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上校用的办法是惯常的户籍查询、布控寻访等方式,故而费时费力而难见成效。上尉却善于改变思路,上尉思维的“终端目标”是美女的地址,那么,谁知道她的地址呢?显然是常光顾其门者——在公共人员中,送花人应是首选,因为美女总是与鲜花联系在一起的。
这里的关键是找到一个中介点——鲜花店,这是上尉的高明之处。利用中介点拉近与目标的距离,这是破除习惯的重要路径。
年轻人做事要讲变通,千万不能“一棵树上吊死”。一招行不通时,就换另一招。只要肯改变思路去寻求变化,就一定能发现新出路。只有懂得变通,才可以灵活运用一切他所知的事物,还可巧妙地运用他并不了解的事物,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做的事情处理好。
转换视角,有更多的路可以走
原本同样的事物或问题,只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就能够得出多种不同的结果。
我们常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人会选择放弃,有的人会选择不达目的不罢休,而有的人会改变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毫无疑问,最后一种人是最有可能解决问题,并有大的收获的人。
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必担心豆子卖不完。
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再拿出来卖给行人。如果豆浆卖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做豆腐干来卖。而豆腐干卖不出去的话,就把这些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
还有一种选择是: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芽,几天后就可以改卖豆芽。如豆芽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如豆苗还是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上百颗豆子,想想那是多划算的事。
一颗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可以有无数种精彩的选择,一个人更是如此,当你遭受挫折的时候,千万不要丧失信心,稍加变通,再接再厉,就有美好的前途。条条道路通罗马,要相信自己终会成功的。
年轻人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与其死盯住不放,不如把问题转换一下,化难为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聪明人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不聪明的人可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事实上,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化繁为简,就体现了一种新的视角。“曹冲称象”中,曹冲之所以能够把称大象这么一个复杂的困难问题变得简便易行,关键是他把“称大象”变成了“称石头”。
有一个农民,当地人都说他是个聪明人。因为他爱动脑筋,所以常常花费比别人更少的力气,获得更大的收益。秋天收获土豆后,为了卖个好价钱,大家都先把土豆按个头分成大、中、小三类,每家都起早摸黑地干,希望快点把土豆运到城里赶早上市。而这个农民却与众不同,他根本不做分捡土豆的工作,而是直接把土豆装进麻袋里运走。他在向城里运土豆时,没有走一般人都经过的平坦公路,而是载着装土豆的麻袋,开车跑一条颠簸不平的山路。这样一路下来,因为车子的不断颠簸,小的土豆就落到麻袋的最底部,而大的就留在了上面,卖的时候大小就能够分开了。这样,他的土豆总是最早上市,因此,他每次赚的钱自然比别人家的多。
在现实的生活中,当我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那是由于我们只在同一角度停留造成的,如果能换一换视角,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换一面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改观,创意就会变得有弹性。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
管家曾让人在林园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林园,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林园内依然不断遭践踏、破坏。于是管家请示迪梅普莱。她沉思片刻,让管家做一些大牌子立在路口,上面醒目地写明: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抵达。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林园。
对于非常强大的障碍,如果我们没有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力量去打垮它,只是一味地直线前进,盲目蛮干,轻则徒劳无功,重则头破血流,丢盔卸甲,甚至惨败。
但如果我们动动脑筋,变换一下思路,不去向强敌直接挑战,不去触动和攻击障碍本身,而是采取避实击虚,避重击轻的迂回方式,先去解决与它发生密切关系的其他因素,最后使它不堪一击或不攻自破,比起硬碰硬的真打实敲,会更加有效。
放弃无意义的固执,适时变通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从而轻松地走向成功。
人的思维是活跃的,所以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学会变通,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才是明智之举。尽管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做事态度,但有些时候,过度的坚持,就会变成一种盲目的行为,最后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洪水淹没了村落。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祷告,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这时,一个救生员驾着小船来到教堂,说道:“神父,赶快上来。”
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上帝会来救我的。”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了:“神父,快上来!不然你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着我的教堂,我的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
又过了一会儿,洪水已经把教堂整个淹没了,神父在洪水里挣扎着。一架直升机飞过来,飞行员丢下绳梯大叫:“快!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神父还是固执地说:“不!上……上帝会来救我的……”话还没说完,神父就被淹死了。
神父死后见到了上帝,他很生气地质问:“上帝啊上帝,我一生那么虔诚地侍奉你,你为什么不肯救我?”
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小船去找你,你不要;第二次,我又派了一艘快艇去救你,你还是不肯上船;最后,我派了一架直升机去救你,结果你还是不肯接受。是你自己太固执了,怎么能怪我呢?”
故事是现实的一个侧面,生活中的许多年轻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要求、自己的主见,最后却失去了许多的东西。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向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两只青蛙毗邻而居,一只住在深水池内,很难被人发现;另一只住在浅水沟里,因为沟里的水少,旁边还有一条马路,所以很容易被人看到。
住在深水池里的青蛙就劝告它的朋友,说它住的地方太危险了,劝它和自己同住。但那只青蛙拒绝了,它说它已经在浅水沟里住习惯了。
没过几天,一辆车经过那浅水沟,将那只住在浅水沟的青蛙压死在轮下。
当有人在你人生奋斗的途中,向你提出一些建议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理智地分析。一方面不要因他人的错误劝解而放弃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要拒绝对方正确的规劝而固执己见。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拾柴糊口,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俩人喜出望外,当下两个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挑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一场大雨,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雨水,重得完全无法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生命旅程中有太多的障碍,原因有很多,但由于过度的固执和无知造成的却不在少数。在别人好心的建议之下,一定要经过仔细地分析和思考,去处理所要面临的事情,切不可盲目地固执己见,最后害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