酒楼的墙壁上挥笔题写了一行大字:“张元、吴吴来饮此楼。”
他们两个人的姓名各有一字与西夏国主的姓名相同。按照通常的惯例,是要避讳的。可他们却胆大包天地写在闹市酒楼的壁上,这一下可是掀起了轩然大波。马上就来了一些巡逻的士兵,将二人抓了起来,并报告了西夏国主元昊。
元昊见二人是宋人打扮,想必其中会有什么不一般的缘故,便亲自审讯,问二人为何来到夏国,竟敢以名讯相犯,二人却满不在乎地说:“‘姓’尚不理会,还在乎什么‘名’?”这一下一针见血说中了元昊的心事。原来元昊一直想割据西北,自立为王,但是因为实力不够,仍受宋朝管辖。他原本姓李,却不得不接受宋朝赐予的赵姓。这事他深以为耻,却也无可奈何。元昊见二人出言不凡,知道一定非同小可,连忙恭敬地请教他们有何妙策。这时,张元、吴昊才将他们的来意讲明。元昊正求贤若渴,一听大喜立即给二人封赐官爵。
感悟心语
纵有满腹经纶,却不为人知也是无济于事,我们要抓住时机,大胆自信而巧妙地亮出自己,“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亮出自己,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52.陈襄审案
宋朝的陈襄任浦城县令期间,有人被偷了东西告到县府。负责捕盗的官吏提了几个嫌疑犯,但他们都不承认偷盗,而目还互相通气,抱成一团,使得官府一时难以突破。这时,陈襄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再次提审这批嫌疑犯,并告诉他们说:“某座寺庙里有一口神钟,它能辨认小偷:凡是犯了案的人摸它,它就会发出声响,否则就不会出声。虽然你们不肯招认,但很快我就能将你们中真正的小偷辨认出来,到时我定严惩法办。”他这一席话,使得这些人个个提心吊胆。
接着他派差吏押着这些嫌疑犯来到寺庙,在这之前,他已让人暗地里在大钟上下全涂了墨,再用布帘把钟四周遮住。嫌疑犯到了之后,就命令他们轮流去摸钟。一会儿,便叫他们伸开自己的手,陈襄挨个查看以后发现,只有一个嫌疑犯的手上没有染上黑墨。于是,他将此人单独审问,终于查明这个人就是那个盗贼。在摸钟时,这个真正的小偷怕钟声真的会发出声响来,所以没敢用手去碰钟,没想到这样反倒暴露了自己的罪行。
感悟心语
做贼必然心虚,陈襄正是抓住了小偷的这一心理,才使得案件顺利侦破。可见,解决任何矛盾的关键都在于抓住人心。
53.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北宋以后,天下大业已定。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避免以后产生祸端,他听取宰相赵普的建议,决定及早剥夺重权在握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
有一天晚上,借晚朝的机会,宋太祖邀请石守信等大将饮酒,君主开怀畅饮,气氛十分融洽。酒酣耳热、意兴正浓之际,赵匡胤借着酒意屏退左右说:“我若没有诸位的鼎力相助,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但身为皇上,日子并不好过呀!还不如做一个小小的节度使安心。”
石守信听罢,有些糊涂了,不知道皇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宋太祖的酒意更浓了,顺势说道:“我这皇帝的宝座人人都盯着呢!”
石守信等人一听此言,吓出一身冷汗这才明白皇帝邀他们喝酒的真实目的,一个个急忙表态说他们绝无二心。
赵匡胤说:“我当然相信诸位,然而谁能保证你们的部下不会为了富贵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呢?”
