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学问,学问,只学而不问,何以“学问”。若想要在学识上跨一大步,那么就得虚心请教他人,不要放不下你的“身段”。
放下身段,虚心求教
人的“身段”是一种自我认同,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不好的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其自我限制也就越厉害。所以,千金小姐不愿意和下女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他的身份!
其实这种“身段”只会让人的道路越走越窄,这里并不是说有“身段”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在非常时刻,如果还放不下身段,那么只会让自己无路可走!像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只有挨饿的份。
“放下身段”要比放不下身段的人在竞争上多了几个优势: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而能吸收各种资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资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
1994年唐骏成为微软Windows NT开发组的一名小程序员,在进入微软之前,自己创办了双鹰、好莱坞娱乐影业等公司。为什么他要舍弃自己的公司而去微软当一名小程序员呢?
唐骏说:“我到微软是来学习的。”
“我可以去看微软的书,但永远看不到其精华,我要进去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赌注,我要放弃所有的一切进微软,一切从头来。”
“我当时有三家公司,如果我和盖茨说给我副经理的职位,这肯定不可能。因此我要能上能下。我应聘工程师是行的,所以我进微软是通过做软件工程师进去的。如果我一开始就说要应聘总裁的职位,那么比尔?盖茨肯定认为我脑子坏掉了。”
“想了解微软之所以成为微软的秘密,除了投身于其中,别无他法。否则,即使住在比尔?盖茨隔壁也不行。”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了解微软何以成为微软,为了投身其中,唐骏甘愿放下身段,从一名小职员做起,可谓是一名虚心好学的人。他正是利用微软这个强大的平台,不断地学习、锻炼,最终走向了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成为“打工皇帝”。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1957年,李嘉诚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他马上意识到其中的商机,兴冲冲地飞往意大利。可是,到了工厂门口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他深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也知道应该名正言顺地购买技术专利。情急之中,李嘉诚想到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混进去做一名员工。
李嘉诚在工作中特别留心生产流程。同时邀请数位新结识的同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佯称打算到其他厂应聘技术工人,请教有关技术。通过眼观耳听,他大致悟出了塑胶花制作配色的技术要领。
两个月后,李嘉诚偷师成功、满载而归,带回一大箱的样品花、资料。他刚一到厂,就招来技术员、生产主管,商量生产最新的塑胶花。几乎几周之后,香港的大街小巷几千间花店里都摆满了长江出品的塑胶花。香港掀起了塑胶花热潮,李嘉诚也由此被称做“塑胶花大王”。
每一个即将踏入职场或者已经身在职场的人都要明白,本科毕业或是博士毕业,并不代表你就是高端人才,只能说明你受过高等教育。在选择工作时,不要过高估计自己,要能潜下心来跟比自己高明的人学习。
每一个行业中顶尖的人才都是经过市场锤炼的。如果你还年轻,那么对你来说,重要的是要敢想、敢冒险,善于学习、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可以毫无顾虑地做很多事情,这是一种积淀,所以说,趁年轻时多学习点东西,多尝试些有用的工作,绝对不是坏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然而,有人却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他不仅虚心好学,且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呢!
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段,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同时,也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批评,做你认为值得去做的事,走你认为你值得走的路!
心之感悟:
那些能成大事的人,必定会有“放下身段”的心态。即便他们身处最底层,其目标也会始终明确、虚心求教、信心坚定,所以能够不断发现新机会,并且很快跑到别人前面。职场中的你,无论职位如何,都不能甘于平庸。
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古往今来,那些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会成功,一定是有方法和原因的,而我们就应该找出其中的方法和原因,虚心地向他们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我们摸索的时间,而且还会少走许多弯路。若是条件允许的话,就可以当面请教那些成功者,多与他们沟通,请他们指点迷津。
一位博士被分到一家研究所里,从而成为这个所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里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博士听说过他俩只是本科学历,就想着也没啥好聊的,因此,就简单地朝他们俩微微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地从水面上如飞似的跑到对面上厕所去了。
这时,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
博士生非常惊讶,但他又一想,刚才没跟他们打招呼,况且自己是博士生,还是不要问了。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了几步,也迈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了。
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他想,太不可思议了,真是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过了一会,博士生也内急了。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就得绕很远的路,但是回单位上就更远,他一时不知所措。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于是也起身往水里跨,心想:“我就不信这本科生学历的人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扑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赶紧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反问道:“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而我就掉水里了呢?”
两位所长相视一笑,其中一位说:“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桩子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不了解情况,怎么也不问一声呢?”
