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五四时期"人的觉醒",新文学作家们还对妇女本性中的"母性"给予了极大关注。自幼缺少家庭温暖与母爱的张爱玲,对母爱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母爱这大题目,像一切大题目一样,上面做了太多的滥调文章。……其实有些感情是,如果时时把它戏剧化,就光剩下戏剧了,母爱尤其是"。张爱玲以其悲观主义的眼光审视人生,将笼罩在内心深处的家庭生活的阴影投射到笔下人物身上,这使得曹七巧迥异于冰心等作家笔下的母亲。曹七巧同样身为人之母,而在她心理性格走向变态后,却是那样残酷无情,她将悖于人伦常情的报复施向亲生儿女,甚至以"母亲"的形式吞食了儿女的幸福和生命,她人性中的"母性"已泯灭殆尽。
既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而又在社会环境的挤压下,堕落为上层社会腐化的典型,人性由被践踏、残害到终至灭绝,曹七巧这样的悲剧形象,在现代文学中是绝无仅有的。
1990年
"生的坚强"、"死的挣扎"的悲壮乐章--萧红《生死场》简论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一批后来被称为"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工作者陆续来到关内,他们满怀对日本侵略者和封建统治的仇恨,满怀对故乡亲人的眷恋,以热情的笔触,描绘东北人民的生活,写出沦陷区人民的苦难与觉醒。女作家萧红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之一。
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有悄吟等。1991年6月,她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在孤苦和寂寞中,萧红送走了自己的童年。1930年,为了逃避包办婚姻,她毅然从封建家庭中出走,在北京和哈尔滨度过了一段遭遇不幸的日子。1932年秋,萧红与萧军结成患难伴侣。翌年,她正式开始了文学创作,并与萧军出版了他们的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6月,萧红与萧军一道,离开了荆天棘地的哈尔滨来到了青岛,在青岛完成了《生死场》的创作。同年10月,他们又一起来到左翼文学的发源地上海,不久即与鲁迅相识。在鲁迅先生的热情扶持和帮助下,《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了,萧红从此步入了作家的行列。此后,萧红又连续写作、出版了散文集《商市街》、小说散文合集《桥》《牛车上》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先后辗转于武汉、山西、重庆、香港等地,尽管身染疾病仍辛勤创作,先后写出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喊》、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等。1942年1月,这位曾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却不幸病逝于香港,终年只有三十一岁。
《生死场》是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最早表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统治下东北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小说。鲁迅先生在他为《生死场》所写的序言中曾说:"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恶文艺和功利有关的人,如果看起来,他不幸的很,他也难免不能毫无所得。"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既是鲁迅先生对《生死场》全部内容的高度提炼,也是对作品命题的准确注释。
《生死场》深刻的主题,在其清新独创的艺术构思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部小说结构布局别开生面,脱出一般小说的结构方法,没有按照矛盾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轨迹来安排故事,而是精心选取、细致描绘了一个个普通的生活片断、场景,以一幅幅真实而又连缀自然的乡土、人生的画面,来完成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出作品完整的思想倾向。
