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0600000016

第16章 美味佳肴:餐花饮露,玉馔珍馐酒飘香(4)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是有所不同的。汉代的节期为一天,到了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是自初八点灯,一直点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整整十天。这天人们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那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或“糖元”。据史料记载,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正式开始的。因为元宵节必食“圆子”,因此,后来人们就用“元宵”来命名它了。

元宵在宋朝还非常珍贵,“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指的便是元宵。

元宵由糯米制成,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方法有:煮、煎、蒸、炸。后来人们又把这种食物叫做“汤团”或“汤圆”,这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同时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城砖”为什么能吃:

伍子胥“积粮防急”发明年糕

年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南方多是用糯米粉制成,在北方则是用黍子脱壳后,磨成粉,蒸熟后食用,味甜,而且又黄又粘。据说最早的时候,人们用它祭神,后来才成为人们的春节食品,它的谐音为“年年高”,因此深受人们喜爱。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骄傲奢侈,从不把越王勾践和范蠡放在眼里,也从不防备他们。在伍子胥奉命修筑好“阖闾大城”之后,吴王大宴群臣。但伍子胥并不开心,他已料到国家迟早会被越王勾践和范蠡所灭亡。他回到营中,秘密嘱咐身边的随从说:“我死后,如果国家遭难,百姓没有粮食,可到相门城下掘地三尺获得食物。”果然,伍子胥遭诬陷身亡后,吴国被越军灭掉。于是,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掘地三尺,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是用糯米磨成的粉做成的。从此,人们为了纪念伍子胥的恩德,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了。

1974年,考古人员在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水稻的种子,由此可知,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了。早在周朝就有了年糕的记载。《国札·札记》中“羞边之食,糗饵粉餐”的“粉餐”其实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汉朝对米糕有多种称呼,如“稻饼”、“饵”、“糍”等。汉代扬雄的《方言》中就已经有了“糕”的称谓,到了魏晋南北朝后就已经很流行了。古人对米糕的制作是从米粒糕发展到粉糕的。公元六世纪的《食次》就记载了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为“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就是把糯米蒸熟后,趁热舂成米咨,再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最后滚上糖就可以吃了。早在辽代,正月初一这天,在北京,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了。到了明清时期,年糕已经发展成为了街头上一种普遍的小吃。

我国年糕的种类多种多样。最具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台湾的红龟糕等等。年糕的南北风味不同。北方的年糕主要有蒸、炸两种,甜味;南方年糕有蒸、炸、片炒和汤煮多种吃法,味道有甜有咸。

北方年糕的代表是北京的年糕,黄、白两色,象征着金和银,寓意是“年年高”。前人有诗云:“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北京的年糕,是用黄米或江米面制成的,种类繁多,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白果、什锦、水晶、如意是北京年糕中的精细年糕,烹制方法多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

北京年糕一般为清真回民小吃店供应,是清真回民小吃,也是满族跳神用的祭品。它的满族名字是飞石黑阿峰。清代有一首诗:“糕名飞石黑阿峰,味腻如脂色若琮。香洁定知神受饷,珍同金菊与芙蓉。”自注说:“满洲跳神祭品有飞石黑阿峰者,粘谷米糕也。色黄如玉,味腻如脂,掺假油粉,蘸以蜂蜜颇香渚,跳毕,以此偏馈邻里亲族。又金菊、芙蓉,皆糕名。”从这里可以看出,年糕至少在清代就是满族的小吃品种了。

而南方的年糕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广东年糕一般是以糯米粉、粘粉、生油、瓜子仁、竹叶等制成,色泽金红、软滑甜香,味美可口。海南年糕的表面十分光滑,色黄细软,味道甜香。每逢农历腊月,家家都会为欢度新年而赶制年糕,并将它作为节日的礼品。

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吃粽子最初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是纪念民族英雄屈原的节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就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这就是最早的粽子“筒粽”,也叫做竹筒饭。那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来包粽子了呢?