听到这里,石守信等人忙不迭地跪在地下不住地叩头,请求宋太祖能给他们指出一条生路。
宋太祖一看时机已到,顺势说道:“其实人生一世,能享受时就尽情享受。诸位何不交出兵权,出外镇守边境,选些好田产,为子孙后代创下家业,再多置些美貌的歌舞女子,尽情欢娱,颐养天年。何乐而不为呢?”石守信等人听完这一席话,早已心领神会,于是纷纷拜谢皇恩离去。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称病,交出各自的兵权。宋太祖派任他们为各路节度使,驻守边境。
感悟心语
智谋是非常微妙的,运用起来千变万化。有时候一个煞费苦心的计策还没有开门见山坦诚相见有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表现得就非常“坦诚”,轻而易举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4.缓兵之计
明朝王阳明,不但以阳明学说的始祖闻名,在战争谋略方面,也是当时的一流奇才。这是他担任军队指挥官镇压宁王叛乱时的轶事:
在宁王打算发兵进攻时,王阳明这边却未完成迎战的态势,此时,若是被宁王的军队袭击,那就准败无疑。王阳明想出一个计策。
他暗地里写了寄给宁王的心腹李士实、刘养正的密函。密函的内容是:“特蒙函告宁王那边的情况,吾兄等对朝廷的忠心,令人感佩。此时此地,但望吾兄等劝宁王早日发兵。只要宁王离开他根据地南昌,即已中我方之计,事必成矣。”然后,把掳获的探子故意从牢中揪出来,告之即将斩首示众。
事后命狱官悄悄地向探子说:“我是宁王的崇拜者,你快逃回去,把这封密函交给宁王。”
宁王接到密函后,不免陷入沉思。当他与李士实、刘养正研讨此后的作战计划,两人无不劝他尽早攻下南京,登基为王。这一来宁王就更加疑神疑鬼了。
在猜疑、犹豫之间,一晃就是十几天,这时宁王才获悉,王阳明的部队尚未整编就绪之事。宁王这才发觉密函之事,原来是王阳明打出的缓兵之计。
王阳明用计扰乱宁王的判断力,得到缓冲的时间,才赢得最后的胜利。
感悟心语
有时候,时间对事情的成与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时就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时间,这样也便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
55.计杀鳌拜
清世祖康熙皇帝玄烨登基时年仅8岁。别看他如此年幼,却不乏雄才大志。他希望自己执政时天下大治,百姓乐业,共享太平之福。然而康熙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并非一帆风顺,阻碍他的拦路虎就是鳌拜。由于康熙登基年龄尚幼,即由顾命大臣鳌拜主持国政,致使鳌拜权倾一时慑于他的淫威,朝中大臣都是敢怒不敢言。为了达到篡位的目的,鳌拜私设一计,假装身体有恙不能上朝,要玄烨亲自去看望他。玄烨果然前往其府第探疾。进入鳌拜的卧室后,御前侍卫发觉鳌拜神色有异,急忙冲到鳌拜的榻前,揭开席子,里面有明晃晃的利刃一把。玄烨是何等聪明智变之人,只见他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说:“刀不离身,是满族的习惯,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说毕,马上返驾回宫。
回到宫中,玄烨即着手策划除去鳌拜的事宜。为此,他从众小内监中,选择了部分身体强壮者玩“布库”游戏。这是一种争斗赌力的运动。鳌拜每每进入宫内奏请政事,玄烨也从不避开他,继续带领小内监玩“布库”。这更给鳌拜造成了错觉:康熙是软弱可欺的,是不谙世务的,我要怎样就怎样,谁也拿我没办法。这样一想,鳌拜心里更加坦坦荡荡,所有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天,鳌拜又大摇大摆地进入内宫。只见康熙一声令下,数十个小内监一拥而上,将平常玩“布库”的招数全用上了,把鳌拜放倒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此时,鳌拜才明白康熙的用心。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是鳌拜万万没有料到的。这就是康熙的聪明之处。因为康熙深知:假如在外廷捉拿重权在握的鳌拜,恐怕难免要激起事端,弄不好还要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而在宫内悄悄解决的方法,是万无一失之举。就这样,康熙略施小计,诛杀了鳌拜,亲自执掌朝纲。
感悟心语
要想抓住敌人,最好先从视听上麻痹他,当敌人放松警惕后再给经出其不意的一击。所谓“欲擒故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56.纪晓岚巧解
纪晓岚是清代的一位大学者,学问渊博,在当时极为有名。他一生的精力,全都倾注在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面了。
当时纪晓岚在翰林院任职,这天与人聚在一起闲聚,谈得正在兴头,忽然,乾隆皇帝微服来到了翰林院。
因为是微行,没有任何通报、仪仗,此时天气很热,纪晓岚正光着上身,这种样子怎么能见皇上呢?纪晓岚没有法子,只好躲到旁边的小屋中。
过了很久,纪晓岚听到外面没有动静了,便跑了出来。说道:
“老头子走啦。”
可是,正当他回过头来,却发现乾隆正站在那里。大为局促,仓皇跪下。
乾隆问:“你在说哪个老头子呢?”