《生死场》共有十七章,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小说的前十章为第一部分。从不同侧面勾画出"九一八"以前的十年间,哈尔滨附近一个农村的农民们在封建反动政权的统治下,被剥削、被奴役,为生而死的不幸生活。小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看来只是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诸如二里半的一家在麦场寻找山羊,王婆为交纳地租将老马赶进屠场,金枝姑娘与小伙子成业恋爱和成婚,妇女们受着"生"的折磨惩罚,美丽而病瘫的女人月英在死神面前呻吟,当"红胡子"的王婆之子被官府枪毙,瘟疫流行而死亡遍布村中……而通过这些若断若续、平淡无奇的生活画面,却让读者看到了旧中国农村血淋淋的现实缩影。在这穷乡僻壤中,农民们没有什么企求,没有什么奢望,只是应付着维系生命的起码生活。从夏到秋,从冬至春,他们摆脱不了地主的盘剥、穷困的蹂躏和愚昧的捉弄。他们因袭着旧的传统,在世代相传的旧生活里进行着生死挣扎,"蚁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用自己的血汗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大地,种出食粮,养出畜类,勤勤苦苦地蠕动在自然的暴君和两只脚的暴君底威力下面。"
与此同时,小说还进一步展示出在这种混合着血与泪的生活重压下农民的不平,表现了他们为"生"而作的种种挣扎。为了反抗地租加价,赵三和李青山等人组织了"镰刀会"。这次斗争虽未正式行动就宣告了失败--"赵三去坐监牢,李青山他们的"镰刀会",为了赵三也就衰弱了!消灭了!"但"石在,火种是不会熄灭的"。王婆在儿子被官府枪杀后,曾在悲愤中服毒死去,人们把她装进了棺材,她竟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她从女儿身上又看到了希望,支持女儿也走哥哥的道路。她训诫女儿:"谁杀死你哥哥,你要杀死谁!"……蕴蓄在农民心底的反抗火种,在新的条件下,必将燃起熊熊的烈火。
小说的后七章为第二部分,着力写亡国的现实促使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重压下的农民觉醒,并奋起斗争。"九一八"的枪声响了,平地卷来了"黑色的舌头",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村庄。"村中添设出异样的风光,日本旗子,日本兵"。在"王道"之下,田地在荒芜,人民被掳掠、被奸淫、被枪杀。亡国的灾难,残酷的现实,促使受尽压迫剥削、往日似乎浑浑噩噩的村民们,眼光由顾及自家的琐事,转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从前不晓得什么叫国家,从前也许忘掉了自己是哪国的国民"的人们,团结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愤怒地投入了伟大的抗敌斗争。倔强的老王婆站起来了,成了抗日的积极分子,她为抗日村民站岗、放哨,掩护抗日战士,把女儿送到抗日前线。忏悔过的"好良心"赵三站起来了,"他逢人便讲亡国、救国、义勇军、革命军",积极主张"招集小伙子们,起名也叫革命军"与敌人斗,并动员自己的儿子放胆去干。就连那昔日眼中只有自己的一只山羊的二里半也站起来了,终于拖着他那条不健全的腿,舍弃了他相依为命的老山羊,跟着李青山去投奔义勇军!……在民族的共同敌人面前,村民们悲壮地站上了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前线。在集体宣誓抗日的大会上,在"苍苍然蓝天"和"血迹模糊的大地"之间,村民们大义凛然地发出了悲愤的誓言:"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这是危难之中的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心声!小说结尾,虽然这支自发组织起来的队伍在五天前就被敌人打散了,但斗争失败后,村民们认识到只有再组织起来去当革命军,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他们辞别了残破的家乡,走向新的斗争路程。小说艺术地再现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必然要走上反压迫、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斗争道路,形象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精神的主流。正如胡风在《读后记》中所概括的:"这写的只是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偏僻的村庄,而且是觉醒的最初的阶段,然而这里面是真实的受难的中国农民,是真实的野生的奋起。它"显示着中国的一部分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
《生死场》正是通过这样独具匠心的艺术布局,通过一幅幅看似零碎片断的生活剪影,一个个生与死交替实现的场景,在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而又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横断面的描绘勾勒中,真实地再现了沦陷前后东北人民的日常悲欢、生死挣扎,成功地表现了质朴而坚强的北方农民怎样由蒙昧到觉醒,由"蚁子似的为死而生"到"巨人似的为生而死"。从而使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得到深刻的开掘,又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浓郁深沉的抒情色彩,是《生死场》呈现出的又一特色。