《初学记》中记载:汉代建武年间,一个长沙人梦见一个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就是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你们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开始以艾叶、苇叶、荷叶来包粽子了,并世代相传。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民传统习俗之一。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在中国历史上是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制成牛角状,称为“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叫做“筒粽”。东汉末年,人们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黍米制成四角形,因为水中含碱,所以称为广东碱水粽。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有所增加,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这种粽子叫做“益智粽”。《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在糯米中掺上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也成了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在用米上已经很精细,形状出现了锥形、菱形。宋朝时,有了“蜜饯粽”,就是将果品放入粽中。诗人苏东坡有诗:“时于粽里见杨梅。”这时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的广告,这说明在宋代,吃粽子已经很风行。元、明时期,粽子的包皮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了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增加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历史最悠久的粽子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最大的粽子是产于广西南宁的大肉粽,每只重约两斤。最小的粽子是上海的“迷你粽”,如手指一般。最早的速冻粽子是在1995年,由三全食品研制出的,并在此后的15年来,一直坚持推动粽子行业的发展创新。

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北方主要是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多是包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的粽子,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端午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还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很多的国家。

佳节吃美食:

饺子最初是由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饺子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它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饺子原名“娇耳”,由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东汉末年,张仲景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白河岸边,看到穷苦百姓生活疾苦,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决心要救治他们。他在长沙为官时,曾成功地救治过同类病人,于是他参照上次的方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了医棚,架起了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向穷人舍药治伤。其药名叫做“祛寒娇耳汤”,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然后把熬好的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者。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两耳变暖。吃一段时间,烂耳朵便好了。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就在冬至和年初一吃娇耳。

饺子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在宋代人们称饺子为“角儿”,它就是“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一直沿用至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到了元朝人们又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也是这样称呼的。在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中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有:“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在元明朝所说的“匾食”中的“匾”字,现在已通作“扁”字。“扁食”一名,可能是出自蒙古语。

早时的饺子和馄饨其实是一物,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中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被称为“馄饨”的食品,与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一致。到了南北朝,馄饨已经很普遍了。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的,所以当时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到如今,在中国的一些地区还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吃饺子时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到了唐代,馄饨已经变得几乎与现在的饺子一样了,而且不是与汤混吃了,而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吃。

清朝时,饺子又有了更多新的称谓,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饺子名称的增多,也说明它流传的地域越来越广了。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经非常盛行。

张仲景以“祛寒娇耳汤”救治穷人的故事,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了,仍然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已经用不着再用娇耳来治冻耳朵了,但饺子已经成为了人们最常见、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汤”中煮汤饼:

面条的最初原型竟是汉朝时期的饼

据说面条与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也有着不解之缘。“冷淘”就是凉水面或称冷面,传说就是武媚娘发明的,媚娘年轻时天姿国色,十四岁被选入宫做才人。与她青梅竹马的爱人常剑峰非常不舍,在她临进宫前,媚娘与常剑峰到一家面店吃面。当日天气非常炎热,媚娘灵机一动,和老板商量,研制出了一种柔软可口的面,被称为“冷淘”。那天正好是媚娘的生日,后来她为了纪念当年的情境,每逢寿辰之日,就命御厨烹煮冷淘,直到武媚娘寿终,都未曾更改过。看来面条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面条起源于中国,在中国东汉年间已有文字记载,大约有一千九百年以上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实物面条是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的,他们于2005年在黄河上游、青海省民和县喇家村进行地质考察时,在一处河漫地下3米处,发现了一个倒扣的碗,碗中装有面条,最长的有50厘米。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这碗面条已经有约4000年的历史。

面条曾有“汤饼”、“不托”、“溥饪”等称谓,谈起它的起源,大概早于魏时。东汉刘熙《释名》中已记载有“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等饼类,“索饼”有可能是在“汤饼”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面条,说明东汉时就已经有了。汤饼实际是将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面片,煮食。它始于汉代,是面条的前身。据史书记载,唐朝的时候,面条开始被人们称作“不托”,意思是用刀将面饼切成条状之后再煮食,不再用手掌托了。此称呼,是为了区别以前直接用手掌压成的薄片“汤饼”。而且,从唐时起就已经盛行在生日那天,吃长寿面了。到了宋代,民间又好称面条为“溥饪”。在孩子出生后三天,还要请亲朋好友参加“汤饼宴”来庆贺。

在中国的全盛时期唐朝的宫廷里,要求冬天做“汤饼”,夏天做“冷淘”;元代开始出现了可长期存放的“挂面”;明代又有了“抻面”,做此面的技艺十分高超。这些技艺都为面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到了清代,值得一提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在乾隆年间又出现了方便面的前身即可长期保存的油炸面“伊府面”。面食在清朝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各个地区都有风味独特的面条,如中国的五大名面:四川担担面、两广伊府面、北方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和武汉热干面。如今,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华面条、面食也登上了国际的舞台,受到全世界人们的普遍喜爱。