这则小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故事中的博士生正是因为没有虚心向两位所长请教,而导致了一场闹剧。
谦虚是人的一种思想修养,其内涵就是要不管自己有多么得成功能干,都要善于认识自身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并乐于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在我国古代的传统美德故事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典范之例:周公言传身教论谦虚、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晏婴谦躬等等,这一段段生动而形象的故事所揭示的都是一种谦虚处世的真谛。
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汪洋;泰山不择尘土,故能成其崔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把姿态放低点儿再低点儿,只有这样,才能汇聚成一片广阔的成功海洋。
有一位年轻丹青爱好者不远万里来到法门寺,他沮丧地向住持释圆和尚诉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可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位满意的师傅,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甚至他们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要他现场画一幅画。丹青爱好者问画什么,释圆说:“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饮茶,施主就为我画一把茶壶一个茶杯吧。”
年轻人便拿起画笔画了起来,瞬间画出了一把倾斜的茶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茶杯中,可谓是画得栩栩如生。但释圆主持看看了却说他画错了,应该把杯子布置在茶壶之上才是
年轻人疑惑地说:“大师有没有搞错啊,哪有杯子往茶壶里注水的。”
释圆哈哈大笑:“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够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如果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里?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从此虚心像别人请教学习,最后终成丹青名家。
谦虚是一个人良好教养的体现。谦虚的人即便取得了成功也会不断地告诫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他们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己。而骄傲的人常常会满足于一得之功,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起来。这样一个不思进取、自足自满的人,又怎能取得骄人的成就?
富兰克林曾说:缺少谦虚就是缺少见识。德国古典文学家莱辛也说过: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的知识越广,人的本身也越完美。因为有了丰富的知识,人便会谦虚起来。知识越是丰富,人就越是谦虚,人越是谦虚,就对自己所拥有知识越不知足。由此可见,丰富的学识是谦虚的基础,而谦虚的态度则是不断丰富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一个人是否有谦虚的态度,那么对他的成功与进步就有多大的影响。
着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他不仅在京剧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位丹青妙手。他曾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见面总会行弟子之礼,还经常亲自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因为自己是位名演员而自傲。时至今日,还流传着一段段关于他虚心求教和尊敬老师的佳话。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受邀同到一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一步,他一身布衣,非常朴素,而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反观白石老人,倒显得有些寒酸,也没有几个人去招呼他。过了一会,梅兰芳到了,主人宾客都高兴相迎,蜂拥而上,抢着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当他看到被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时,连忙挤出人群,走到老人面前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向他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都很惊讶,齐白石也深受感动。
由此可见,谦虚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前进路上不息的动力。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成绩,整天陶醉在自足自满的心态中,那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而那些为人谦逊、处世豁达、心胸宽阔者,在荣辱得失面前,便会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有了这样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有了这样一种谦虚的心态,一定能铸就人生的辉煌。
心之感悟:
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有机会,你就不妨仔细观察成功者的所作所为,看看他们是怎样合理地支配时间,他们是怎样对待学习,他们是怎样处理问题,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捷径。
凡事多向智者请教
《论语 卫灵公》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的这一段话乍读之下有点莫名其妙,把几个相同的句子堆在一起,让人觉得奇怪,其实这番话文字虽很简单,思想却很深刻。孔子认为,一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有头脑,都要善于提问题,富有研究性。若只是糊里糊涂的过,就真不晓得这样的人该怎么办了。
这个道理在古今都很实用,比如,做哲学家要提问题,科学家要提问题,学生要提问题,处理公文,拿到手上真正用心处理,也要“如之何?如之何?”,究竟这个内容对不对?有没有虚报?实情是这样吗?尤其像执法的人,更要鸡蛋里挑骨头,看有没有冤枉的?有没有放纵的……
千古以来,人们都知道《隆中对》是诸葛亮的杰作,却没有人从另一方面看待这个问题——隆中对是遇事善问的刘备问出来的,如果刘备遇事不肯去问,不善于问,那么诸葛亮的这篇杰作是不会诞生的。也正是因为刘备的这一问,才给自己问出了一个辅政重臣,才给中国问出了千古以来的第一智者,否则诸葛亮会一直在隆中种地——不是隆中对,而是隆中对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让我们来研究一番。
没出山的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
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
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开始了他的千载一问——
“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一听刘备如此诚心相问,如此智慧善问,自然不肯藏智缄言,于是说出了千古名篇——
“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
“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
“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一听大声叫“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历史证明,事后局势的发展完全是按诸葛亮预先画出的这张政治地图进行的,刘备也因此而成就了自己的西蜀基业,这就是肯问、善问的好处。
提问不仅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有用,在学习时也大有其用。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学问,俗话说:“学问,学问,勤学好问”。其实好的问题,就是学问的一半,所以中国人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提问。
我国宋朝时的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学习的整个过程,做过非常精辟的描述。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说法,颇有道理,读书学习的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知与不知的矛盾。从不知到知,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因此,我国古代许多学问家都极力提倡“勤学好问”,“学则需疑”。不会的,就要勤学多问,虚心求教,切不可不懂还要装懂。
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能不能提出问题来,反映学生是不是认真学了;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学生学得是深是浅。我国科学家茅以升解放前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书时,一反中外教育史上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解答”的考试方法,别出心裁地采用“学生出题,由老师回答”的考试方法。
实践证明,这种以考查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来判断学生学习好坏的方法,是符合科学道理的。总之,只有善于学习,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推动学习的深入。正如我国清代学者刘开说的那样:“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正好学者也。”
提问题时要尽量从多侧面来提,这有利于变换思维方式,从多种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不仅要看事物积极的方面,而且要看它的负面影响;要从现象到本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一番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与客观实际相近或相符的结论,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心之感悟:
凡事多问必有益处,因为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揭示事物真相的开始,如果连问题都提不出来,问题也就无从解决了,我们无论处理什么疑难问题都应该这样。凡事多问必多益,因为任何疑难问题都招架不住三个以上问号的敲打,只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
勤学好问,走向成功
俗话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意思是:读书一遍不懂,就要思考,如果还是不懂就要再读。学而不思则罔。读书时,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些不懂的地方就会迎刃而解。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经常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着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正式伽利略的这种不懂就问的品质,才成就了这样一代伟人!