纪晓岚是个大学问家,可是才思敏捷,应对神速,丝毫不迂腐。他沉着说道:
“万寿无疆就叫做老,首出庶物就叫做头,昊天之子就叫做子。”
乾隆皇帝夸奖他回答得好,根本没有想起来问罪的事。
感悟心语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解释,在说话时可灵活运用。关键是要能够自圆其说。这充分体现了说话的智谋,值得借鉴。
57.围魏救赵
公元前35年,魏国大元帅庞涓率数10万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陷入了战火之中。国王升朝向文武百官问计,有位大臣向国王献计:不如由主公写一封求救信,再备上金银,然后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国王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于是急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国王接到信和财物后就派大将军田忌和军师孙膑率军赶去赵国解围,田忌随即点兵准备来日向赵国进军。军师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而出,国内一定只剩下老弱兵丁。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击其虚处,敌人必然放开赵国,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
田忌立刻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果然,魏军得悉大梁被围,慌忙回师。人马行到桂陵地面,齐军蜂拥杀出,将魏军打得丢盔弃甲,尸横遍野。
感悟心语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如能抓住这种联系的主要结节点,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58.田忌赛马
孙膑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他同齐国的将军田忌很要好。田忌经常同齐威王赛马,马分三等,比赛时,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因为齐威王每一个等级的马都要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屡战屡败。
孙膑知道了,看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跑得快不了多少,于是对田忌说:“再同他比一次吧,我有办法使你得胜。”
临场赛马那天,双方都下了千金赌注。一声锣鼓,比赛开始了。孙膑先以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再以上马对他的中马,最后以中马对他的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田忌赢了。
感悟心语
事物的质变,不但可以通过量的增减而引起,而且可以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内部的排列组合而引起。
59.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为了统一天下,平定不服从统治的诸侯,丞相曹操长年领兵讨伐诸侯。这年,曹操准备讨伐张绣,方说:“将士们,坚持一会儿,的树上结满了青梅,又甜又酸,兵士们一听,腮帮都酸了,快,及时到达了战场。可是又怕袁绍趁他出外讨伐,乘虚攻打许都;想攻打袁绍,又有张绣、刘表牵制,所以左思右想,举棋不定。这时谋士郭嘉献计:“主公不如命徐州刘备为左将军,吕布为车骑将军,然后下旨让二人北拒袁绍,主公再率兵南伐张绣、刘表。”曹操说:“好计,就按奉孝说的办。”
于是,曹操统兵15万讨伐张绣。时值盛夏三伏天,骄阳如火,天干气燥,行军路上都是荒山野岭,远离水源,找不到一滴水。兵士们个个都渴得有气无力,垂头丧气的,队伍渐渐七零八落,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曹操骑在马上,看到这幅情景,心中忧虑,皱着眉头,忽然心生一计。只听他拿令旗指着前再往前面走一段路,就有一大片梅子林,绿阴阴吃到嘴里可以解渴。快点走啊!”嘴里立刻涌出了唾沫,顿时个个精神抖擞,走得飞快。
感悟心语
人不能永远靠“望梅”来“止渴”,正如空想暂时可以安慰人心,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一般。
60.呆若木鸡
从前,有一种名叫斗鸡的赌博游戏,这种游戏在各国的宫廷里十分流行。帝王将相们在酒足饭饱以后,无所事事,常常用斗鸡来消磨时光,比赛输赢,从中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