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当上总统没几个月,有一次为了看百老汇演出,专门陪妻子从华盛顿驱车几百公里赶到纽约,因为这是竞选总统时的承诺。他曾经答应妻子竞选成功后陪她看一场百老汇的剧,可见百老汇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即便贵为总统也会为之丢下头绪万千的工作。
许多到纽约的旅客都得抽时间看看这个统称百老汇剧、却散在几十个剧场、各种各样的音乐剧。百老汇剧引出的市场效应具有无穷的潜力,同时带来非常持久的上座率。这是为什么在那里,同一个戏可以在同一个舞台每天都上演一次、连续上演好多年的原因!
中国的舞台剧,包括许多地方剧,在歌曲和舞蹈方面并不弱势。比如《洪湖赤卫队》就是一个例证,这出剧从头到尾的歌曲都那么好听,其中至少有3首已经成为经典。而在舞蹈方面我们可能更强,欠缺的倒是有创意、睿智、充满幽默的对白。
草根剧的启示
中国不是没有这样的剧目,或者说创意。刘老根大舞台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沈阳出差多次,刘老根大舞台我看过几次,每次都人满为患,当地的朋友怕没有座位还要派人提前买票,那里的人看这个演出像过节一样,边嗑瓜子边看戏,演出结束后地上一片瓜子皮。但是看着他们一个个笑翻天,你就知道这个剧受欢迎的程度。小沈阳成名的几年前我就多次看过他在沈阳的表演,还极力向去那里出差的朋友推荐过。
后来去天津出差,刘老根大舞台就设在我住过的酒店中,那招牌比酒店的招牌还大,喜欢看剧的天津人都知道那里。经过几年经营后,它的创始人赵本山眼光又瞄向了北京这个中国最大的演艺市场,豪情万丈地把剧场设在首都的心脏前门的步行街旁边,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地方分一杯羹,我想他有这个实力。
在北京,像百老汇剧般,在同样的剧场每天都进行类似演出的剧,一个是呼家楼朝阳剧场的杂技,一个是前门的老舍茶馆,还有就是在湖广会馆中演出的京剧折子戏,观众大部分是外国游客,在经济危机不见好转的今天,以外国游客为主要顾客的剧场,很难保证它的上座率。
还有一个颇具北京特色的就是首都剧场,是以本地观众为主的,那里既有历史传承,又拥有大腕演员,可是缺乏好的编剧。有一次看改编版的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出场的都是著名演员,可是他们在台上诗歌朗诵般大段大段地背台词,无布景、无道具、无情节,舞台上一把椅子被重复使用,像京剧中的万能桌子一般,看过后相当失望。
其实,中国舞台资源丰富,演员众多,人们又有支付能力,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有好的创意、合理的演出定价和灵活的销售手段,本地和国内观众定将成为这个文化产业市场的主流。
刘老根大舞台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它以当地人为顾客,有自己独特的草根性,生命力更为顽强。
要有文化输出的雄心
门票必定要成为演出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不是赞助。就像文化必定要成为一种产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交流形式上一样。如果票价大幅度下降,观众数量就会大幅度上升,收入总量反而更大。不仅剧场不会因为缺乏观众显得空荡,影响演出气氛,剧场和剧团个人收入也会丰厚。
销售必定要灵活,定价权必定要分层下放。剧场闲置是一种浪费,座位闲置也是一种浪费,相互竞争的机制也要引入到文化演出中来,管理者应该明白垄断价格是没有前途的。需要做大的是蛋糕本身,而不是将切下来的每小块高价出售。
当今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有演出剧团,形成了巨大的文化财富,现在需要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机制使这个财富实现其真正的市场价值。同其他商品一样,文化也是一种产品,有其商业属性,好的艺术一定是被演艺市场接受的艺术,而不仅仅是公益性质的,有社会效益的剧种也应该有经济效益。
一个伟大的国家势必要有伟大的文化,就像200年前的英法和近100年的美国一样。他们都是通过经济上的强盛完成了本国文化的传播,并得???了全球的认同。百老汇,尤其是好莱坞就是这种文化强权和输出的体现。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虽然已经崛起了,在世界经济的崇山峻岭中成为一个不断上升的高峰,早就超过了全球七强中的英法两国。但是我们的文化产业却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它充其量只有丘陵般的水平。中国工业产品出口年年大量顺差,文化产品却年年逆差,空有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古国的虚名。
如果人们认同你的产品,就会认同你的文化,进而认同你的语言。所以经济上的繁荣必定要转化成文化上的繁荣,经济上的输出必定要带动文化上的输出。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物质产品的加工厂,但是,只有同时成为非物质产品的加工厂,才真正具有雄视这个世界的能力!