三株药业集团总裁吴炳新,出身贫寒,面对残酷的人生,吴炳新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下地捡粪、除草、灭虫、挖地、挑水等体力活一年干到头,从不空闲。直到11岁时,大哥决定,再穷也要让炳新上学读书,苦难的生活使炳新朦胧地懂得,穷人的孩子要有出头之日,自古以来就是要靠读书。这样才能自己养活自己,才能有立足之地。
吴炳新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拼命地学习,争分夺秒地往前赶课程。没有书,就用手抄;没有纸,用石板代替;没有笔,用石块划。夏天的晚上,别人乘凉神侃的时候,他趴在油灯下苦读;冬天双手冻得通红僵硬,他照旧写字做算术。放学后,他跟大哥去干农活也随身带上一本书,休息时,不是大声朗读课文就是用树枝写写画画。这样,悟性很高的吴炳新仅用4年时间就学完了6年的高小课程。这时,贫穷中断了他的学校生活。不能在学校学习,吴炳新就开始借书读,只要谁家有书,他就去借,别人不肯借,他就硬赖在别人家里看。
每个人的道路不同,有的人是在干中学习的,也获得了成功,而对于吴炳新来说,由于年龄已大,起步晚,就必须更早地做好准备,等机遇出现时,才可能及时抓住。
1954年,全国普遍成立了初级社,16岁的吴炳新自告奋勇当了村初级社会计。由于他的运算能力过人,加之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乡亲们就给他取了两个绰号“铁算子”和“铜嘴子”,后来他又成了11个高级社的总会计。1958年,吴炳新被乡亲们推选去支援包钢建设,包头矿务局把他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
由于他忠实可靠,工作出色,不久就担任了主管会计,后来又被提升为销售科长。面对这些吴炳新并不满足,他感觉到自己的能量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与老同志比,与知识分子比,与矿上一些有文化的人比,差距很大,尽管自己努力工作,可总是赶不上人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发现自己最大的弱点是知识不够,理论功底不坚实。为此,他发誓要补上这一课。
他夜夜攻读,心无旁骛,对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广泛涉猎。他成了一个学习狂,什么都学,没有目的、没有边际。要不是改革开放年代到来,他会这么一直学下去。
当吴炳新在学习的汪洋大海中载沉载浮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吴炳新凭着自己的学识经历,强烈地意识到,党的中心工作转向经济建设,意味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对于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吴炳新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省、剖析自己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中要有所作为,特别是要有大的作为,非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经济理论不可。在吴炳新的知识结构中,经济理论比较薄弱,尤其是商品经济理论更为薄弱。于是他又一次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以求能大展宏图。
吴炳新尽自己一切力量在包头搜集他所能搜集到的一切经济学着作。他白天工作,晚上经常学习到深夜。这样,他系统地学习了欧洲的工业史,尤其是对资本以及由资本所带来的一切社会变迁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研究。然后他又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从英国的大卫?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开始,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吴炳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他最不能忘记的是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日子,一天晚上,他和一位教师,后在三株辉煌时期担任过三株公司下属的研究所所长的王龙卿讨论积累趋势的时候,情激之处,两个人开始大声地辩论起来,老伴还误认为吴炳新和王龙卿在吵架,马上赶来劝阻他们。一直讨论到下半夜,两个人饥肠辘辘,吴炳新才找来一碟花生米和半瓶散装老白干。三杯酒下肚后,两人又进人激烈的讨论状态。
吴炳新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研读了大量的经济学着作,而且还写下了数十万字的经济学论文。这些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虽然是十多年之后才得以面世,但它仍在经济学界、社会学界、文化界、金融界、新闻界、政界、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与思是求取学问,敲开奥秘之门的宝贵所在。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做学问讲究个勤字,勤中苦,苦中乐,本来就没捷径可寻,所谓“读书之乐无窍门,不在聪明只在勤”,课堂上所学只是师傅领进了门,要想有高深造诣全靠自己下苦功。读书只知道吟风弄月讲求风雅,寻章摘句不务实学不求甚解也不深思,这种人永远不可能求到真才实学。
古今中外,凡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必须下真工夫才能求真学问,但是也有一些人只知道吟风弄月,讲求风雅而不务实,只学到一些皮毛。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学习、事业都不会有帮助的。我们读书应该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心之感悟:
勤学好问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可以说,勤学好问的人必定是一位虚心之人人,因为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不妄自尊大!
