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个新时代的线头——明朝中期的台湾
说到“大航海时代”,熟悉历史的人不陌生,但是长期以来,所谓的“大航海时代”,似乎只是和西方人开辟新航路有关,说起欧洲人的扬帆远航,大多数的中国人不过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事实上,这却是一个影响了中国近五百年国运的大变局。
台湾“被搬家”的时候,是明朝洪武年间,这个年头距离后来的达伽马哥伦布们扬帆远航,还有足足一百年时间,然而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这个时代却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台湾,是中国迎接这场风暴的第一扇门。
后来的许多史家,对于明王朝早期对台湾的政策,既充满了误解,也充满了费解。说误解,是因为后来的很多历史学家,都把朱元璋的这个政策,简单的当做了“弃台”,比如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就曾说“朱元璋的这个决定,让中国与台湾的关系从此割裂”。事实是,虽然“被搬家”,但是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并没有因此而分割,相反,在明朝的历史资料记录中,台湾岛的原住民部落,对中央政府的朝贡史不绝书,在明王朝早期的国土划分中,台湾岛始终是大明政权治下的一部分。可是费解的是,作为中世纪世界国土最辽阔,国力最强大的封建帝国,大明王朝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政策?
在后人眼里,台湾的“被搬家”,对于整个明朝来说,可谓吃力不讨好,兵没少派,钱没少花,沿海没少折腾,麻烦却越折腾越多,是个十足的笨办法。但为什么明王朝这么“笨”,后代的史家,有说统治者目光短浅的,也有说是当朝的大臣愚蠢的,但往根子上说,原因只有一个:那时代的中国,是个封建农业制中国。
说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农业制”,通俗的说法就是“重农抑商”,这是中国自西汉王朝开始就绵延下来的国策。放到国家政策上,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种地就是国家的“手心”,做生意就是国家的“手背”,内陆主要是用来种地的,周边的海岛,大多都是出外做生意的中转站。既然种地比做生意重要,台湾也就自然变的不重要。事实上不止台湾,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版图中,对内陆的省份,国家可以很快修起衙门,建立政府,但中国沿海的各岛屿,没人住的,大多都当做兵营,仓库,中转站,有人住的,只要愿意归顺,基本也就不怎么管。台湾,也就这样成了明朝早期“不怎么管”的地方。
而放到明王朝早期的历史上,“重农”政策,可以说被明王朝“重”到底,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身就是农民起家,在建国之后,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建立一个农业大国。朱元璋时代,通过“休养生息”政策,大力恢复内地的农业生产,将台湾汉民“被搬家”,也是为了补充内地劳动力的不足。与此同时,明朝也把“抑商”给“抑”到底,明朝早期对商业有严苛的限制,商人的地位极低,甚至不许穿丝绸衣服,对外贸易方面,明朝延续了元朝末年开始的“海禁”,勒令“片板不得下海”,朱元璋时期撤销了中国固有的官方贸易机构“市舶司”,到了永乐皇帝朱棣时期虽然恢复,但是对外贸易的特权,却被牢牢垄断在国家手里。在明朝建国的前半段,甚至农村里农民家地里种什么农作物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地区的人员流动,都要有政府的介绍信。老百姓的职业,也有严格的划分,当兵的要世代当兵,就是所谓的“兵户”,做工匠的要世代做工匠,就是所谓的“匠籍”。这时代的中国,其实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大农庄。身为海岛的台湾,就是这个农庄一个不起眼的边角。
其实这样的情景,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里,都是固定的剧本,任何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说到底都是大农庄,区别只在于农庄内部的松紧程度不同。但凡是有点责任心的中国皇帝,考虑最多的,也不过是让这个农庄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家大业大,做到这个,也就是所谓的“盛世”了。不过这个农庄并不是封闭的,很早就与外面的世界有了往来,最开始是走陆路,比如从西汉开始,经河西走廊开辟的“丝绸之路”,稍晚一点,又开始坐船,这就是后来被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海上丝绸之路”,虽然从三国开始,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就非常发达,但古代造船技术有限,而古代中国主要的往来对象,还是中亚,中东那些国家,所以在14世纪以前,陆路的“丝绸之路”,比海上的丝绸之路要发达。
