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付印之前,我曾把原稿呈送到两所著名大学,请求指派权威教授加以审读,希望能修正其中的不当之处。
这项请求获得批准,原稿经过仔细审查后,除了稍稍更动了几个字之外,其他内容未做任何修改。
审查这部原稿的一位教授作了如下表示:“这真是一大悲剧,进入高中就读的男女学生,没能有机会接受书中15项法则的训练。更遗憾的是,我所执教的这所大学以及其他大学,也未能把这些内容列入学校的课程之中。”
本书作者希望这本成功教程能充当你人生的蓝图或生活地图,引导你获得成功,因此我们最好再描述一下“成功”的定义。
成功就是培养自己的能力,并在不妨碍他人权益的情况下,运用这一能力得到自己生活中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我特别强调“能力”二字,因为它和成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目前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适者生存”这一法则的证据普遍存在。基于这些事实,所有人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享受持久的成就。
那么什么是“能力”呢?能力就是有组织的努力。本书将教给人们如何将“事实”与“知识”
在大脑中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合力。本书作者可以给你一个肯定的承诺,那就是:只要你熟读本书并加以运用,就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任何东西,在“任何”前面你只需要加一个限定语——“理性”范围之内。
这一能力包括你的教育程度、你的才智、你的承受力、你的性格,以及本书第16讲中所描述的各种品行,所有这一切都是获取成功的最基本因素。
所有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在他的意识或潜意识中,都毫无例外地曾借助本书所描述的15项因素或其中的某些因素。如果你对这一说法有所怀疑,那么你应该先熟读第16讲,这样你就能正确分析本书,并分析卡耐基、洛克菲勒、希尔、哈里曼、福特及其他拥有巨大财富的成功人物,你将会发现,他们十分了解并善于运用“有组织的努力”这一法则,这一法则就像一条不容争论的金线贯穿此书。
大约20年前,我曾访问卡耐基先生,希望撰写一篇有关他的报道。我请教于他,想知道他的成就应归功于哪些因素。他微微笑着回答说:“年轻人,在我回答你的问题之前,你愿意为你所谓的’成就’下一个定义吗?”
等到他看出来,我被他的反问弄得有点不知所措时,他又继续说道:“你所谓的成功,就是指我的金钱,是不是?”我向他解释,大多数人都是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于是,他说:“哦,好吧,如果你想知道我是如何赚到我的钱——如果这就是你所谓的成功的话——我可以这样回答你。在我的企业里,有一个“智囊团”存在,这个“智囊团”由十几个人组成,这些人组成了我个人的顾问团,他们包括管理员、经理、会计、化学家及其他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集团中并没有谁是所谓的“主导”。把团体中的各种思想综合、协调、组织起来,并在一种和谐合作的精神下把他们引至一个确定的路线,这就是使我赚大钱的原因。在这个团体中,没有两种思想是完全相同的,但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做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做得比世界上的任何人更出色。”
就在那时,我萌发了要据此写一本书的念头,但直到后来,这一念头才开始生根发芽。这次访问揭开了以后多年的研究工作,并发现了前面所说的心理法则——“智囊团”。
我听到了卡耐基先生所说的每一句话,但直到我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以后,才明白他的那番话所隐含的意义,才真正理解他所说的话。这一原则并没有太多的奥妙,只不过是15大成功法则的一项基础——合作努力。
卡耐基的顾问人员组成了一个“智囊团”,经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形成了一种“智囊团”,因此卡耐基先生所从事的每项商业或工业活动,都能赚进几百万美元。钢铁企业只不过是卡耐基事业的一部分而已。这一“智囊团”若是用以从事煤矿事业、银行业、百货业,同样也可以大获其利,因为思想就是力量——只要你能把自己的思想组织起来,并使你自己和其他人的思想相互融合,共同为实现生命中的一项“明确的核心目标”而努力,那么你就可以拥有这份力量。