谦虚谨慎,不耻下问
有这样一个故事:
李相乃唐代的大将军,曾担任大居守(高级武官)。他博览群书,认真细读,勤学好问,学识渊博,受到当朝和后世的赞扬。
李相最喜欢读《春秋》。无论公务怎样繁忙,他每天必须读一卷,终年不懈。读书时,李相误把《春秋》中鲁国大夫叔孙婼的“婼”读成“若”。他手下有个小吏站在他旁边侍读,每当他错读它成“若”时,小吏的脸上就有异样表情,不太好看。次数多了,李相发现了这个情况,感觉很奇怪,便问小吏:“你常读《春秋》吗?”小吏恭敬地回答:“是的。”李相严肃地问道:“为什么每当我读到‘叔孙婼’时,你就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呢?”
小吏见长官那么严肃,以为是责怪自己,连忙躬身跪倒,然后恭谨地回答:“小人过去曾蒙老师教过《春秋》,今日听将军把‘婼’读成‘若’,方才明白过去照老师所教把它读成‘绰’是大错了。”李相见小吏说是老师读错,不由暗自生疑,便说:“恐怕不是你老师的错吧?我没拜过师,这个字是照本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的释文注音读的,一定是我读错了,而不是你读错了。”说完,从书架上取出《经典释文》,让小吏看。小吏一看,才明白李相把字的字形看错了,他委婉地说明正确的读音是“绰”而不是“若”。
李相听了,顿时脸发烧,觉得自己身为大官,日读《春秋》,多次读错字而不自知,十分惭愧。尽管他脸上发烧,却仍能放下架子,走下座位,把太师椅放在北墙边,请小吏坐。
小吏不敢坐:“这是将军的金座,小人岂敢越礼坐!”李相把小吏按在座椅上:“不许动,不然我要生气了!”小吏不敢违背,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局促不安,十分尴尬。李相站在南面,整了整衣冠,然后脸朝北,向着坐在太师椅上的小吏躬身下拜。小吏又要离座,李相喊道:“不许动!”小吏只好坐在椅子上接受他的大礼参拜。
李相行过礼后,诚恳地说:“我身居高位,却常常读错字,实在惭愧。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一字师’,我要再读错字,请你一定要给我指出来,千万不要客气啊!”小吏见李相身为大官,却能如此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深受感动。从此,小吏与李相亲如手足,共同研讨学问。
官位不是学问大小的标志,更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学识与才干。学问和才干来自于学习和实践,不管一个人的职务多高,年龄多大,凡是没有学习和实践过的东西,都是他人的学生,因为知者为师。李相虽居高位,但他却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能胸怀开阔,不耻下问,拜小吏为“一字师”。无独有偶,京剧大师梅兰芳虽享誉世界,却仍虚心学习,不耻下问,而他也有个“一字师”的故事。
梅兰芳与沙市京剧团原艺委主任郭叔鹏有一段交往。那是1950年4月20日,梅先生率团到汉口演《女起解》之时。这出戏,对于从小就和京剧结缘的郭叔鹏来说,不知看了多少遍,但亲睹梅先生的演出还是第一次,因而他显得特别认真。戏中苏三有一段“反二黄”唱段,头一句祟老伯说他是“冤枉难辩”,一个“难”字,让郭叔鹏微微皱起了眉头。不对呀,这个“难”字似乎与整个剧情相悖!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33岁的无名小辈郭叔鹏看完戏径直走进后台,向正在卸装的梅先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梅先生,您看祟公德的念白里面,哪儿有苏三所唱的冤枉难辩的意思呢?相反,倒是说他的官司,可能有出头的希望了。”
“对!对!对!”梅先生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头:“您的意见对,提的很有道理,依你之见,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原来郭叔鹏只想提提自己的见解而已,万万没有料到梅先生不耻下问,请教他这个毛头小伙子,故而一下子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沉吟片刻,郭叔鹏忐忑不安地说:“梅先生,您看能不能只动一个字,即将难辩的‘难’字,改为‘能’字。”
“嗯……”梅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改词不改腔,这样跟头里的念白就比较连贯了,观众听了也容易接受。”从那次后,《女起解》中这句词便都唱“冤枉能辩”了。
6月8日,梅先生在后台又碰到郭叔鹏,便拍着他的肩膀笑着称他为“一字师”,并询问对昨日自己所演戏的看法。这一问正中下怀,原来郭叔鹏心里确实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梅先生,你演的赵女是真疯还是假疯?”梅先生看了看郭叔鹏反问道:“你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郭叔鹏回答说:“我看,赵女应该是装疯,是假的,装出来的疯相是为了欺骗他父亲的。你听:我只得把官人一声来唤,我的夫呀,随儿到红罗帐,倒凤颠鸾。把父亲当丈夫,还要拉他入罗帐,这在赵高看来,女儿是真的疯了,但随儿到红罗帐中的一个‘儿字’,却露出破绽。赵女自称是‘儿’,显然她还知道对方是‘父’了。这是神态清醒的表现,赵高不傻,凭此很容易识破女儿是假疯。”
