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匆忙走路的人
严文井
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端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往往已经走过了几次,还不知有些什么曾经在我们旁边存在。有一些人就永远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他在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俨然是有所焦灼,等到稍微有一点愉快来找寻他,除非是因偶然注视别人一下令他反顾到自己那些陈旧的时候内的几个小角落,(甚至于这些角落的情景因为他太草率的度过的缘故他也记不清了)。这种人的惟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
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的消费在期待一个时刻,那个时刻对于他好象是一笔横财,那一天临到了,将要偿还他的一切。于是他弃掉那一刻以前所有的日子在焦虑粗率之中,也许真的那一刻可以令他满足,可是不知道他袋子内所有的时刻已经花尽了。我的心不免替他难过。
一条溪水从它保姆的湖泊往下注时,它就迸发着,喃喃的冲激的发光的往平坦的地方流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芦苇可以使它发生一个旋涡,一块红沙石可以使它跳跃一下。它让时间象风磨一样的转,经过无数的曲折,不少别的细流汇集添加,最后才徐徐的带着白沫流入大海里,它的被人叹赏决不是因它最后流入了海。它自然得入海。诗人歌颂它的是它的闪光,它的旺盛;哲学家赞扬它的是它的力,它的曲折。这些长处都显现在它奔流当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个终点。终点是它的完结,到达了终点,已经没有了它。它完结了。
我们岂可忽略我们途程上的每一瞬!
如果说为了惧怕一个最后的时候,故免不了忧虑,从此这个说话人的忧虑将永无穷尽,那是我们自己愿意加上的桎梏。
一颗星,闪着蓝色光辉的星,似乎不会比平凡多上一点什么,但它的光到达我们的眼里需要好几千年还要多。我们此刻正在惊讶的那有魁力的煜人眼目的一点星光,也许它的本体早已寂冷,或者甚至于没有了。如果一颗星想知道它自己的影响,这个想法就是愚人也会说它是妄想。星星静静的闪射它的光,绝没有想到永久同后来,它的生命就是不理会,不理会将来,不理会自己的影响。它的光是那样亮,我们每个人在静夜里昂头时都发现过那蓝空里的一点,却为什么没有多少人于星体有所领悟呢?
那个“最后”在具体的形状上如同一个点,达到它的途程如同一条线,我们是说一点长还是一条线长呢?
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这个最会讲究利益同价值的人类却常常忽略了他自己的价值。
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我不是怀疑者。
不是吗?最完善的意义就是一个时间的完善加上又一个时间的完善,生命的各个小节综合起来方表现得出生命,同各个音有规律的连贯起来才成为曲子,各个色有规律的组合起来才成为一幅画一样。专门等待一个最后的好的时刻的人就好象是在寻找一个曲子完善的收尾同一幅画最后有力的笔触,但忽略了整个曲子或整幅画的人怎么会在最后一下表现出他的杰作来?
故此我要强辩陨星的存在不是短促的,我说它那摇曳的成一条银色光带消去的生命比任何都要久长,它的每一秒没有虚掷,它的整个时辰都在燃烧,它的最后就是没有烬余,它的生命发挥得最纯净。如果说它没有一点遗留,有什么比那一瞬美丽的银光的印象留在人心里还要深呢!
过着一千年空白日子的人将要实实在在的为他自己伤心,因为他活着犹如没有活着。就一个人说,他作事应该只问其是否应该作,而不计较其个人的利害,亦不必计较其事的可能底成败。此即是无所为而为。
成功与失败
冯友兰
就一个人说,他作事应该只问其是否应该作,而不计较其个人的利害,亦不必计较其事的可能底成败。此即是无所为而为。若作事常计较个人的利害,计较其事的可能底成败,即是有所为而为。有所为而为者,于其所为未得到之时,常恐怕其得不到;恐怕是痛苦底。于其所为决定不能得到之时,他感觉失望;失望是痛苦底。于其所为既得到之后,他又常忧虑其失去;忧虑亦是痛苦底。所谓患得患失,正是说这种痛苦。但对于事无所为而为者,则可免去这种痛苦。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对于事无所为而为,没有患得患失的痛苦,所以坦荡荡;小人有所为而为,有患得患失的痛苦,所以常戚戚。
坦荡荡有直率空阔的意味。君子作事,乃因其应该作而作之,成败利害,均所不计较。所以他的气概是一往直前底;他的心境是空阔无沾滞底。所谓胸怀洒落者,即是指此种心境说。就其一往直前及其心境空阔无沾滞说,他的为是无为。戚戚有畏缩,勉强,委曲不舒展的意味。小人作事,专注意于计较成败利害,所以他的气概是畏缩勉强底,他的心境是委曲不舒展底。就其畏缩勉强及其心境委曲不舒展说,他的为是有为。
我们说:一个人对于作某事不必计较成败,并不包涵说,一个人对于作某事,并不必细心计划,认真去作,对于作某事,一个人仍须细心计划,认真去作,不过对于成功,不必预为期望,对于失败,不必预为忧虑而已。事实上对于成功预期过甚者,往往反不能成功。对于失败忧虑过甚者,往往反致失败。不常写字底人,若送一把扇子叫他写,他写得一定比平常坏。这就是因为预期成功,忧虑失败,过甚的缘故。《庄子·达生》篇说:“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得内拙。”有所为而为者,所重正是在外。无所为而为者,所重正是在内。
一个人一生中所作底事,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所愿意作者,一部分是他所应该作者。合乎他的兴趣者,是他所愿意作者;由于他的义务者,是他所应该作者。道家讲无所为而为,是就一个人所愿意作底事说。儒家讲无所为而为,是就一个人所应该作底事说。道家以为,人只须做他所愿意作底事,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底。儒家以为,人只应该作他所应该作底事,这在心理上是过于严肃底。我们必须将道家在这一方面所讲底道理,及儒家在这一方面所讲底道理,合而行之,然后可以得一个整个底无所为而为底人生,一个在这方面是无为底人生。
一个自由的人,他不会向我祈求,他会自己来向我索取我的赠品……而你,只不过是你自己欲望的奴仆。
在生活面前
高尔基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
“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真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
“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
“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
“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吧!”生活严肃地说。
“我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他愤慨地扬声说道,“我想当生活的主宰,可我现在必须俯首弯腰服从生活的法则,而受到它的重压——这是为什么?”