油炸大奸臣:

油条的由来竟然是百姓解恨“油炸桧”

油条最初的名字就叫做“油炸桧”,据说,南宋年间,宰相和他的老婆外通金国,在风波亭把岳飞害死,老百姓对他们深恶痛绝。有两个临安人在杭州城里摆食品摊,他们为了泄愤,做了两个面人,一个代表秦桧,一个代表他老婆,在他们身上割上两刀,再将他俩背对背粘在一起,扔进油锅里炸,炸得两个面人吱吱响。这下痛快了,他们对路人喊道:“快来看呀!油炸桧了!”从此,便有了油条这种食物,现在很多地方还叫它“油炸桧”。

油条是我国传统食品之一,它价格低廉,香脆可口,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油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们把油条叫做“寒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一首关于寒具的诗中描写了油条的形状和制作过程:“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这首诗把油条描绘得十分形象,在我们享受香脆可口的油条时,还要了解它是不是对人体有益。其实,油条是不宜多吃的,传统“老三样”油条中都含有大量的明矾,其实无论是明矾本身,还是产生的氢氧化铝,都含有铝元素,铝这种微量元素具有低毒,久食会引起多种脑疾病。它是多种酶的抑制剂,对神经介质不利,也不利于蛋白质的合成。铝可抑制脑内酶的活性,使精神状态日趋恶化。长期过量摄入,最终会导致老年痴呆症。

此外,油条属于高温油炸食品,油温可达到190℃,而且油反复使用,这会使油脂老化,色泽变深,粘度变大,产生异味。油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肪酸、各种维生素等,基本上被氧化破坏,而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聚合,形成二聚体、多聚体等大分子化合物,机体难以消化吸收。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动物实验,结果证明,连续几个月,用含高温加热油脂的饲料喂养大白鼠,就可使其出现胃损伤、乳头状瘤、肝瘤和肺腺瘤。所以高温油脂是致癌物质,人们对此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老年人不宜吃油腻及难消化的油条。老人的生理功能日趋减退,胃功能减弱,肠道吸收能力差,食量有所减少,代谢紊乱,极易引起一些维生素缺乏,经过高温油炸的油条恰恰对维生素有很大的破坏。再加上油条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易提高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发病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不利于老年人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此外,病愈者、孕妇和小孩都不宜食之。

点点心意:

点心最初是南宋民间慰问抗金将领的食品

“点心”的名称,源于南宋时抗金的一段佳话。公元1130年,金兵大举南侵,占领了建康和临安两地。在爱国人士的奋力抗击下,金兵大败,向北溃退。爱国将领韩世忠、梁红玉夫妇趁机率八千精兵在黄天荡阻击金兵,10万金兵被围困在黄天荡内足足48天。胜利之后,梁红玉为了犒劳将士门,命令厨子烘制民间美味的糕饼,以表示自己的“点点心意”。从此,“点心”的名字便传了出来,并流传至今。

同类推荐
  • 斩元

    斩元

    怒斩元将,他一战成名!命运因此多彩变幻!有人要救他,有人要杀他!有人爱他,有人恨他!为兄弟,他独闯连营,枪挑寇首!为情爱,他直面千军万马,换得红颜一笑!银枪在手,乱世化清平,杀出华夏盛世万邦臣服!脚踏战火,血性真男儿,敢叫历史车轮疯狂倒转!
  • 人图问鼎

    人图问鼎

    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今南离国将崩坏,郑氏骄子敢当问鼎之奸,取而代之,不求权倾一世,但求无愧与天。
  • 左宗棠发迹史下

    左宗棠发迹史下

    在他眼里,似乎没有谁是不能得罪,就连提拔他的后台曾国藩都被他气得鼻歪嘴斜;偏偏就这么一个马大哈,40岁才进官场,一路树敌,一路升官,20年间官拜宰相,成为晚清第一重臣。会办事不会说话,这可能是他游走官场的致命缺陷,但也可能正是他秘而不宣的护身符。本书讲述左宗棠无视官场潜规则……
  • 国殇汉魂

    国殇汉魂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强大民族可以发出怒吼、为自己的信仰而奋力斗争的时代!战城南,死郭北,征夫南望,将军泪……驰骋沙场的名将大多殁于病榻上,纵横天下的豪侠大抵隐于市井间,史书往往未曾致笔于此,唯有历史,总会默默地记录着他们的余生。英雄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或者说我们正在渐渐远离英雄,这个词正如博物馆里的古物一样,湮没于历史中。是了,我们不再需要英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士怀必死之心,民无惧敌之意,宿将百战得死,王以血终,此即……国殇!我想写一篇关于英雄的传记,我想写一卷重现时代的史诗……
  • 三国之乱世争霸系统