梅先生听到这里,插了一句说:“你提的这一段,也有人给我指出。赵高就是那个指鹿为马的人;为人十分奸诈狡猾,这样骗过他是不容易的。你提的‘儿’字确实是一个漏洞。”于是梅先生又像上一次一样虚心地征求郭叔鹏的意见。这一回郭叔鹏早有心理准备,便脱口而出:“只要把‘儿’字改为‘奴’字就行了。‘奴’是古代妇女的谦称,对谁都可以这样称呼。”梅先生满意地说:“明天,我就将这一句改过来。”说着梅兰芳拿出一个笔记本,亲笔题词,盖上自己的印章送给郭叔鹏。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像梅兰芳这样的京剧大师也有疏漏之处,像郭叔鹏这样无名小辈也不乏知识渊博之人。梅兰芳不以名自居,躬身向无名小辈请教。郭叔鹏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对名师、名人“施教”,终于得到梅兰芳的赞赏。郭、梅二人的精神都是难能可贵的,令人敬佩。
《论语》中孔子的学生曾子说过这样的话:“以能问于无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意思是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请教;有学问就像没有学问的人一样,知识充实就像很空虚的人一样。”这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的真正态度。
心之感悟:
俗话说:学无止境。一个人无论他的学问有多大,也不可读遍所有的书,穷遍所有的学问,他永远有他不知不懂的东西。因此,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非常谦虚,不耻下问,善于向别人学习。
不懂装懂只会遭人嘲笑
愈是虚荣的人,愈是不能事事精通,但是愈是虚荣的人,却愈爱表现,常常不懂装懂,自以为是。比如他们对于某种学问技术不过初窥门径,还未登堂,更未入室,居然自命为专家,到处宣扬,一幅煞有介事的样子。
汉朝的时候,在中国西南方有一个很小的县,叫作桐梓县。在桐梓县往东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夜郎国。
夜郎国虽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它的国土却小得非常可怜。而且由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生产很落后,国家也很穷。可是夜郎国的国王却十分的自大骄傲!他以为自己的国家很大很大,不晓得临近的国家有多大!
有一次,汉朝派人去拜访夜郎国的国王,他一脸骄傲地问:“你们汉朝和我们夜郎,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大呢?”
汉朝的人一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从此以后,就用“夜郎自大”来形容那些见识浅薄,自大骄傲的人。如今几千年过去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夜郎”这样的孤陋寡闻却又妄自尊大的人仍然随处可见。有这样一个笑话:
杰克夫妇并没有多少学问,但是他们爱慕虚荣,一直都向往一种自命不凡高人一等的生活。这天,夫妇二人去参加一个上层人士举办的酒会,在漫无边际的闲聊中,话题转到了莫扎特。“—个绝对的音乐天才!才华横溢,无人能及!”有人简练地评价道。
杰克夫人做梦都想加入这种对名人品头论足的讨论,那样能显示自己知识渊博。为了显示自己的智慧和身份,她不失时机却又故作轻描淡写地说道:“噢,莫扎特,我非常同意您的见解,我喜欢他这个人,也许你们不敢相信,今天早晨我还在21路车站和他聊了几句,他正要去音乐厅客串一场演出,上车之前他还礼貌地向我道了别,真是一个非常懂礼节的人。”
杰克夫人的话音一落,周围便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轻蔑地看着她。
旁边的杰克觉得自己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他走到夫人面前,略带腽怒地耳语道:“我们现在就走,快穿上你的外套,我们得赶快离开。”驾车回家途中,杰克一言不发。
“杰克,你是不是生气了?”杰克夫人打破沉默。
“噢,是吗?你终于注意到了?”杰克用嘲讽的口吻说道,“你今天让我丢尽了面子!你看见莫扎特坐21路车去音乐厅了?你这个自以为是的傻瓜!谁都知道21路车根本就不路过音乐厅!”
不懂装懂其实就是内心无知的表现,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费尽心力去假装自己是个“专家”。也许开始的时候,人家还真以为你是个“专家”,可你话一出口就露了馅,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县官手下的人,打听县官的爱好。
他向县官的随从问道:“不知县令大人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县令无事的时候喜欢读书。我经常看到他手捧《公羊传》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随从告诉他说。
这个人把县令的爱好记在心里,胸有成竹地去见县官。县官问他:“你平时都读些什么书?”
“别的书我都不爱看,一心专攻《公羊传》。”他连忙讨好地回答说。
县官接着问他:“那么我问你,是谁杀了陈佗呢?”
这个人其实根本就没读过《公羊传》,不知陈佗是书中人物。他琢磨了半天,以为县官问的是本县发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地回答:“我平生确实不曾杀过人,对于陈佗被杀之事更是一无所知。”
县官一听,知道这家伙并没读过《公羊传》,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县官便故意戏弄他说:“既然陈佗不是你杀的,那么你说说,陈佗到底是谁杀的呢?”