在开始写作本书不久,我仔细研究了卡耐基先生以前的一些商业助理,证明不但有所谓的“智囊团”存在,而且这一法则更是卡耐基先生成就终身事业的主要来源。
在曾经和卡耐基共事过的人之中,最了解卡耐基先生的莫过于史威伯先生。史威伯在下面的这段话中,十分准确地描述了卡耐基先生的个性,在他的个性中有些很“微妙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他出人头地。
我从未看过有人像他这般富有想象力、无穷的智慧以及透彻的理解力。他能读懂你的思想,并把你的一切作为思想储存到他的脑海中。你尚未开口,他似乎已经知道你要说什么。他思维敏捷,而且他还有一种深入观察的习惯,这使得他能了解每一件事。
但他最杰出的天赋才能是具有激励他人的能力。他的身上总是散发出一种自信。若你对某些事情有些疑惑,可以和卡耐基先生讨论,他会立刻使你明白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并使你绝对相信自己的想法,甚至他也会指出其中的弱点,从而消除你的疑惑。这种吸引人、鼓舞人的个性来自于他的自信。
他的领导成就有目共睹。我想,在企业史上,除了他之外,再也难以找到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他对自己企业的工作细节一无所知,而且他本人丝毫不懂钢铁或工程技术,却建立起了一个如此庞大的企业王国。
卡耐基先生激励他人的能力,来自于比钢铁更深一层的我们无法判定的能力。
在上面这段话中,史瓦伯先生肯定了“智囊团”原则。我也认为这种“智囊团”就是卡耐基先生成功的主要原因。
史瓦伯还证实了这样一种说法:卡耐基先生在其他行业中也可以取得同样辉煌的成功。
因为很显然,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而不是因为他了解钢铁业的知识。
这种想法对于那些尚未获得杰出成就的人来说应该最感安慰了,因为这种想法表明,成功只是正确运用所有人都知道的某些原理或法则而已,这些法则在本书的第16讲中有很详尽的描述。
卡耐基先生学会了运用“智囊团”的法则,这使他能够融合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并能将它们组成一个整体,为实现一项明确的目标而努力。
不管是在战争中、工商业界或其他行业,每一位战略家都了解组织与合作的价值。每一位军事战略家都了解在敌军内部散播不满的意义,因为这会破坏敌军内部的组织合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对宣传战的效果已听过许多,宣传所产生的瓦解力量比战争中所使用的枪炮和炸药更具破坏力,这种说法绝不过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就是盟军交由法国元帅福柯指挥。许多资深的军方人士宣称,这一决定注定了德军失败的命运。
现代铁路桥梁就是“合作努力”法则的一个最佳例子,这种桥梁的结构明显地表现出,几千吨的重量可以由数量有限的钢筋和铁梁承担下来,这些材料经过特别精心设计,使重量平均分担于各处。
这里我们可以重提一个古老的故事。有个人养了7个儿子,这7个儿子经常争吵。有一天他把儿子召集到面前来,并告诉他们,他们如此缺乏团结,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他准备好7根棍子,把这7根木棍绑成一束。他要求几个儿子一个个拿起这束木棍,用力把它折断。每个儿子都上前一试,但无法折断。接着他把绳子砍断,把这些木棍分给他的儿子们,一人一棍,并要他们把棍子放在膝上,然后用力折断。结果所有的棍子很轻易就被折断了。这时他说:“当你们几个人团结在一起时,你们就像一束木棍,没有人能打败你们。但是当你们彼此发生争吵时,任何人都可以一一把你们打败。”
这位老人和7个儿子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颇有价值的教训,这个教训也可以应用到各个团体、公司甚至国家治理之上。“合作努力”可以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但也能成为强大的危险力量。因此,本书的第16讲中花了很大篇幅描述如何引导这种“合作努力”,使这一力量助人迈向成功。只有这种以真实、公正和正直为基础的成功,才能引向最终的幸福。
这一疯狂追求金钱的时代,蕴含着一个最大悲剧,那就是很少有人在从事他们真正喜爱的工作。本书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读者找到他特别喜爱的工作,以便从中获得丰富的物质报酬和幸福。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本书第16讲附有一份个性分析表,以让读者彻底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