让阅读真正成为享受
速食读物给人们的启迪是有限的,就像用汉堡当午餐会满足我们的食欲,但长期食用却不能给我们带来均衡的营养一样。经典作品还应该是这个世界阅读的主流。
位于上海的《中外书摘》编辑部曾经摘录过我好几本书,和那里的章先生有过多年相互尊重但文人之间淡如水的邮件和电话交流。接替他的同事让我在“新中国60年50本好书”中选择一本,列出书名,并写一篇500字的短文,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涯。我看了一下书目,50本好书中的大部分书我都看过或者看过部分。
纽约摩根私人博物馆里这些镶嵌着宝石和黄金的书堪称世界上最贵重的书了。
简单的寓言
在这些对中国当代有影响的书中,有《中国思想通史》和《毛泽东选集》这些耳熟能详的著作,有《丑陋的中国人》和《王朔文集》这样愤世嫉俗的随笔,也有巴金《随想录》这样的回忆录,还有《中国人可以说不》这样时代感强的作品,以及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这些红透半边天的历史新解之作,部部都是洋洋十几万字或者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作品。但也有例外徐迟著的《哥德巴赫猜想》,一篇20多年前写的报告文学,虽然连中篇也算不上,可是中年以上读过书的很多人都记得,因为这篇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给许多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
我之所以选择《谁动了我的奶酪》(以下简称《奶酪》)这部除了《哥德巴赫猜想》外最短的作品,因为这本书家里就有,还不止一本,又是我为之服务的中信集团下属的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此外,这本书简单易懂,重新看一遍并写出感受不耽误太多时间,适合我这种工作之外偶尔为之的书评作者。
美国医学博士斯宾塞·约翰逊是一位著名的畅销书作者,他的“一分钟系列”书包括“一分钟销售”、“一分钟老师”等适合快速阅读的作品,他写的《奶酪》讲述的是一个寓言的故事,只有4个主角,分别是两只叫做“嗅嗅”和“匆匆”的老鼠,以及叫做“哼哼”和“唧唧”的两个小矮人。前两个动物靠直觉行事,后两个人则是有信念和情感的,靠脑袋行事。在面对变化时两只老鼠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人类则总是把事情弄复杂了,再去找解决办法,虽然殊途同归,但是人类花费的时间代价更大。
好奇的读者
奶酪只是一个比喻,它可以是任何人生有价值的和人们梦想得到的东西:可能是财富、升迁、爱情以及健康,这个故事寓意在于告诉人们要把跑鞋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出发应对可能的变化,而不是坐在那里守株待兔以不变应万变。
《奶酪》以两个老鼠和两个小矮人寻找奶酪的经历,用寓言式的笔调讲述了一个简而易懂的道理,那就是要有适应新环境的应变能力和进取心。这本书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管理方法、最经典的商业图书,持续出现在许多著名畅销书排行榜上。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多地反映我们读书界速食时代的到来,类似饮食业的汉堡现象。好奇的读者们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到底是喜欢这本书的寓意,还是喜欢这种简洁活泼的叙述方式,却立刻接受了这种“阅读速食”。
巴尔扎克故居后门:这是大作家为了逃债常常会在此溜走的后门,比起那些快餐式流行作品,巴尔扎克为了还债奋力写出的杰作影响了不知多少代人。
倒胃口的跟风潮
2002年以后中国图书市场对此书反映很热烈,马上就出现了一大批如《我动了谁的奶酪》、《谁动了我的肉包子》等至少在理念上有抄袭嫌疑、让人倒胃口的跟风作品,而且也一度畅销,以至于那一整年,在书店一看到似曾相识的同类作品我就转过头去,因为主流图书市场到处都充满酸臭的奶酪味道。
只有在国外才吃汉堡
我自己爱吃汉堡,也喜欢奶酪,对这两种西方食物都没有什么偏见,可能与我在西方国家生活时间较长的原因。吃汉堡一是省钱(西餐中汉堡最便宜),二是省事(不用挖空心思选菜),三是省时间(速食都是现成的不用等候),而且我也喜欢麦当劳汉堡中肉、菜和奶酪的搭配。当然在国外吃汉堡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陪女儿,几岁的孩子味蕾简单,把吃汉堡当成人生大事,跟过节一般,我也只好顺从,规律性地隔一段时间吃一次。
在美国吃汉堡还不用付小费。快餐是美国餐饮业唯一不付小费的地方,对我们这些认为小费属于不情愿花销的中国人说来是一个优势。
不过我也只是在国外时去麦当劳,即使有以上众多优势,在国内我是不去吃汉堡的,物美价廉的地方菜到处都是,为什么吃这种用边角料杂碎牛肉做出的垃圾食品呢?回国已经好几年,好像从来没有进一次麦当劳的门。吃汉堡和薯条的体验全是每年临时出国的时候。
所以到什么地方吃什么饭一直是我秉承的传统。在扬州吃饭,见到当地餐馆门可罗雀,而麦当劳店里却人满为患时我大为感叹:淮扬菜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大菜系,却在年轻人的眼中连麦当劳都不如。我们如何才能保住自己为之自豪的五千年文明呢?
《奶酪》的另一层寓意
对于奶酪我还是有感情的,小的时候在哈尔滨就见过俄罗斯奶酪,放在高档食品柜台。那时我很好奇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却无钱购买。以后大了第一次吃时差点吐了出来,那酸臭味道让我真以为是过期了的变质食品。
莫扎特手稿一直被西方人珍藏,可是我们却没有曹雪芹的手稿了。
到了法国生活后,我才知道这东西不仅对老鼠,对人类也堪称美味。法国人吃奶酪是用小口尝的,因为这东西需要细细嚼才能品出味道,就像他们看书一样,要用心去看才能体会其中的真谛。所以那里的图书市场,小人书般的速食读物在大人中不畅销。
国人喜欢速食文化无可非议,我选择《奶酪》这本书写书评也是因为想节省时间还能交差,所以我也速食图书,这一点上和别人一样也急功近利。
但我要提醒的是,速食读物给人们的启迪是有限的,就像用汉堡当午餐会满足我们的食欲、还节约了时间,长期食用却不能给我们带来均衡的营养一样。所以读大部头的经典作品还应该是这个世界阅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