这人见县官还在往下追问,更加惶恐不安起来,吓得狼狈不堪地跑出去了,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别人见他这副模样,问他怎么回事。
“我刚才见到县官,他向我追问一桩杀人案,我再也不敢来了。等这桩案子搞清楚后,我再来吧。”他边跑边大声说。
一个人应该用诚实、谦虚的态度去对待知识,对待别人。不懂就不懂,为何要装懂?但凡有此陋习者都是爱慕虚荣之人,肚中本无多少知识,偶然被人问住,欲明说“不知道”,又恐丢了面子,只
好不懂装懂,信口胡诌,答非所问,敷衍了事,聊以脱身。或者明明知道自己能耐不大,却不甘寂寞,人前人后“打肿脸充胖子”,摆出一副博古通今的架势,张嘴就是“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专唬那些学识浅薄之徒,借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承认自己也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而为了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的做法只会贻笑大方,就像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终有灰溜溜逃走的那一天。
连孔圣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没有人能门门学问都通,任何任何事情都了解,必然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弥补的地方。而不懂装懂就像给不足之处盖上了一块遮羞布,施了个障眼法,虽然能暂时挡住了别人的视线,使自己得以苟延残喘。但是终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那时就要为自己的欺骗行为付出代价。
心之感悟:
一个肚子里连一滴墨水都没有的人,却装出一副无所不知的大学问家的样子,目的是为了在听众信以为真的反应中获得“虚荣心”的满足。他们以为不懂装懂,可以使别人相信自己是一个内行,以此赢得别人的尊重。却不知,孤陋寡闻的他们是很容易露馅。
接触富人,学习成功之道
经常接触富人的人,就更有机会当富人。因为在与富人的接触中,可以了解一个富人的思维,学习富人的致富经验,向他们靠拢,并且会得到很多启示和发财的机会。而如果你在穷人堆里,除了学会怎么样节俭之外,是很难学会其他有益的东西的。事实上,穷人的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还因为他们缺少赚钱的头脑、赚钱的思想。富人的富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现在手里拥有大量的财富,而是他们有一个赚取财富的头脑。
有人总结了两条成功的路线。一是:勤奋、努力、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但是代价太大。正如世界第一行销大师赖茨所说:“很少人能单凭一己之力,迅速名利双收;真正成功的骑师,通常都是因为他骑的是最好的马,才能成为常胜将军。”二是:向已经成功的人或同类优秀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独到的经验和方法。这种学习态度可以避免在盲目尝试中走弯路,且是成为富人的最好方法。
有一天,一个贫穷的年轻人看见一个富人生活得很舒适和惬意,他就对富人说:“我愿意成为你的奴仆,无偿为您工作3年,我不要一分钱的工资,您只要保证让我吃饱饭,给我住处就行。”富人觉得这是世上少有的好事,没有多想就答应了这个年轻人的请求。3年后,年轻人离开了富人的家,不知去向。
一晃10年过去了,昔日那个贫穷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富翁,而且明显超越了以前那个富人。于是,富人向昔日的年轻穷人请求:我愿意支付你10万美元,购买你的致富经验。那个昔日的年轻穷人听了,大笑起来,他说:“您不曾知道啊,我的致富经验就是在无偿为您工作3年的时间内,从您身上学到的,所以才赚得了大量的财富!”
想变成富人,最好的途径就是向富人学习,因为在富人的“言传身教”中,能学到富人致富的经验和智慧。有一句话说得好:“即使你在富人堆里站上一会儿,你也能沾染上富人的气息。”
可惜的是,许多穷人总觉得自己在富人面前显得卑微,于是在没有接触富人之前,就开始自惭形秽。更为遗憾的是,一些穷人不但不懂得向富人学习,还在内心里对富人有一种排斥感。这种思想就为穷人走向富人行列设下了障碍,甚至成为穷人终生难以跨越的障碍。所以,我们不能在意面子,而应当敢于正视现实,多与富人接触,虚心向富人学习,才能让自己变得像富人那样富有。
特奥的父母开了一个杂货店,有一天他们不幸辞世,那个小小的杂货店是父母留给他和哥哥卡尔的唯一财产。微薄的资金,简陋的设施,他们靠着出售一些汽水和罐头之类的食品,艰难度日。显然,兄弟俩不甘心这种穷苦的状况,他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发财的机会。
有一天,卡尔问弟弟:“同样是商店,为什么有的赚钱,有的却生意惨淡,就像我们这样。”
特奥回答说:“我觉得这可能是经营思想的问题,如果有好的经营思想,小本生意也可以赚大钱。”
“可是,什么样的经营思想才是好的呢?”于是,他们决定多看看其他商店的经营经验,向他们学习。
一天,他们路过一家“消费商店”,这家商店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引起了兄弟俩的注意。他们走到商店外面,发现有一张醒目的告示,上面写着:“凡来本店购物的顾客,请保存发票,年底可以凭发票额的3%免费购物。”
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他们终于明白了这家商店生意兴隆的原因。原来顾客就是贪图那“3%”的免费商品。
回到自己的店里后,他们立即张贴了一个醒目的告示:“从即日起,本店全部商品让利4%,本店保证所售商品为全市最低价,如果顾客发现不是全市最低价,可以要求退回差价,本店还将给予奖励。”凭借这种“学习”来的智慧,他们杂货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商店迅速扩大,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商店之一。
致富最快速的招法就是模仿和复制,然后伺机超越。向成功的致富者学习,看似是模仿富人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在模仿中也有创新。学习成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如果你无法快速学到富人的致富秘方,那么给富人打工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而且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你不仅可以获得第一桶金,还可以在实践中把握成功者的处世方式,直接学习成功的经验。有的穷人说:“我最讨厌与所谓的富人在一起,他们总是夸夸其谈、自以为是。”而温州人说:“怎样才能快速致富?看看成功人士怎样做,努力向他们学习,在思想上、在行动上以成功人士的标准来规范自己,慢慢地,你也会成为富有的人。”
