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物的返回有多种回收渠道,不一定返回至供应商。例如德国双元回收系统提供了两种可选的回收渠道:供应商自己回收包装物;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组织包装物回收的私营、非营利组织,供应商可以申请加入,并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成为会员。会员企业的包装物上都印上了可回收标志。印有可回收标志的包装物由该组织负责回收。企业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回收包装物,要根据企业条件、包装物的特性以及产品销售的分散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对于已回收的包装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某种处理:再使用、处理后再使用、回收原材料、再循环。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5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这使我国废弃家用电器的绿色回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正规的回收处理厂的数量有限,且没有相关回收体系与之相配合,而非正规的回收和处理点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技术和设备不到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因处理不当引发环境污染、人体损害。因此,建立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体系迫在眉睫。
然而,废旧产品的回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国家必须有相关的强制性政策,规定生产企业的责任到底有哪些,并由相关的机构来监督执行;其次,要让用户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废旧产品,并愿意为了绿色环保而牺牲自己卖废品赚得的蝇头小利;最后,还需要企业建设一个从回收到拆解、再到再利用的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回收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绿色回收的行列中来。他们巧妙地采用各种方法,不仅将废旧产品回收与企业赢利结合起来,而且大大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5.企业的节能减排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步入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当前,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2007年,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0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城乡建设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7.6%快速上升到33%以上。我国新建建筑已经基本实现按节能标准设计,比例高达95.7%,而施工阶段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比例仅为53.8%。
在不少城市,为了美观和气派,主要街区的写字楼都是玻璃幕墙,还兴建了不少大型的穹顶建筑作为公共设施。夏季紫外线照射强烈,造成光污染,冬天不挡寒,一年四季不得不开放大功率的空调来调节气温,冬天要先于其他建筑保暖,夏天要先于其他建筑供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玻璃幕墙(非节能玻璃)面积已超过900多万平方米,而且呈持续发展趋势。据测算,处于直射或当阳的玻璃楼,其耗能是普通建筑的4倍以上。玻璃幕墙在带来所谓美观的同时,也带来了能耗的成倍增长。在节能减排上,各企业单位应该在推行绿色建筑方面作出典范。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排放废弃物,从而真正解决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仍是人类改善地球环境的艰巨任务之一。
6.企业推出环保产品
环保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它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环保产品能直接促使人们消费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以市场调节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为目标。公众以购买绿色产品为时尚,促进企业以生产环保产品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
简而言之,所谓环保产品是指其在营销过程中具有比目前类似产品更有利于环保性的产品。环保产品与传统产品一样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核心产品成功地符合消费者的主要需求——消费者的有用性;②技术和质量合格,产品满足各种技术及质量标准;③产品有市场竞争力,并且有利于企业实现盈利目标。
但是,环保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还要多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标准,即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对产品的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是否负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两方面的考虑来评价环保产品的“绿色表现”如何。可以说,环保产品与传统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改善环境和社会生活品质的功能。
环保产品就是在其生命周期全程中,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的产品,主要包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选用清洁原料、采用清洁工艺;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不产生或很少产生环境污染;产品在回收处理过程中很少产生废弃物;产品应尽量减少材料使用量,材料能最大限度地被再利用;产品生产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所消耗的能源应达到最少。
绿色环保产品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1985年全球开发出的绿色产品仅占新产品总数的0.5%,到1990年上半期已上升到9.2%,增长了18倍;德国,1991年有3600多种绿色的标志产品,到1993年9月绿色产品类别增至75个,产品约有4000种,1995年则达到近6000种,超过全国商品种类的30%;日本,1990年11月底仅有31类850种绿色产品,1993年8月则增至55类2500种产品;加拿大,1990年底只向18种产品颁发了58张许可证,到1993年8月已有57个大类800多种产品获得绿色标志;美国,在1990年,当年有26%的家用产品都是在“绿色旗帜”下推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绿色产品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而且发展势头不减。发达国家的绿色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品、电器、汽车等领域,例如,世界上对“绿色汽车”的积极研制,照相机的回收处理,低汞或无汞的“绿色电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