读着这部小说,读者不只会被书中对农民日常生活风习的出色描绘所吸引,更会被在这些叙事和描绘中融入的作者深挚的感情而打动。作者或融情入景,或体物赋情,成功地将叙事、描绘和抒情有机地结合成一体,从而使作品产生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生死场》对农民热爱家畜的感情的描写曾为人称道,以为"在我们已有的农民文学里面似乎还没有见到这样动人的诗片"。其实,作者所抒发的,又何尝仅仅是农民热爱家畜的感情呢?小说开头,对二里半发疯似的寻找迷路的老山羊的情景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结尾对二里半临行时与老羊的惜别之情的描写又是那样感人。字里行间,不仅写出了二里半对家畜真实而又质朴的感情,也渗透着作者对贫苦农民从麻木不仁到觉醒斗争的期待和赞颂。在小说的第三章"老马走进屠场"里,作者写王婆走进屠场,竟"好像自己踏进刑场了!她努力镇压着自己,不让一些年青时所见到刑场上的回忆翻动",但记忆里刽子手挥刀杀人的情景却和眼前屠场血淋淋的现实交织在一起,"仿佛是箭,又像火刺烧着王婆",使她觉得自己"快要变做一块铅了!沉重而没有感觉了!"这是怎样难忍的一刻呀!王婆得到三张票子,只可以交纳一亩地租。"她哭着回家,两只袖子完全湿透。那好像是送葬归来一般。家中地主的使人早等在门前,地主们就连一块铜板也从不舍弃在贫农们身上,那个使人取了钱走去。王婆半日的痛苦没有代价了!王婆一生的痛苦也都是没有代价"。这段描写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王婆的悲伤痛苦和对牲口刻骨铭心的爱的同时,作者对封建反动政权统治下的农民的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也跃然纸上。
更能撼人心魄的,是小说还通过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写出了北方农民对日寇的愤恨、对祖国的爱恋。其中,作者的反帝爱国热情与她所写的人物、生活已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小说第十三章"你要死灭吗?"叙写了村民们集体宣誓抗日的宏壮悲愤的典礼:
四月里晴朗的天空从山脊流照下来,房周的大树群在正午垂曲的立在太阳下。畅明的天光与人们共同宣誓。
寡妇们和亡家的独身汉在李青山喊过口号之后,完全用膝头曲倒在天光之下。羊的脊背流过天光,桌前的大红蜡烛在壮默的人头前面燃烧。李青山的大个子直立在桌前:"弟兄们!今天是什么日子!知道吗?今天……我们去敢死……决定了……就是把我们的脑袋挂满了整个村子所有的树梢也情愿,是不是啊?……是不是?……弟兄们?……"
回声先从寡妇们传出:"是啊!千刀万剐也愿意!"
哭声刺心一般痛,哭声方锥一般落进每个人的胸膛。一阵强烈的悲酸掠过低垂的人头,苍苍然蓝天欲坠了!
老赵三立到桌子面前,他不发声,先流泪:
"国……国亡了!我……我也……老了!你们还年青,你们去救国吧!……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扯碎,等着我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子插进坟顶,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我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不……不是亡……亡国奴……"
浓重不可分解的悲酸,使树叶垂头。赵三在红蜡烛前用力鼓了桌子两下,人们一起哭向苍天了!人们一起向苍天哭泣。大群的人起着号啕!
他们面对着枪口"盟誓":"若是心不诚,天杀我,枪杀我,枪子是有灵有圣有眼睛的啊!"这悲壮激烈的场面,是觉醒的北方农民向敌人讨还血债前的祭祀礼,是同仇敌忾的祖国人民抗日救亡意坚志强的写照!没有被"驯服"的人们,告别了"暂时做稳了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在民族和阶级的"生死场"上崛起了。正是在这浓重而带有原始性的悲壮气氛中,融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情绪和精神,作者的反帝爱国之情如火山喷涌而出,和她笔下的人物发出了同一个声响。这种洋溢在抒情和叙事的结合中的真挚、悲壮的美,既以其流露出的高尚纯净的思想情感感染着读者,又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生死场》这一"生的坚强"、"死的挣扎"的悲壮乐章,在30年代出现,曾给文坛以"不小的新奇和振动"(许广平语),为民族斗争增强了力量,以其鲜明的思想倾向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众所瞩目。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重读这一作品,仍会帮助读者认识了和解"九一八"前后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重压下祖国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给人们以生动的教育和优美的艺术享受。
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