巴菲特曾经给了人们一个让自己的人生开足马力的建议:“选择一个你钦佩的人,把你钦佩他的原因写下来。然后,再写下一个你最讨厌的人的名字,写下那个人身上让你拒其于千里之外的那些品德。”他建议人们思考一下所钦佩的人的行为,并把这些行为当作自己的习惯;同时也要留心一下讨厌的人身上应受到斥责的东西,并下决心不犯同样的毛病。如果你做到了,就能成为富翁。
可见,要想让自己变得富有起来,你必须了解富人所做的事情,学习他们的思维习惯,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身上。
心之感悟:
可以说富人走过的路,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道路,向他们学习就是一条致富的捷径。想要变得富有,就可以把富人当作学习的典范,向他们学习。此时,我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说:“子路,我教你的知识懂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算是聪明啊。”这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知道,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好学,知识非常广博,被后人称为“圣人”。其实,孔子本身就是一个诚实、谦虚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下面就看一个孔子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问的故事。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骄阳当空,大地一片燥热,一辆马车正在通往齐国的路上慢慢行驶。车上,孔子正向弟子们传授学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三人同行,那其中就会有人可以当你的老师。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一定要诚实,遇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绝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正讲着,车窗外传来哗啦啦的响声。孔子便说:“天气说变就变。听,山那边下起了雷阵雨,快停车!”有位弟子下了车,仔细听了听,说:“这是山那边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我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这种声音。”
孔子一听是海,非常好奇,因为他从来没见过海。于是就带着弟子,爬上山顶,想看看海究竟是什么样子。孔子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感叹地说:“海真辽阔呀!做人就应该像大海一样,有辽阔的胸怀,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正当孔子和弟子们欣赏着大海的景色时,觉得口渴了,正巧看见一位小渔民正担着一桶水在山腰上走。孔子便走上前去:“小弟弟,可否讨口水喝?”小渔民就拿起葫芦瓢在桶里舀了一瓢清水,递给孔子。孔子喝过水后,说:“这海水真好喝啊!甘甜清凉。”小渔民听后,忍不住笑了:“海水又咸又苦,怎么能喝呢?还甘甜呢?嘿嘿,你们可真是书呆子,这点常识都不懂。”
一位弟子听小渔民这样批评老师,非常生气:“你这个黄毛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如此无礼,你知道这位是谁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
“孔夫子?孔夫子怎么啦?孔夫子不见得样样都懂,刚才想用海水解渴就错了,海水是苦的,根本不能喝。我递给他的可是清水。再说,他会种地吗?他会盖房吗?他会打鱼吗?”
孔子听了,觉得很惭愧,他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诚恳地对弟子们说:“以前,我对你们讲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这话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错就改,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啊!”
弟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更加尊敬孔子了,这座山后来就被称为“孔望山”。
孔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弟子们也是如此。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子路,是个性格粗鲁直率的人。子路很聪明,自从拜孔子为师后,认真学习,渐渐地掌握了不少知识。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他们都把招揽人才作为重要手段。许多诸侯贵族都认为子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争相请他去做官。这样一来,子路就有些骄傲了。孔子得知子路越来越骄傲了,学习也不如当初用心,变得很浮躁,便决定教训一下他。
这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裳,身边还跟着几个仆从,高高兴兴地回来拜见老师。孔子看见子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悦,便提出几个有关治国的问题,让子路回答。子路一听,呆呆地愣在那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前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交际应酬,忽略了功课,而且,来之前也没做任何准备。这可怎么回答?如果老老实实说不知道,那在同学面前,不是太丢面子了吗?而且,传出去后,那些诸侯贵族会怎么看,还认为自己是人才吗?
想到此,子路便假装胸有成竹的样子,把以前学到的那点相关知识全都倒了出来,东拼西凑,连蒙带混地应付了一大篇。
孔子听了,十分生气,训斥道:“子路,你自己认为回答得怎样?”