    三国之乱世争霸系统

    刘宇穿越到汉末,携带着乱世争霸系统。比不上世家大族,没有人才,没关系,系统为你解决。论猛将,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李元霸,挑滑车高宠,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十三太保李存孝古往今来不弱任何人。论统帅白袍小将陈庆之,如卫霍灭匈奴一般,覆灭突厥的徐茂公、李靖统帅千军,以少胜多。还有神机军师刘基,明镜魏征,房谋杜断.......看主角如何率领麾下文臣猛将,开创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热门推荐
  • 世子他要入赘了

    世子他要入赘了

    温锦出身平凡,却遭尽苦难,六岁时被赶出家门,被神医宋遥收养,从此江湖上便多了一名“小神医”。十年后,为替双胞胎哥哥温铮报仇,温锦褪去红妆,披上铠甲,入了军营,上了战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温锦摸爬滚打,立下战功赫赫,洗去温铮的冤屈,夺回温铮的荣耀。功成身退,却不想惹来了一堆桃花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公主出没侯爷小心

    公主出没侯爷小心

    为了保住老爹的皇位,苦逼公主君郦雪迫不得已和将军府签了“卖身契”,既然都得嫁,她决定给自己挑个软柿子夫君以后好拿捏,挑来挑去挑到了人称“玉面修罗”的桓璇身上,接到赐婚圣旨那天,某男默默摸着头上的陈年旧伤冷笑一声,自己送上门来了……
  • 七殇成决

    七殇成决

    物竞天择,强食弱肉,命途何方,唯武成皇!
  • 重生之一世倾安

    重生之一世倾安

    一片痴心付流水,莫倾安只恨自己看错了人,一朝重生,那些曾经害过自己的人,此生定要数倍还之!
  •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城中村:陈忠村诗歌作品

    诗集《城中村》收录了忠村近几年的新作、早年的二十多首旧作、十多首被译成英文的作品,以及写于2010年前后的组诗《短夜》(节选),称得上是他写作近二十年来的一次大总结。他的写作,也基本围绕着“城中村”这个不是概念的“概念”,写乡村,写城市,写劳作和休憩,写自己一路的打拼和如今的领悟。
  • 谁能解花语

    谁能解花语

    描述了四个年轻人——公主二代蓝百合、翩翩公子杨建业、少年侠二代白真卿和刁蛮小姐苏明萌的爱情、亲情、友情故事。杨、白二人不是兄弟,却从小像兄弟一样长大,后共遇单纯涉世未深公主,三人又将有何反应?又将会牵扯出上一代哪些恩恩怨怨?真卿的身世又到底是是这样?传说中那两把神奇的宝剑又在哪里,又将掀起江湖上怎样的腥风血雨?再加上神秘妖美得蓝心公主,百合之父,昔日状元王汉月,又和真卿父母有什么关系?白真卿将走上仕途还是走上侠义之路?当兄弟两一起爱上同一个女人,做哥哥的会如何选择,弟弟又该如何面对呢?从小就丧父母的真卿又将通过怎样的方式学会武功,找回自己的身世?几个年轻人的寻爱之旅,也是奇幻之旅,面对强大的敌人,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
  • 永战神纪

    永战神纪

    光影交织带来的此界战火,永不断绝的战斗里只为能够守护他只愿能守护他所爱之人。(平行世界)
  • 盛世末章:大明花下

    盛世末章:大明花下

    她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她是升平公主与郭暧的爱女她是恩宠受尽的广陵王妃她是无奈花下的郭氏贵妃她是手握朝政的五朝太后她是。。。。。。。谁起谁伏,后宫争宠昔日荣华只是一尺白绫怨不得,恨不得只求永生不在帝王家。这只是大唐的后宫。只是郭璇的一代荣辱罢了
  • 左右畏男

    左右畏男

    她,一个穷苦山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与这大城市的格格不入,却显出了她的与众不同!她不愿与任何人牵扯不清,却遇到一个是沉稳、自力、默默为她付出一切的男人,和一个是张扬、跋扈、对她穷追不舍的富二代!她应该怎么选择?或应该怎么拒绝?或怎么逃避?或怎么才能不再受伤害?