本书的目的主要是激励读者,使你能更好地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唤醒你的进取心、想象力和决心,使你勇往直前,获取你应得的成就。
30年前,有一个人和亨利·福特同在一家工厂工作,两人的工作环境完全一样。据说这个人当时的工作甚至做得比福特还好。而今天这人还在从事同样的工作,周薪不到100美元,而福特先生早已成为世界富翁之一了。
他们两人到底有什么不同?以至于他们在物质财富方面的差距如此悬殊?差别只有这一点——福特能够了解并运用“合作努力”的原则,而另一个人则没有这一能力和认识。
在我执笔写作此书之时,俄亥俄州一个叫谢尔比的小镇正在实施“合作努力”之一原则,其目的在于使镇上的教会与商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这种尝试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神职人员与商人组成了一个联盟,城里的教堂都支持商人,而商人也支持教堂。教会和商会的地位都得到巩固,可以这么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失败。因为这个联盟中的其他成员根本不容许他们的同伴失败。大家组成一个联盟,以共同力量来支持每一个成员。这项联盟为谢尔比小镇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
这项计划进行得很好,结果十分令人满意。因此目前各方都在努力,希望把这项计划推广到美国其他城市。
你若想深刻了解“合作努力”原则如何发挥效力,不妨暂时停下来,在脑海中描绘这种景象: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或其他城市中的教会、报社、扶轮社、广告社、妇女会及所有类似性质的民间团体都能联合组成一个联盟,集中大家的力量为组织中的每一分子效力,也会产生奇迹般的结果。
有三种突出的力量对运用“合作努力”的社团很重要。这三种是:教会、学校和报纸。想想看,如果这三种力量与舆论结合在一起,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会很容易完成这一目标。例如,我们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改变目前的商业道德标准,使得任何不想遵循道德规范的商人无法立足。这种联盟可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整个文明世界的商业、社会和道德倾向。这样一个联盟将有足够的力量为下一代灌注任何思想。
经过前面的讲解之后,你对于所谓的“合作努力”可能已有一个清楚的概念,现在为了进一步强调这一点,我想再重述一遍:要想积聚大笔财富并取得很大成就,必须了解并使用本书第16讲中的一些主要法则。
本书的15大成功法则与经济学和应用心理学各项原理完全符合。你将会注意到,每一讲在实际应用中离不开心理学知识,因此本书辅以心理学原则的解释,使各讲能够轻易让读者所理解。
在本书的原稿送交出版商之前,作者曾把原稿送给美国最著名的银行家和商人过目。因此,本书经过了最具实用眼光人士的检验、分析及批评。纽约一位最著名银行家在送回原稿时附上了下述评语:我拥有耶鲁大学硕士学位,但我很愿意以这个学位为我所带来的成就来交换你的这本成功学教程为我带来的成就,如果我尚在耶鲁大学时就已接受了此书的训练的话。
我的太太和女儿也都阅读了这部原稿,我太太把你的书称之为“生命中的万能钥匙”。因为她深信,任何人要是能够了解且切实运用这些法则,必将可以在他所从事的行业中出人头地,就如同一位钢琴家一旦学会了运用键盘和乐理之后,将会弹奏任何曲调。
地球上没有完全相似的两个人,因此也没有两个人在阅读完此书之后会获得完全相同的观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阅读本书,理解它,然后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以培养自己完美的个性。
运用心理暗示帮助确定人生目标
在从本书中汲取养分之前,读者有必要做一下自我分析。用附在第1讲后的调查表即可找出自己的不足。当你熟读本书内容之后,再做这一测试,因为只有在阅读本书之后,你才可能了解自己,更准确地回答那些问题。据这一问卷调查,有经验的性格分析专家将能精确地判断你的各种能力。
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协助读者发现他们的天赋才能,同时也希望协助他们把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加以组织、协调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