在中国古代,历代中国王朝与国外的交往,除非涉及到国土安全甚至战争,普通的贸易往来,在中国历代皇帝眼里,基本算是小事,对外贸易的几个小钱,也占不到中国古代政府“GDP”的大头。至于农庄以外的世界发生什么,那时代的中国人并不关心。
然而外面的世界,却早已经悄悄的改变。
在中世纪时代,整个西方世界也基本是封建社会,那时候的世界各国,大部分也都是农庄,但比起中国来,可以说是又穷又小又落后。外加离的又远,相互往来不变,所以东西方贸易这类中国皇帝眼里的“小事”,在西方人眼里一直都是大事。其实所谓的丝绸之路,中国就好比“大批发商”,往来贸易的商旅,乃至间接贸易的西方国家,就是层层的“小商小贩”。就像今天美国股市一波动,全世界就可能“金融危机”一样,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我们自己不在意,对于世界尤其是西方,却常常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的丝绸,瓷器,在古代世界是最昂贵的“高科技产品”,随便一片丝绸扔出国门,都足够让西方人打破头皮。
比如中国南北朝时期,东罗马皇帝查丁示尼与波斯帝国的惨烈战争,目的就是为了争夺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中世纪意大利的商业中心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就是靠着加工中国丝绸起家的,地中海经济带的兴起,完全就是被丝绸贸易带动起来的。在明王朝之前的元王朝,由于震撼世界的“蒙古西征”,从中国西北到地中海的陆上通道被完全打开,这之间的一百多年,是中世纪东西方贸易最发达的一百多年。大量中国商品的涌入,刺激了欧洲工商业的勃兴。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因为中国封建王朝政局的变化,“丝绸之路”有时繁荣有时凋零,但毫不夸张的说,它的每次变化,都会导致整个西方的政局发生震荡。欧洲的“农庄”,在每一次的震荡中,发生着蝉变,按照历史学家的话说,就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而到了明王朝建立之后,整个的西方世界,却因为中国政局的变化,遭到了又一次震荡。明朝是取代元朝建立起来的,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但对于世界来说,却是一次连锁反应。明朝之前,从中国一直往西绵延到中东,全是自成吉思汗西征开始建立的各个“蒙古汗国”,作为“宗主国”的元王朝一灭亡,紧接着其他“蒙古汗国”也发生动荡,蒙古人察合台汗国,中东的伊儿汗国,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纷纷陷入战乱,短暂勃兴的帖木儿帝国,也在帖木儿过世后陷入了分裂。整个十四,十五世纪,是中亚西亚战乱纷飞的时代。结果就是原本畅通无阻的东西方商路,尤其是陆上丝绸之路,这时期基本歇菜了。海上航路也好不到哪去,中国元朝末年开始的“倭寇之乱”,逼的元王朝厉行海禁,明王朝也延续了这个政策,在朱元璋时代甚至更严厉。
“大批发商”关了门,“小商小贩”们的日子当然难过:就以丝绸为例,按照许多西方历史学家的描述,在15世纪的威尼斯,曾经五年之间,丝绸的价格竟然上涨了五十倍。这时期的欧洲,工商业迅速发展,外带长期以来中国“三大发明”的西传,早不再是过去的“穷农庄”,科技水准早已追近东方。实力强了,自然心野了,外加商路堵塞,自然穷则生变:走路走不过去?那我就坐船去。从14世纪末开始,一代又一代的欧洲人坐上船,驶离地中海,孜孜不倦的寻找着走向东方的路,从早年的征服北非,到后来的发现好望角,再到达伽马造访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游世界,这一切的过程,就是举世闻名的“开辟新航路”,这条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航海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是这条航路开辟时的终极目标。到了明朝正德四年,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人,在征服了印度和马六甲的诸多国家后,终于来到了中国沿海。之后,就是大批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大肆骚扰,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进犯,就是起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