子路见老师生气了,便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孔子继续说:“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那就是不懂装懂!”说完,孔子一一列举了子路话中的错误,说得子路满脸通红,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孔子缓了口气,又接着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对待学问也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如果你能这样老老实实地对待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子路听了老师的教诲后,决心留在老师身边,继续潜心学习,以弥补以前荒废的学业。
人任何时候都要虚怀若谷,戒骄戒满,再博学的人也会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时时处处都要以学习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而不能到处不懂装懂,硬充“大明白”,否则自己就再无进步的可能了。
唐代有位禅师很有智慧,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一天,一位大学士特地来向他问禅,可一见面就对禅师大发宏论,滔滔不绝。禅师以茶水招待他,禅师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还继续注入。这位大学士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洒得满案皆是,便忍不住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倒了。”这时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禅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理,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进不来;心不满,才能有足够装填的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古贤留给后人的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诤言。
如今的职场中,从面试开始到进入实务运作的过程,常会有一些集自骄自满于一身的人。这些人对于任何事的反应几乎立即都是“没问题”!因为这三个字,主管让一个应聘者进入工作岗位;因为这三个字,公司把一项重要决策交与他执行。然而,最初说“没问题”的人,很可能工作进行到一半,就会什么问题都跑出来了。
过度自信必流于自满。试想,哪一项事情的运作过程会不出现问题呢?问题是需要集思广益,共同克服解决。过度自骄自满的人,他的“心”已经满满的,已无法装其他东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需要知识、咨询和不断吸取养分,所以“心”一定要“空”,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虚怀若谷。让胸怀像山谷那样空间深广,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
心之感悟:
客观地正视不足,果敢地采取举措,就会最终填平欠缺。而对不足遮遮掩掩,试图文过饰非,则必将永远无法取得进步。再博学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智者常以虚心好学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
谦虚,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
自古以来,谦虚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有了谦虚,才让我们明白知识的意义,才让我们在知识面前永远低下头去学习。另外,谦虚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效率。试想,谦虚的我们在他人帮助下,不耻下问,自然学习就会进步得神速;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们会想“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就会成长得很快。无形之中,我们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一位清华的大学生,在给学弟学妹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他这样说:“戒骄戒躁,宁朴毋华。”学习的最好习惯就是踏踏实实地学习,不搞“面子工程”。踏实的态度表现在两方面:对内和对外。
对内,即对自己,要做到真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要欺骗自己,没有搞懂的知识一定要弄明白,没有完成的功课一定要完成,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一定要补上,千万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坚持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要追求一时成绩而做“临时抱佛脚”式的用功,要做每天进步一点的长久努力。
对外,要做到谦虚,巴甫洛夫说:“无论什么事,都把自己当作一个门外汉”。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其实离“高手”的境界还差得很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身上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不要瞧不起别人一个微小的优点,将这些小优点汇集起来就能造就一个伟大的人。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不要以“我与他不熟”或“我不喜欢他”为借口。学习是独立于人际关系之外并能改善人际关系的事物。学习时放下架子,知识的大门才能为你打开。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从上述这个例子来看,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只有做到谦虚,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反之,骄傲自满,是学习、生活中的大敌,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华罗庚一生的主张是能者为师,有机会就学。他说:“自己承认差一点,工作加油一点”。
1955年在厦门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工作的陈景润,按照李文清老师的建议,开始研读华罗庚的名着《堆垒素数论》。为了透彻地掌握这部着作,陈景润把书拆成一页一页的,走到哪里就读到哪里,整本书读了二三十遍,对每条定理都了如指掌。后来,他在书中有关“它利问题”的论证上,发现了一个难以觉察的差错,就提笔写了一篇改进华罗庚先生的结论的论文,由李文清老师托人转交给了华罗庚。另外陈景润还给华罗庚写了一封信,他信中是这样说的:“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您拭去。”
已经写出《堆垒素数论》这样享有盛誉的华罗庚,面对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陈景润发现的问题,他虚心地接受了,承认“差一点”。然而,后生可畏的感觉。并无损于他的自信。因为,对他来说,改进的那个结论,只会使自己的着作更接近真理。
从华罗庚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为人师表,他的谦虚谨慎。其实,骄傲的资本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完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你骄傲了,必将很快被其他人赶上、很快被后人所超越。
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是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然而,就是像他这样的伟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学习、研究……
有人问爱因斯坦:“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怎么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为什么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这个小圆是你现在所知道的,这个大圆是我所知的,然而大圆之外是无边无际整个物理学的知识。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周长大,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努力地去学习,去思考。”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自己已经很渊博了,还总是认为不足的人是最高尚的。自己明明知之甚少,还要装作知识渊博的人就会不断出差错。只有严于律己,时时鞭策自己不要出差错的人,才会取得真正的进步。圣人之所以很少出差错,就是因为他们严于律己,时时鞭策自己不要出差错。虚心去接受批评的人,永远都在完善自我进而取得成功。
心之感悟:
众所周知,学习的大敌就是自以为是和骄傲自满,这样会使人走向无知,走向失败。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永不自满,懂得谦虚,才能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