“喂,你讲干脆点!”另外一个人说道。他站得离生活近些。可前者不理会后者的话,继续说道:“我要生活的自由,我要生活得万事如意的自由;我不愿因为义务而当他人的附属品——不管是同伴或者奴仆;我要想当什么就当什么——即使是当同伴或者奴仆,也要随我的心愿。我不愿做社会的一砖一瓦,因为社会为修建自己福利的牢笼,而把我想放哪里就随意放哪里。我是人,是生活的灵魂和理智,我应该是自由的!”
“请停一下!”生活说,“你讲多了,我知道你往下还要说些什么。你想当自由的人!那好吧,你就当自由人吧!你来同我斗,你斗过了我,你就能当我的主人,我就是你的奴仆。你知道,我生性冷酷,缺乏热情,但对胜利者是恭顺的。可是需要斗过我才行!你能为自身的自由同我斗争吗?你行吗?你有足够的力量战胜我吗?你相信自己的力量吗?”
可这个人沮丧地说:
“你逼使我同你斗争,你像磨石一样,伤佛要把我的理智磨成一把利刃,可这把利刃却深深地刺进和伤害了我的心灵。”
“您跟生活说话要严肃点,不要牢骚满腹。”第二个人说。
可前者毫不理会,还继续说:
“我受不了你的重压,我要休息。啊,让我尝尝幸福吧!”
生活冷冰冰地笑了一下,问道:
“你说吧,你是向我要求还是祈求?”
“祈求。”那人的回答像回音那么细柔。
“你祈求的样子简直像个没出息的乞丐,但是,我的可怜虫,我必须对你讲清——生活是不行施舍的。你知道什么呢?一个自由的人,他不会向我祈求,他会自己来向我索取我的赠品……而你,只不过是你自己欲望的奴仆。只有那些奋力抛弃繁多欲望,而投身于实现一个愿望的人,才是自由的人。明白了吗?去吧!”
他明白了,于是像狗一样地躺倒在冷酷的生活脚下,企求悄悄地享受点从生活的餐桌上扔弃的残饭剩菜。
这时,严峻的生活把她那双冷漠的目光转向另外一个人——那人脸形粗犷,但却善良。
“你祈求什么?”
“我不是祈求,我是要求。”
“要求什么?”
“公理在哪儿?你把公理给我。其它的一切我以后再要。现在我需要公理。我长期而耐心地等待,我靠劳动生活,没有休息,没有光明。我一直在等待……相信公理总是有的!公理在哪儿呢?”
生活无动于衷地答道:“你去夺取吧!”我只为今天设法使自己适应现状,却不是设法使一切适合自己的欲望。我顺其自然地接受自己的家庭、事业与运道,并使自己适应它们。
只为今天
卡耐基
我只为今天而快乐。这样便可假定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多数人的快乐大致依他们的决心而定”是正确的。快乐发于内心,它不是一件外在的事情。
我只为今天设法使自己适应现状,却不是设法使一切适合自己的欲望。我顺其自然地接受自己的家庭、事业与运道,并使自己适应它们。
我只为今天而照顾自己的身体。我要锻炼它、爱护它、滋养它,不滥用它也不漠视它,使它成为一部完美的机器,以供我差谴。
我只为今天而设法强固自己的思想。我要学习有用的东西,我不要精神怠惰,我要读些需要努力、思想和专心的东西。
我只为今天而举止适度。我要尽可能仪态优雅,衣著适宜,低声说话,举动有礼,勤于称赞,却不批评,任何事情不吹毛求疵,也不企图管制或改进任何人。
我只为今天而活,为这一天而努力,并不想一次解决自己整个生命的问题。我能持续工作12小时,但若一生都得这样,就会把我吓坏。
我只为今天而订下一个计划。我要写下自己每小时期望做什么。我也许不能确实依它而行,但我总是有个计划。我要除去匆忙与犹豫这两个害人精。
我只为今天而给自己安排独处的半小时,并且放轻松。在这半小时里,有时我会想想上帝,多少使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有正确的估量。
我只为今天而无所畏惧,我不害怕去快乐,去享受美丽的事物,去爱,并相信我所爱的人们也同样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